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吴立云:二十年过去了 我依然非常怀念那时的高三课堂

吴立云:二十年过去了 我依然非常怀念那时的高三课堂

时间:2019-08-01 21:43:07

相关推荐

吴立云:二十年过去了 我依然非常怀念那时的高三课堂

3月与贵州小朋友在一起吾师卫东

吴立云(教师)

高中毕业整整,每每想起那三年与试卷为伍的高中生活,我的老师茅卫东无疑是其中的一抹亮色——与其说是我们的高三政治教师兼班主任,还不如说是我们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良友与人生导师。在重点高中教育质量竞争日趋紧张的上世纪90年代末,他是一个“异数”,成为他的学生更是一次难得的“遇见”。

卫东老师没有一副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面孔。对班级考核的锱铢必较、对课堂纪律的严苛要求、对学生分数动辄不满的情况,在卫东老师身上一次也没有发生过。相反,他始终是微笑的、温和的,而且智慧的。

高三的学习生活枯燥无聊,课间男生把日积月累的草稿纸揉成一个大大的纸团踢着玩。走廊上,时而喧闹,时而拥塞,和原本应有的紧张严肃的高三生活很有违和感。表面上大家虽然玩得闹腾,心里却对班主任不甚明朗的态度也不免惴惴。有一天,卫东老师挤过走廊,纸团忽然飞向了老师,他一抬脚,把纸团精准地踢回给同学,脸上还粲然一笑,顿时班级走廊上一阵欢呼,既是喝彩赞叹,也是安心落意。

高三的学习应该是争分夺秒的,但在卫东老师的课堂上却还是一样轻松愉快。有一次上课,卫东老师手拿一份《南方周末》,告诉我们里面刊发了一篇关于《国家赔偿法》的新闻稿件。围绕着这则新闻,卫东老师跟我们讨论了两节课,有些是课内知识,也有生活常识。那两节课上,我们终于明白了课本上那些字词的真正概念:国家、政府、公民、权利……此外,卫东老师经常让我们对某一时事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上“故意”挑起同学之间的辩论,大家往往争辩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卫东老师自己则在一旁微笑观战,不时点拨一两句。这种辩论如果一节课时间不够,卫东老师会让同学课后好好准备,下节课继续“鏖战”。这就是他所谓的“真理越辩越明”,而我们也在这种看似热闹、其实颇有技术含量的观点碰撞中慢慢学会了独立思考,不再人云亦云。

如果说,这样的课堂会导致我们考试成绩下滑,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卫东老师在应试上有好几个“杀手锏”:一个是带领我们划教材上的考试重点,一个是教我们自己画课本的“知识树”。最有特点的,是卫东老师进行类似新闻发言人的集中问答,他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接受同学们的轮番提问,如果回答不上来(大多数时候可能是故意的),就让同学自己思考回答或者课后查资料,等到下一节课再进行解答。

除了培养我们独立学习和思维能力,卫东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心理健康。他鼓励我们与他交流、谈心。他会耐心倾听我们“成长的烦恼”,或者用一两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看待世界、期望未来。事实上,包括我在内的好几个同学都在他那边得到了治疗,顺利走出了迷惘和压抑的心理状态。用同学陆萍萍的话来说,和卫东老师谈完之后,感觉夜晚的星星都亮了很多很多。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曾经这样告诫热爱文学的青年:宁愿去读拜伦或者济慈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一千本文学杂志。虽然讲的是要阅读经典著作,但如果从学习的角度看,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如何面对困难,比做多少题目、获得怎样的头衔重要何止百倍千倍。

离开柯桥中学了,我和我的很多同学都很怀念那时的高三课堂,那是卫东老师帮我们打开精神之门的独特旅程。古罗马诗人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我想,我们很多同学都很愿意回到那个高三岁月,再次去接受卫东老师给予的那一份内心拔节成长的美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