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旅顺太阳沟老建筑系列之三

旅顺太阳沟老建筑系列之三

时间:2021-09-18 21:28:45

相关推荐

旅顺太阳沟老建筑系列之三

“一个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主要是指旅顺从成为北洋水师基地,一直到建国后回归祖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历经了甲午战争,被沙俄强行租界,日俄战争等一系列事件,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清德宗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在旅顺经营多年,建成北洋水师舰队的主要基地。

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旅顺被日军攻占,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干涉还辽有功,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规定沙俄租借军港旅顺口、商港大连湾25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旅大租地续约》。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8日,日军偷袭旅顺口,日俄战争爆发。经过极其惨烈的战役,日军夺取旅顺口军港。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根据雅尔塔协定,旅顺港由苏联占用。

1955年,苏联将旅顺归还给中国。旅顺后来和大连合并,并称为旅大市。

203高地 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如果世界真的有地狱,一定是203高地,那是上万日军伤亡的坟墓 。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有一座不是很大的山丘,名叫猴石山。猴石山并不大,可是名气却不小,很多日本人都慕名而来。当然,日本人来这里不是为了欣赏风景,而是因为石猴山有着另一个名字——203高地。

石猴山的海拔是203米,故在军事人士称其为“203高地”。自清代开始,旅顺就是军事重地。1898年,沙俄趁着满清孱弱之际,逼迫其签订了《中俄会订条约》,强行租借旅顺和大连。这世上只要是俄国人占领的地盘,就没有能还回来的!不平等条约签订刚签订第一天,沙俄就盘算起如何永久占据旅顺。他们在当地修筑了大量军事基地,想要长期固守,这其中就有203高地!

旅顺黄金山溥仪楼 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世上最小的行宫—溥仪楼 满洲国皇帝旅顺行宫竟然才207平米 溥仪楼位于黄金山东麓向西的山坡上,步行到海滨只需10分钟。当年坐在屋内是可以静观沧海的,可惜今被高楼阻隔。19,旅顺大和旅馆在此设立夏季营业的黄金山分馆。1931年11月19日,溥仪被挟持至旅顺,入住今天文化街30号的大和旅馆。刚从天津逃出的溥仪对恢复清廷统治心怀憧憬。只隔了一天,便来到黄金山打球。日后的“伪满”总理郑孝胥在日记里记述,接下来的十天内,他又先后两次陪同溥仪去黄金山打球。 1935年1月,溥仪在郑孝胥的陪同下来连避寒,并同游黄金山海岸。因着末代皇帝和皇后的光顾,它同附近的一栋建筑分别被称作“溥仪楼”和“妃子楼”。

旅顺火车站 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车站始建于1898年9月,是一座造型别致、俄罗斯风格的木质建筑物,沙俄时期(现为车站警务室),为原中俄联合修建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南线终点站。1904年日俄战争后建造现有站舍,时为三等站。已关闭运营。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12月2日,旅顺火车站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满铁时期一度称之为"旅顺驿"。这座建筑由俄藉工程师吉尔什曼负责建筑施工。砖木结构,小巧别致,更多体现俄罗斯木构建筑特色。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平面呈一字形,立面在入口处加设门斗,中间顶部为绿色穹顶塔楼,加强了中央体积向上的动感。塔楼上面挂着鱼鳞状铁皮瓦片,显现着几分俄罗斯乡土情趣。站台上的木结构风雨棚构架合理,美感十足,与站舍浑然一体。1898年,沙俄租借旅大市,着手扩建军港,铺设铁路。在勘察火车站的地点时,原拟在太阳沟,后来为了军事运输的需要,便选定在现址。1907年旅顺线由窄轨改为标准轨。清政府赎辽后,苏联军队接管了车站。1945年,日本战败,苏联红军接管旅顺站,由中苏双方共同运营。直到1952年12月,中国政府才正式接管了该车站。小小的火车站,无意中见证了历史的兴衰迭变;小小的火车站,无声中记刻下岁月的盈盈流转。一个多世纪的蹉跎却未将他的记忆斑驳,那些积沉的话只等着向远游的人儿诉说。

旅顺日本关东法院 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旅顺日本关东法院,位于大连旅顺口黄河路北一巷31号现旅顺口区医院院内,主建筑主楼落成于1906年。建筑落成后,先是入住了关东都督府的高等和地方二级法院,此后随关东州行政管理机构的变动而屡次更名。1947年后,这里成为苏军主导下的关东公署的所在地,此后先后成为中苏友谊医院,旅顺市立医院,旅顺口区医院,老建筑经全面整修后现开辟为旅顺日本关东法院旧址陈列馆。

