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风水罗盘上的太阳“方位”和“时辰”(六)

风水罗盘上的太阳“方位”和“时辰”(六)

时间:2020-10-20 09:51:33

相关推荐

风水罗盘上的太阳“方位”和“时辰”(六)

十二时辰与天极“子中”

我国古代纪时,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期间曾改分为120刻,96刻,108刻。

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又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所以,“96刻制”并不是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引进”西方的“时刻制”,而是中国古代曾经采用的计时制度中的一种。

古人把一天平均划分为100刻,而一天还平均划分为12时辰,所以严格的说,一刻等于现代14.4分钟而不是15分钟,古时一刻为100分,1分为100秒。

另外,从日落到日出,古代还将夜晚平均划分为5份,从一更到五更。

古代自黄昏拂晓一夜之间,有甲、乙、丙、丁、戊五个关键时间点,谓之“五更”

图 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由于一年之中昼夜长短变化,每一更的起止时间都会发生变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半夜“子时正”12点,一定在三更的正中间“三更半夜”。(这是为什么呢?虚天之中“天之中在子”。

如果再细分一个时辰,又分上下,即初刻和正刻。再细分,一时又可分八刻。这样就只需在刻度上不断划分就成了。大约的分法,如子时,子时初会在壬,子时正,会在子。

实际更精确点,如子时初刻,太阳会在壬中,在正刻时,太阳会在子中。对应我们现在的钟表时,就是一个小时走15度一个小时约走一山

这与现在的太阳时角计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太阳时角,南点向西起算,分为360度,24时。

太阳时角是以正午12点0度开始算,每一小时15度。即14点和10点分别为30度和-30度。方位角是以正南0度向西为正。

一直疑惑为什么太阳1小时15度呢?原来是与罗盘二十四山对应十二时辰的缘故!

实际准确的说,子时晚上11点,天赤太阳至壬中,“子时正”晚上12点,天赤太阳子中。其它时辰依次类推。

这是天赤道定义,也是时辰定义。这就是为什么七政四余要用卯立命的原因。即从天赤的角度,它是恒定的。太阳子正至子中,卯时太阳必在卯,必东升。

太阳东升西落的方位就是卯酉东西方位。“卯”为太阳日出之时。

但是,由于太阳一年当中从北半球转到南半球,再回到北半球过程中就有了“二分二至”,导致,太阳的东升西落方位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变化,唯独南北方位不会变化。这就是“定者为经,动者为纬”。

汉代王充在《论衡·谈天》指出:“极为天中,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

因此时,是纯天盘的。那怕出生在高纬度的北极看不到天星时,太阳仍会每天准时在天球由子至亥一周天,仍会是卯时,太阳出于天盘卯。

重点在“子”不管“岁差”怎么移动变化,夜晚十二点的只会是“子正”,代表十二地支对应的十二时辰依然循环不止。

太阳每天照常东升西落,时间上的十二时辰依然如此,因而每天夜晚太阳12点时都会在“子中”,这是不会变的。

“子午为经”,南北方位是子午,“定者为经”,南北方位固定,因而夜晚“子时正”太阳处于正北方位。

(只需直接记住规律,安记罗盘二十四山即可。然后记住太阳出没歌。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天文历法地理坤舆术数等人士,是可以不用电脑,也可以不用会函数公式的。

之所以不需要现在那么复杂,不是不知道,而是化繁为简了,因为古人经过长期天文观测总结出了一套规律体系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轻而易举的可以根据时辰方位对应读出当时的方位时辰角度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古代航海也需要罗盘的原因之一了!

是以,流传下来的明末抄本航路专书中同样有太阳月亮的出没时间表,还有“定太阳出没歌”“定太阴出没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