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我骄傲!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但你知道它起源于濮阳吗?

我骄傲!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但你知道它起源于濮阳吗?

时间:2021-10-23 14:54:20

相关推荐

我骄傲!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但你知道它起源于濮阳吗?

11月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与会代表庆祝“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华社发

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全中国人骄傲的事情

那么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咱濮阳有关吗?

快跟着小编看看咱早报记者的报道吧!

濮阳在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再添力证

真骄傲!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濮阳

还记得小时候常背的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2月3日上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小江召集相关人士,召开“二十四节气与濮阳”座谈会,濮阳文化、民俗学者周庆安、田聚常用详实的史料证明,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濮阳。

西水坡M45号墓葬是最好的证明

周庆安,我市著名文化学者,著有《探秘诸神背后的真相》,并对西水坡“中华第一龙”墓葬有着长达20多年的研究。田聚常,我市著名民俗学者,在地名、民俗方面有较深造诣,出版有数部地名、民俗著作。

周庆安和田聚常两人,在论述濮阳与二十四节气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西水坡“中华第一龙”墓葬。周庆安说,北纬30度线有许多至今难解之谜,其中包括濮阳“中华第一龙”的“人骨拼图之谜”。濮阳地处北纬35.7度,西水坡M45号墓的出土,给人们展现了一幅深埋在地下的科学的蚌骨星空图,这奇异的星空图为人类发展史创造了三项奇迹。

第一项奇迹是四季的起始源于濮阳。M45号墓墓主人是位老年男性,头南脚北,顶天立地。墓中的三具殉人摆放位置非常特别:东侧殉葬人头部所指位置,正是春分时的日出位置;西侧殉人的头部位置,是秋分时的落日位置;北面殉人摆放的位置尤其特殊,正指向冬至时的日出位置。M45号墓正南,有为墓主人献上两根小腿胫骨的31号墓,根据专家推测,31号墓中的少年就是夏至神。令人惊讶的是,这四处遗迹自北而南等间距地沿一条子午线分布,而且异常准确。M45号墓葬全图中的“两分两至”明确告诉后人,这时就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濮阳毫无疑问应该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

第二项奇迹是墓主人右侧(东方)龙、左侧(西方)虎的蚌塑天体四象图,是人类最早的四象形象,被考古界称为“中华第一龙”,证明濮阳是最早的四象文化发源地。可以说,M45号墓的出土,使四象、八卦、无形、龙虎、五灵文化都得到了实证,找到了源头,使二十八宿、北斗、五车、岁星入月等天象知识和历史记载,得到了可靠的依据。

第三项奇迹则是M45号墓是一座记录年、月、日、时的巨型时间准表。

综上所述,周庆安认为,西水坡M45号墓堪称中国最早的历法,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在距今6500多年前就已经被划定,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濮阳。

颛顼历与二十四节气有关

颛顼,号高阳,是上古五帝之一,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成为帝王后建都帝丘,可以说是真正的濮阳人。颛顼被人称为“历宗”,是因为他创作了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历法。当然,颛顼可以说是一个人,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

周庆安介绍说,中国的历法很多,从黄帝纪年到清朝末期,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么多历法,综合起来主要有“六古历”,分别为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在有文字记载的历法中,颛顼历是公认的最早的历法。秦孝公于公元前366年,也制定了一部历法,颁行天下,这部历法也称颛顼历,这部历法所依据的历史资料,无疑是颛顼时代的文明遗产。

戚城文物景区内的颛顼雕像

周庆安说,虽然至今没有看到相关史书上记载颛顼历和二十四节气是怎么结合的,但这么庞大的历法,里面肯定有关于节气的记录。《汉书·艺文志》释曰:“颛顼历二十一卷。”“颛顼历不仅历史久远,其篇幅也惊人的浩繁,有二十一卷。这浩繁的卷册记载的是什么?除了是年、月、日外,就是天候的冷热温暖、风雪雨露、寒流热浪、阴雨风霾等等,可见,当时农耕季节已基本齐全,否则,这二十一卷的历法,在惜字如金的古代,还能记载什么呢?”周庆安说。

田聚常也从历法方面阐释了濮阳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他说,颛顼历的制定人颛顼是濮阳人,颛顼历也是中国最早的历法。根据国家天文台专家的说法,颛顼历上的一些节点,与天地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在某一个节气,是要达到什么条件的,这个条件不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满足的。为此,国家天文台有专家专门制作过一张图,这张图说明,当时只有濮阳才达到了这个条件。

濮阳许多农事俗语与二十四节气有关

农耕文明(网络图)

田聚常说,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农耕文明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古代,二十四节气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也是农耕文明最为发达的地方。濮阳地处黄河流域,四季分明,对气候的变化最为敏感,这为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在濮阳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在濮阳,有一句话叫“吃了冬至饭,巧女多织一根线”,冬至过后,白天见长,“多织一根线”说得非常形象。

田聚常是土生土长的濮阳人,对濮阳的地名和民俗都有过深入的研究。在此过程中,他非常注意收集民间俗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俗语,田聚常在濮阳农村也收集了很多。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小雪净田,大雪净院”“立冬不出葱,一天一天空”“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些农谚,至今仍然是农耕的重要风向标,也证明了濮阳很早就已经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了。

濮阳的古老地位再添力证

很多人对二十四节气到底是阳历还是农历不太清楚,有媒体报道说二十四节气是阳历。对此,周庆安和田聚常都强调,二十四节气绝对是农历。他们介绍说,二十四节气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月首叫“节”,月中叫“气”。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天候。其中,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是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农历制定的,也就是按照我国传统的历法制定。阳历,也就是西历,是中华民国初年孙中山从西方引进的。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何时?很多学者认为,二十四节气最早产生于春秋,最终确立于西汉时期。对此,周庆安并不这样认为。他说,从上述濮阳西水坡M45号墓来看,那时就已经有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概念,尤其是《逸周书》的记载,更证明了二十四节气肯定起源于秦汉之前。

《逸周书》本名《周书》,是先秦学者记载西周初期历史资料的古籍,中国早期古籍《左转》《国语》《战国策》等多次引用此书。《逸周书》在第五十二节中专门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名字和现今的称谓一模一样,只是春季有几个节气的次序有所调整。由此可以推断,中国节气在殷商后期就已经齐全,二十四个节气在民间生产生活中已经大量应用。

到了汉武帝时期,由司马迁提议,朝廷下旨让邓平等人重修历法,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写进历法,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这部历法被命名为《太阳历》,这也是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二十四节气形成于西汉的主要原因。直到1987年濮阳西水坡M45号墓的出土,人们才眼前一亮,原来中国历法的鼻祖,竟然在濮阳大地上。

刘小江说,濮阳和二十四节气关系密切,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濮阳从前些年开始一直都在开展二十四节气的课题研究。今天二十四节气能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此证明濮阳在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⑩记者 袁冰洁

新闻连接

中国人记录节气,用的是味蕾,让舌尖告诉你不同节气的味道:

戳动图,体味“二十四节气”的诗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