此建筑是一座具有典型古希腊复古风格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六根爱奥尼柱支起的门厅、其上规矩的三角山花装饰、楼顶圆形拜占庭式穹顶、规矩对称的楼体造型,还有那些木刻楞式的墙体凹槽摆设等等,这些设计元素并不陌生,也是具有典型古希腊风格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的设计手法。因为这栋建筑的功用是用作法院,所以,在三角山花造型之上,设置了一个象征天平的造型设计,中间的摆针、两边的天平秤座抽象而清晰,恰似三角山花支起的一架天平秤。这栋建筑的设计者是关东都督府民政部的前田松韵,这个天平秤的造型毫无疑问是寓意着法律的公平和公正。但是,法律从来就只是执政者的工具之一,能否体现真正的公平和公正,这不是一个建筑造型所能决定的。修复时山花比例失调、天平摆针遗失......

在这里判决的著名案例,包括192月判处安重根绞刑;1942年3月抗日防火团的审判等。1909年10月,韩国义士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次年2月,关押于旅顺的安重根在经过11次审判后,被判绞刑。1942年,苏军领导下的国际情报组织,俗称大连抗日放火团被破获,87人被判刑,其中纪守先、秋世显、邹立升等12人被判处死刑。这两个案件,都是轰动一时的大要案。至于其它各种案件则不计其数,据当时资料记载,从1906年至1935年,高法判决的民事案件4865件,刑事案件3197件,而地方法院同期受理的案件数量更多。在不同的时期内,法律规定也是怪异而极端,像战时经济统制法时的“吃大米算经济犯罪”、“公开谈论满洲弊端算思想犯”等,都非子虚乌有。

旅顺日俄监狱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这座监狱是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监狱围墙内,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和15座工厂。监狱围墙外,有强迫被关押者服苦役的窑场、林场、果园、菜地等。总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许多中国和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人民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日军接管后,1907年开始扩建,将牢房增加到275间,不仅有普通牢房,还有暗牢4间、病牢18间。19,这里改称为"关东厅监狱"。1926年,改名为"关东厅刑务所"。1939年最后定名为"旅顺刑务所"。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旅顺,监狱解体。1971年7月,监狱旧址经过修复后,作为陈列馆向社会开放;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旅顺监狱旧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监狱,与世界上所有的监狱不同,它是世界上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连续修建、连续使用的一座监狱。牢房建筑呈"大"字形放射状,灰砖部分系沙俄早期修建,一共85间牢房; 红砖部分则是日本后期扩建253间。每层牢房都是并列两排,在走廊地面中间安装铁箅子,除供看守监视外,还可以透光和上下空气流通。三 面牢房的连接处设有看守台,看守可同时监视左中右三面牢房。青色的是砖墙表明它是沙俄建立监狱时的"原作",而红褐色的砖墙则是日军占领旅顺后扩建的部分。

旅顺沙俄红十字医院 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该建筑始建于1900年,面积15587平方米,俄罗斯建筑风格,沙俄统治时期为红十字医院,1905年日本占据旅顺后,由日本赤十字社接管使用,1907年改称日本赤十字社关东州病院,同年11月,转由关东都督府经营,改称“关东都督府旅顺医院”。193月停办。199月,日本殖民当局将旅顺医院扩建。19改为关东厅旅顺病院。1937年,旅顺医学校校址设在旅顺病院内。1943年改称“旅顺医学专门学校”。至1945年8月,共毕业3届、155名学生,其中中国学生58人。自此,旅顺医院成为旅顺医学专门学校附属医院。1945年为苏联红军航空师师部。1955年后由我军接管使用,作为办公场所使用。这所建筑在旅顺众多历史建筑中是保存相当完好的一所。

旅顺西炮台 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始建于1900年,是当时沙俄在位于旅顺港近距西北2000米处,海拔最高的山上(海拔197米)修建守护军港后路和控制 西线海域的制高点,当时沙俄称之为D号眼镜堡,中、日称为西炮台。俄军在此设置了150毫米加农炮6门,57毫米速射炮2门,守护官兵89名,当时的指挥官是伊尔曼上校。

