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为什么人们在网络上更容易表现出「去抑制性」?网络去抑制性具有什么影响?社会化产品

为什么人们在网络上更容易表现出「去抑制性」?网络去抑制性具有什么影响?社会化产品

时间:2024-04-13 04:13:47

相关推荐

为什么人们在网络上更容易表现出「去抑制性」?网络去抑制性具有什么影响?社会化产品

?抑制」指的是个体行为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对社会情景维持一定的焦虑水平以及在乎他人的评价等种种现象。「去抑制」指个体更少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更不在乎他人的存在,从而导致更多的攻击行为,更易暴露人格弱点等。

【南宫雪的回答(13票)】:

为什么人们在网络上更容易表现出「去抑制性」?

去抑制性的解释有两种,早期研究者多从社会线索理论的角度来进行探讨,而近期研究多从自我意识双因素角度探讨.

社会线索理论认为,人们沟通的过程中,社会地位,外貌,性别的类似的社会线索起到重要作用,而在互联网中,缺乏各种社会线索渠道的支撑,因此人们表现出更少的社会制约.这种模式被称为RSC(Reduced social cues )模式,也就是说网络场景比现实场景更加简化,从而导致了网络行为去抑制化。

但是人们在网络上的沟通过程中塑造了很多社会线索,视频、音频、图片、表情等,同时网络行为的「去抑制性」不仅仅表现在攻击行为中。与RSC模式相对应的是SIDE(Social identity)模式,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去个性化等现象并非因为人们社会线索的减少,而是由于个体遵守群体规范导致,不仅仅在网络中,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这个现象。

自我意识双因素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存在两种不同指向,一指向社会的「公开自我意识」(public self-awareness),二指指向自我的「私下的自我意识」(private self-awareness)。前者关心一个人如何将自己投射到社会中,如何被他人直觉并且被他人视为交往的对象,后者关心自我的私人层面,如心情,信念等等,而在网络沟通中,人们表现出较高的公开自我意识和较低的私下自我意识。

以上两种理论均存在一些问题,网络行为「去抑制性」是一段时期内的产物,当未来网络和现实生活融入在一起的时候,这个现象可能就不会很常见了。

网络去抑制性具有什么影响?

对于用户而言,我们可以根据网络和现实的差异调节自身行为。

对于商业化产品而言,人们更易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可以收集很多数据来做用户行为分析等。

社会化产品如何减小这种行为造成的影响?

1:按照SIDE的模式,作为一个社会化产品,一定要控制自身氛围,严格清理不符合自身氛围的用户,同时采用一些手段凸显自身氛围,然后采取一些社会化的手段约束其他用户。

2:按照RSC的模式,增强社会化属性,提高个性化,采用各种交互和沟通的手段,将一个人完整映射至社区中。

3:按照自我意识双因素的模式,增强情感体验,关注到每一个人,让社区感受到各种不同人的存在并且发生交流行为。

一般情况下这3种方式是公用的,还会有一些附加的方式在里面,涉及到很多的细节和其他内容,在此不多做赘述。

【周路灯的回答(6票)】:

首先,人都是希望不被抑制的,七情六欲要都是人的天生需求啊。为了防止个人的需求对他人利益造成侵害,人要接受教育,礼仪,或者学习某种规则。

其次,人的去抑制性并不需要将现实和网络分开来看,在现实中仍然有人可以随意的释放自己的情欲需求,在网络中也仍然有人恪守原则,抑制自己。因为抑制要看成本。绝大部分情况下,在网络上“撒欢”的成本很低。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中“撒欢”的成本一样低,那么他也会为所欲为。

【大头马的回答(4票)】:

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去关注互联网的特性:交流同步性;匿名性;传递的线索;带宽和费用限制;

发送者—接受者的排他性。

在互联网这几种媒介交流的特性中,对人们的行为造成最大的影响的是匿名性。在此提一下媒介交流模型理论。媒介交流模型理论关注交流过程中视听线索的作用,以及当失去这两种线索后将发生什么。这些模型假设交流媒介的不同特征会导致不同的心理或行为,因此称之为“技术决定论”(Markus,1994)。技术决定论有两种取向:

第一,线索过滤取向(cues filtered out,CFO),预测在媒介交流中缺乏社会线索会导致规范的、去个性化的和去个体化的交流。

第二,自我关注取向(self-focus approaches),主张交流媒介的设计会导致(个人身份的或社会身份的)自我关注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对心理和行为有着可预期的影响。

请参照网络特性和两种理论自行解答。

【诺铁的回答(0票)】: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郭小米的回答(0票)】:

每个人都有一个面具,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遮掩真实的自己以寻求一种自我保护。网络的虚拟性给我们最大程度上的安全,没有人会知道这个ID背后是怎样一个人,但是却反而能一定程度上捕捉到它后面有怎样一个灵魂。

【郭权的回答(0票)】:

人的行为是要考虑预期的,而这个预期就是成本收益之差。线下的抑制性,很可能是中国的道德是具有强制性和惩罚性质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受到周围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但是在网络上,这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成本很低,所以他更容易做出一些虽然看上去无收益,但也不需要支付成本的做法。——一家之见,仅表达想法。

【负二的回答(0票)】:

用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来解释更容易理解一些。

原文地址:知乎

为什么人们在网络上更容易表现出「去抑制性」?网络去抑制性具有什么影响?社会化产品如何减小这种行为造成的影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