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昂贵的学费 中产的困境 多元化和美国顶级大学到底要什么

昂贵的学费 中产的困境 多元化和美国顶级大学到底要什么

时间:2021-01-14 03:01:17

相关推荐

昂贵的学费 中产的困境 多元化和美国顶级大学到底要什么

九月是开学的季节。爬藤妈家里哥哥上学前班了,弟弟仍然回去继续上幼儿园。

九月也是交学费的季节。支票簿大名一签,一只包包就没有了。我闺蜜自嘲说买个包都还考虑半天,交学费可是眼睛都不眨的。我反问,包可以不买,学费你敢不交吗?

不仅仅是学费,还有学校课外活动,钢琴老师,足球,网球,旅行,去博物馆等等等等。所以每次刷小红书刷到让人心动的单品,心里都会淡淡地说:买奢侈品算什么呀,要不要养个娃试试?

的确,教育的投资一直是中产家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庞大的教育支出,是每一个年轻家庭从起步时就必须要考虑的预算问题,更是一个道德义务的问题。爬藤妈在考CFA三级最经典也最常见的理财案例,也是有关存钱供孩子上学。

最近大概是返校季,碰巧在各大媒体都读了不少关于学费,收入,阶级等大问题的好文章。虽然不是三两语就能说完,但是也想借机跟大家分享一下读到的好内容。

中产的道德困境

在最近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里,人类学者Caitleen Zaloom深度采访了160多个家庭的学生和家长,发现在美国高等学校平均学费为五万美金一年的今天,被夹缝在财力和道德义务之间的中产,因为教育的费用,正在慢慢改变他们的生活,经历,甚至影响着父母和子女们的关系。因为美国人不喜欢讨论财务方面的隐私,采访只能同匿名的形式艰难进行。Caitleen最后总结到,中产家庭在为孩子的教育投资上往往最后掉进了三个道德困境。

(这是我大学母校-的总学费和生活费,比起我入校时候五万左右美金,上升了百分之三十多)

第一个困境就是当下和未来的平衡。现在存钱就意味着当下的很多教育投资,课外活动,和其他能丰富视野和见识的支出就要被牺牲。此外虽然美国有免税的教育储备金,但是只有百分之五的家长建立这个账户,而且这百分之五的多数还是本来就很富有,能存上钱的家庭。

第二个困境是在择校的时候是选择“对”的学校还是选择”上得起”的学校。这里的权衡的内容就十分丰富了,有专业的对口,地理位置,孩子未来的人脉和发展。当然还有学费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多数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对”的学校,然后再来考虑支付的问题。不过我也曾经不知养娃有多贵的时候很“震惊”地听说有家长因为学费问题让小孩放弃藤校去了州立大学。我的大学里也有同学是有因为父母拒绝支付学费靠祖父母赞助。

第三个困境也就是每个家长的风险投资,即,我的孩子会不会过的比我更好?很多中产家庭的家长为了给孩子在未来买一张中产的车票,在教育投资上往往倾其所有。而随着“美国世纪”的落幕,人口增长和贫富不均拉大,很多人,尤其是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的生活很难超越父辈的水平。几十年前一个制造业的中层可以过着非常体面的中产生活,高等精英教育可有可无。然而随着制造业的衰落,大学教育突然变成了不会掉出/挤进中产的必要途径。

多元化?

2月,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 Lawrence H. Summers)在宣布哈佛大学将全额支付父母年收入不到4万美元的本科生的学费。这个计划本来是为了鼓励更多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报考更好的学校(比如藤校)。然而这个政策出台之后,当年哈佛录取的1600个新生里只增加了20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个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兴趣,随之作出了调查,发现很多优异的学生因为担心无法支付昂贵的学费,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做出了“自我毁灭”的决定,直接报考一些公立大学和社区大学。

这个调查火了之后虽得到了从奥巴马政府到纽约市长到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极大的重视,各种推助项目和慈善机构纷纷涌现。各个富裕的顶级高校也大改风向,鼓吹其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鼓励和支持。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diversity。然而在的一份调查中我们仍然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本科生平均来自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家庭,少于四分之一百分比的学生来自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的家庭。在个别更难进的大学,比如耶鲁,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例仅有2%左右。

到底哪里出错了?