站在昔日硝烟弥漫的西炮台上四周瞭望,可以把旅顺美妙的的景象一览无余,东南方向就是世界各地国主义列强反复争夺的旅顺口,港口西侧是老虎尾半岛,现是我国北海舰队的潜艇基地。北面是日、俄战争时期著名的203高地。西面是我国的内海——渤海湾,大连到山东火车轮渡的旅顺新港,那里可以看到轮船是怎样“背着”火车跨海的壮丽景观。南面就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老铁山,那里可以看到黄渤海自然的分界线,那里还是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

乃木保典战死墓 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在1904年11月,乃木希典发动了第四次总攻,他命令3000名士兵组成敢死队担任先锋,并且在为他们送行时叫嚣道:“被包围的俄军死一个少一个!而日军补充多少都可以!” 那些敢死队在冲上高地之后和俄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尸体堆满了高地的每一个角落,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也在这次冲锋中阵亡。日军对俄军的最后一次总攻持续了近一个星期,这次总攻大约有1.1万日本士兵惨死在高地之上,直到12月5日的下午,日军一个连队在成功登上了高地,他们发现最大的堡垒之中只剩下一个活着的俄国人。为了能够攻占203高地,乃木希典把他两个儿子和数万名日军送进了坟墓,而他准备的三口棺材最后只用上了两个,他本人回国后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并且被日本各界称作为“军神”。

苏联红军烈士陵园 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苏联红军烈士陵园 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旅順案子山麓露国墓地,旧址位于今大连市旅顺口区水师营镇三里桥西,即现在的旅顺苏军烈士陵园,占地4.8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现存葬墓1323座。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把我国的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使沙俄在远东称霸的梦想面临威胁,为此沙俄联合德国和法国,演出了一场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的闹剧,迫使日本退出了辽东半岛,而沙俄以“还辽有功”为名,于1897年取而代之,强行租借旅大,统治长达七年之久,他们在此期间修建了这座公墓。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旅顺争夺战从1904年2月8日日舰偷袭旅顺港到1905年1月2日俄军投降,历时329天。俄军死亡两万多人,其中14873具俄军遗骸就葬在园区内12座“露兵之墓”中,是日本政府于1906年至1907年为俄国人修建的。因日本人称俄国为“露西亚王国”,将他们的士兵称为露兵,故称“露兵之墓”。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俄双方协商于1906年7月8日成立了“将卒遗骸委员会”,具体负责战后俄军尸骨的埋葬工作。这些墓穴里的遗骸就是从旅顺的各个战场迁葬于此的。每个墓穴里少则几十人,多则几千人,都是按照同一战场或相近战场为单位埋葬的,如203山高地和椅子山西麓战死的6550人就埋葬在同一个墓穴里。1907年10月,日本殖民当局又在墓地西北侧开始为阵亡的沙俄官兵修建了一座“旅顺阵殁露军将卒之碑”,1908年6月竣工,6月10日日本当局举行了盛大的“除幕式”,乃木希典等日本将军代表日本政府出席了落成典礼并为纪念碑揭幕。碑的正面白色雪花石柱上日本人用俄文刻着这样一段文字:“这里是在保卫阿尔杜尔港的战斗中悔过的阵亡的俄罗斯士兵的遗骸”(俄罗斯人称旅顺口为阿尔杜尔港,系纪念保尔特阿尔杜尔船长指挥的首艘欧洲船只——英国“阿尔盖诺”号于8158年驶进旅顺口)。碑侧面用日文镌刻着:“旅顺阵殁露军将卒之碑”“大日本政府建之明治四拾年十月”。 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政府为俄国人建碑立墓是有其政治目的的,一是借此宣扬他们所谓的“仁皇、政道”;第二,也是他们的主要政治目的,就是为了炫耀他们作为战胜国的赫赫战功,为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 同时,在沙俄公墓的中心位置立有一座白色东正教标记的纪念碑,叫做“日俄战争纪念碑”。这是沙俄政府为在日俄战争中战死的俄国军人而修建的。碑文正面写着“永远怀念为了信仰沙皇和祖国而献身的亚瑟港的英勇保卫者”。碑文的后面,标明了参战的步兵、炮兵、工程兵、电网兵、轻骑兵等部队的名称。1945年8月苏军对日宣战,苏军仅用了一周的时间便击溃了日军主力关东军,旅大地区获得解放,许多英勇的苏联红军官兵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8月22日,苏军进驻旅顺之后首先使用的是沙俄公墓,后来由于面积太小,牺牲的烈士太多,在沙俄公墓的基础上修建了苏联红军墓地,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苏军烈士陵园。 1950年至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红军共牺牲315人,期中249人安葬在旅顺墓地。安葬于此的107名飞行员中,有3位苏联英雄,上尉金巴诺夫·费多尔·阿基莫维奇,上尉斯捷尔马赫·叶夫根尼·米哈伊洛维奇,上尉奥布拉兹佐夫·鲍利斯·亚历山德罗维奇。1955年苏军撤离旅顺之前,为了永远纪念安葬于此的烈士,在陵园的中心位置修建了一座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纪念塔于1955年5月24日下午举行了落成典礼。苏军烈士陵园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大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4月,由于市政府对人民广场进行规划改造,由市政府出资将苏军纪念塔从大连市人民广场整体迁移至旅顺苏军烈士陵园门前的和平广场,使旅顺原有的苏军烈士陵园、中苏友谊塔、胜利塔共同组成苏军纪念系列。

