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铁腕皇后吕雉疯狂报复的背后 一颗感情受伤与保护儿子的母性之心

铁腕皇后吕雉疯狂报复的背后 一颗感情受伤与保护儿子的母性之心

时间:2020-06-05 11:04:20

相关推荐

铁腕皇后吕雉疯狂报复的背后 一颗感情受伤与保护儿子的母性之心

吕雉在中国历史上向来是与武则天共用一张脸谱的人物,其实不然,这两位女士正如孟森在《明史讲义》对王朝的评价一样"…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武则天与唐当权称帝同唐得国于隋一样略有"借威炳之嫌",单就个人而言武则天入宫前曾安慰其母亲道"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旧唐书·卷五十一》,尽显其与众不同的眼界与心思;而吕雉则完全不同,如果说她对权力早有谋划,甚至"预窥神器"那就如同说让刘邦一开始就相信自己可以当皇帝一样荒唐。

就其个人而言,司马迁的评价是"刚毅"而非"外宽内忌"之类。况且吕雉当权后即使同样大封诸吕,但是其最初动机首先是一个传统的女性以"复仇"和"自保"而非"夺权"为出发点的"宫斗"剧情,而武则天在称帝的路上几乎连亲生儿子都要"推下车",这点倒是和刘邦颇为相似。

总而言之,武则天对权力的主动获取成分较多,吕雉则更多的是被推到这样一个位置。因此,同样是站在故纸堆里,吕雉也比离后世更近的武则天容易被当下所理解,即便期间间隔了千年和被置于现代人难以亲身体会的背景下——一个被成功丈夫冷落的女士;一个全力保全儿子的女士;一个被婚姻和现实利益束缚的女士而非一个成功抛弃丈夫的女士;一个全力压迫儿子自保的女士;一个可以以任何代价换取权力的女士。

虽为结发之妻,终遭冷落。

吕雉,是刘邦在作亭长时娶下的妻子,彼时刘邦赴吕公宴,吕公认为刘邦相貌奇伟,因而对刘邦非常的看中,并想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刘邦,以刘邦当时的家境能够娶到县令朋友的女儿,史书虽无记载"上大悦"等字眼,但是起码以当时世人的眼光看,刘邦高攀上了吕家,吕雉下嫁了刘邦。

《史记》里虽然记载了吕媪对这门婚事的不满,但仅从吕雉"与两子居田"就不难看出,她至少是肯和刘邦一同操持"值万贯"的穷家的,但是正如茨威格小说所言,对于女性"别人若追求她,她就美丽,和才智之士在一起,她就才华横溢,有人向她献媚,她就傲气冲天,若是有人钟情于她,她就坠入爱河"。作为发妻的吕雉遇到的是刘邦,虽然刘邦流亡时夫妻同心,吕雉不曾叛弃刘邦"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

虽然与项羽交战时,刘邦也没有置吕雉与不顾,"以迎太公、吕后于沛",虽然当家庭利益受到威胁时,吕后也不惮于用卑劣的手段将韩信除去,但是刘汉政权建立的后期特别是刘邦获得戚夫人以后,吕雉和刘邦二人受到利益捆绑程度大于当初相濡以沫的感情,甚至可以说,吕雉几乎是被刘邦冷落到了一旁,只是共同的利益还在,不然刘邦在戚夫人生下刘如意后不会表示刘盈不类己并且要废除刘盈另立刘如意为太子,要知道刘盈被立为太子是在早在刘邦彭城之败之际,此时刘邦对刘盈寄托的何样的感情。

所以吕后对刘邦的不满,可能一方面来源于对戚夫人的嫉妒,另一方来源于对刘邦在更换太子问题对吕雉更大的现实利益的损害。关于这一点,不用做过多的解释,任何不太蹩脚的电视编剧都能让观众领悟其中的曲折。

一为当权之主,肆意报复。

关于吕雉被项羽当作人质时的生活细节,史书并未详细记载,但是《史记.十二本纪·吕太后本纪》对吕后的当权后的报复心态与不安全感描绘相当传神,出于发泄其情感的不满和对戚夫人侵犯自己现实利益的报复,"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不仅圈禁,而且将戚夫人断掉手足,挖去眼睛,用火熏烧她的耳朵,给她喝下致哑的药,并将她关在厕所中,起名"人彘"。

内心的仇恨有多深,报复就有多极端,经受过多深的折磨,才能发泄出多大的恶毒,不仅如此,只有将发泄的快感展示给更多的观众,报复的意义才能体现,为此吕雉还将"人彘"展示给刘盈看,"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

不仅如此,吕雉对刘如意也不放过,或是出于解除政治隐患或是出于同样的报复心态,不断的派使者召唤刘如意来都城,再被赵国相周昌拒绝后,终于趁着把周昌招至都城之际吕雉如愿将刘如意带到都城,此时的刘盈为了保护刘如意亲自到霸上迎接,并和赵王一同吃住,借以保护,但是吕雉还是趁着刘盈早起外出打猎的机会,让人用毒酒毒杀了刘如意。

此时一个恶毒的女性形象已经被司马迁成功的树立起来,如同《神雕侠侣》里被囚禁多年的裘千尺,但是其底色仍然没有脱离一个被迫的、失去丈夫关爱而只能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女性色彩,只不过"吕后"的位置给了她与之相应的敏感点、更多的发泄渠道,和与之特定的安慰对价——唯恐再有人会伤害自己与儿子,哪怕一点无心的姿势都不允许,如果触犯,只有通过大量的物质补偿和臣服才能被原谅。

齐王刘肥仅仅因为在宴席上居于刘盈上位,就被吕雉所记恨,几乎要毒杀刘肥,刘肥也恐惧与自己不能平安离开,在听从齐内史士的劝告后,以齐国城阳郡送给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并尊崇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吕雉才"喜",人经历的种种以后,活到这样的年龄,生命里就只有儿女和现实的利益才能触动层层老茧下的心。

"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太后怒,乃令酌两卮酖,置前,令齐王起为寿。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问,知其酖,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齐内史士说王曰:"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馀城,而公主乃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必无忧。"于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喜,许之。"

甚至于,失去儿女的悲伤和现实利益之间都权衡的空间,"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史记.十二本纪·吕太后本纪》,吕雉当时对自身所处朝局的担心以至只能将伤子之痛至于丧子之忧后边,所以"泣"才不能下,及至"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 "太后说,其哭乃哀。"

持续的宫斗

吕雉的传记并不是标准的宫斗剧,但是作为白手起家夫妻结局的一个样本,其现实意义在于不仅当下豪门内可能会上演,即便普通人家可能也难免会些许重复。

历史会前进,王朝会更替,战争会停止,但是家庭的矛盾却会一直存在,人们可以征服自然、可以征服同类、可以战胜自己,但是永远不能把一根卷发捋直,就像永远不能平衡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关系,这样的矛盾中,结局无非有胜出者和失败者,但是一样的结果却各有具体的伤害。

在上帝给出解决的办法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在于希望和等待。希望少一些"且行且珍惜"、"人若辉煌莫忘恩"和吕雉与"人彘"的互相伤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