大学到底要什么

如果说家庭收入的确和学生质量的确有正相关性。那么其他的因素呢?比如美国大学最重视的学生的潜力,求知欲,困境中的坚韧性,创造力,对新事物开放的接受态度。还有,在过去几十年里倡导的文化,经济和背景多样性为什么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来自纽约私立文理学院Trinity的招生主任也面临的尴尬境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作为贫困学生,波多黎各第二代移民的Juan Perez,当年获得奖学金在Trinity拿到了学位,毕业后踌躇满志回到母校想要扩大对有色学生,低收入的优秀学生的扩招,却发现招生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一方面学校想要保持自己的高度选择性(即低的录取率和高质量的学生),另一方面却又面临财政压力需要提高收入。

众所周知美国的私立大学绝大部分是靠捐助金运作的,然而目前大约四分之一的私立学校都处于亏本的状态,即入不敷出。或许像哈佛这样的学校因为庞大的捐助金根本不靠学生缴费作为收入的重要部分,所以根本无需在乎学生是否能自己负担学费的问题(也就是他们是need blind的招生政策)。但是Trinity这样的小规模私立大学却不得不在优秀却无法支付的学生和不太有上进心但是却能全额支付的学生之间做出痛苦选择。

一方面大学招生都热衷于向外宣传自己对多样性的重视和对学生的慷慨大方。然而关起门来以后却面临极大的预算压力。不仅仅是大学,在我过去和许多新英格兰地区私立住宿学校招生主任聊天的时候,得到一致反馈都是,能够支付昂贵私立学校教育的中产家庭越来越少,导致很多学校不得不向海外招生。

有趣的是,在纽约时报报道Trinity的评论文章,我意外看到了我们通常认为公平的标准测试SAT居然为招生办公室提供了“不公平”的借口。

虽然大多数学生的SAT成绩和高中成绩相差不大,然而却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SAT成绩和高中成绩差异大。而往往SAT成绩远超出高中成绩的,就是那些对努力不感兴趣但是家庭能支付SAT预备班,玩透考试规则的富有学生。另外一方面,美国新闻(US NEWS)公布的大学排名,也把录取学生的SAT成绩作为一个重要考核。这样以来,大学把SAT作为录取的重要标准,一方面不会影响排名,也间接录取了少部分本身本来没资格被录取,但是靠家庭财力考到虚高SAT分数,也就是那些能自己支付学费的学生。

其实从长远来看,这种招生办法是短视和有害学校学术质量名望的。然而要下决心改变又是何其难。

The way forward

爬藤妈当年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也做过类似“自我毁灭”的决定。因为担心一些need blind (不把学生家庭财政状况,支付能力作为录取考量)的藤校竞争会因此更激烈,所以退而求其次报考了一所富有的“小常青藤”的文理学院保底。学校最终如愿以偿给了我全额的奖学金和大部分生活费,当然我仍需每周在学校做二十多个小时的勤工俭学。从办公室文秘,到帮教授改卷子,做写书的研究,到宿舍生活委员,同龄人补习老师,做过很多工作。同我一样,很多同学也接受了学校的慷慨赞助,今天在职业和个人发展上表现的非常出色。这份教育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成为我人生起步最大的推手,让我至今感恩。

(母校新生欢迎周)

某种意义上,我很清楚自己就是当年那个diversity的选手,获得学校从丰厚的捐助金里拿给我学费。这也是要感谢于校友的慷慨捐助,投资办公室的良好管理和绝大多数可以自费的同学。让我感到骄傲的是,学校在我毕业不久后已经宣布对本国学生采取need blind的政策,并且也开展了更多的关注多种族和家庭收入背景学生的项目。比起我十几年前刚进学校,学校的非白人学生比例已经上升到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Trinity的招生主任也在做和我母校同样的事,学校招入了更多优秀和更努力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背景多元性,而不是一味看重标准成绩(或者支付学费的能力。尽管学校短期的排名和预算都得了牺牲,但是更好的生源质量对大学长期的发展和地位都有长远的正面影响。

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从一度专为白人精英服务的大学,到重视meritocracy(择优录取),到重视diversity(多元化)。美国的高校仍然是努力在公平机会的路上摸索前行,以至于有更多有潜力,有求知欲的学生可以不用在高等教育面前继续处在他们富有的同龄人的劣势,一输再输在起跑线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