重建中的肃清王府 大画幅4x5技术相机拍摄

肃亲王善耆十分欣赏日本明治维新,提倡洋务运动。是典型的亲日派。因此,他要求自己的子女都上日本学校,开始全面“日化”,女儿都上旅顺女子学校,男孩上旅顺工科大学。他还是固执的保皇派,从19蜗居旅顺开始,就一直密谋复辟。肃亲王善耆是唯一一个拒绝在溥仪的退位诏书上签字的满清王爷。肃亲王先后两次组织复辟活动,为了招兵买马,组建勤王军,肃亲王用光了自己的积蓄。19,家境到了山穷水尽到地步。被迫通过其朋友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向日本商社借贷。19,复辟十年无法成功的肃亲王病死。3周年后,被运回北京下葬。

1931年12月下旬,被监禁在旅顺大和旅馆的溥仪和婉容搬进了肃亲王府。此时肃亲王府只剩下善耆的3个女儿。为了让溥仪和婉容居住,格格们只好腾出王府,搬到民宅居住。对于这位肃亲王,溥仪一直是感激涕零。

曾住在肃亲王府内另一个著名人物就是肃亲王府的十四格格川岛芳子,相比之下,她的原名爱新觉罗·显玗则显得名不见经传。 5岁时,爱新觉罗·显玗被川岛浪速带到日本,成了他的养女,肃亲王府的十四格格从此成了川岛芳子。川岛芳子曾参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满洲独立”等重大秘密活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及营救婉容等卖国活动,成为日本谍报机关的“一枝花”。

为什么要用大画幅技术相机拍摄老建筑?

赵毅说:

我只是一名摄影师,不善言辞,我个人只想通过照片和大家交流、碰撞......实在要说的话,我想借用和我一起拍摄的好哥们许多说de:胶片的颗粒感可以参与到照片的情绪当中......虽说这些照片是近几年的拍摄,但是通过胶片的颗粒感与黑白灰的体现,我想让大家目睹与感受到来自老照片的味道与魅力,引起大家对历史的回眸和感悟,也是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怀旧。

关于老照片,引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曹欣欣《老照片在陈列展览中的作用与意义探析》:

老照片是凝 固的历史瞬间,具有客观性 ,因此 ,老照片也是历史的忠实见证 ,而且这种见证 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们清晰、直观、真实地记载着 过往的历史 ,历经岁月的沉积 ,所蕴藏着的历史文 化信息越发弥足珍贵。随着老照片资源的开发利 用 ,必然导致公众解读历史方式的改变 ,即通过照 片认识历史 ,而这又强化了它的见证实质 。

历史即被一个个瞬间的定格真实地记 录下来。正是 由于真实性以及对过往历史的留存 与记忆 ,老照片越来越成为人们认识历史 的宝贵 资源。研究或欣赏经过岁月沉淀的老照片已发展 成为一种颇 富生命力的文化现象。

中国近代史上 的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凝固却鲜活的瞬间 ,直面历史的善恶与美丑 ,再现昨日的耻辱和辉煌 ,构成了一部生动多彩 的史书。今天和未来的人们得以在老照片构成的时间隧道回望历史 ,保持着自身与世界 、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联系。透过岁月的尘埃 ,无论是喜欢历史的观众 ,还是喜欢摄影的观众 ,抑或只是关注老照片所反映的建筑 、民俗 、时装 、交通、风景等的观众 ,都能从中发现它的魅力 ,体味历史的鲜活 ,感受心灵的震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