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写在六一儿童节|亲历北京小升初:快乐教育还是努力鸡娃?

写在六一儿童节|亲历北京小升初:快乐教育还是努力鸡娃?

时间:2019-11-07 12:29:02

相关推荐

写在六一儿童节|亲历北京小升初:快乐教育还是努力鸡娃?

01

昨天,赶在5月的最后一天,将初中入学登记卡交到心仪的中学,给为期一个月的小升初战役划上一个句号。而这也意味着,孩子的小学生涯即将告一段落,又将开启一段新征程。

过去的一个月,对于每一个在北京经历小升初的家庭来说,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尽管很早以前就听说“小升初、脱层皮”,但若非亲身经历,怎能理解其中深意——焦虑、心慌、无心工作、两眼无神、失眠多梦,每天夜里醒来赶紧看看手机,有没有电话或者短信通知。

这一个月来,我们带着孩子去了很多学校的开放日,也参加了很多学校的考试和面试,有六小强,也有普通校、民办校,甚至连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住宿学校也不放过。毕竟,每一次笔试和面试都是一个锻炼机会,也给自己多留一个选择。

有人说,这就像溺水的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

除了跑学校,手机还要不离手。以前看到就掐掉的座机来电,现在每次接到都心花怒放,温柔地来一句:“喂,您好”,如果对方说:“请问您是***的家长吗?”那小心脏简直要跳出来了,强忍着激动回答“对,是我”,接下来往往听到的是:“我是某某机构的老师……”

当时那种心情啊,真是从天上到地下,摁掉之后忍不住来一句:“去你大爷的。”

虽然无时无刻不盯着手机,但还是偶尔会有漏接的座机来电,一定会第一时间回拨过去,如果没人接,更加懊恼,赶紧上网搜索一下这个号码,会不会是某某学校的招生电话。

这是病,得治。不仅我一个人病了,整个海淀区的家长好像都病了,居然还有人上“家长帮”问:“刚才漏接了个***的电话,是**招生办的吗?”看到这样的帖子,颇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

还有一个家长在论坛里说,能不能把小升初论坛再细分为几个专题,比如上岸群、漂流群等等,要不,手里没票的人,经常刷到类似“人大附好还是清华附好”这样的帖子,总有种红白喜事一起办的即视感。

这个帖子,可以说是这段灰色日子里,让我笑得最开心的帖子了。还有人跟帖回复说:“别着急,说不定一会儿短信就到了,立马丧事变喜事。”

一群不认识的人,在论坛里互相安慰、打听消息,竟成了每天最大的心灵寄托。还有几个同样经历小升初的好友,每天微信互相通报一下情况,抱团熬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苦中竟也带着乐。

02

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比拼的是整个家庭的精力、财力、理念。

我们这一代父母,其实都是很纠结的。一方面,对教育非常重视,希望孩子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很多人恨不得不到一岁,就带着孩子去上早教班;另一方面,自己经历过高考“独木桥”的洗礼,又不希望孩子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而是能够实现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也是北京市教改的主题之一,很多小学现在都以此作为理念,少留甚至不留家庭作业。但严酷的升学环境,又逼迫家长带着孩子们东奔西突,各种上课外补习班。

我不是虎妈,也不鸡娃。但这么多年来,从钢琴到长笛,从跳舞到朗诵,从奥数到英语,从乒乓球到网球,我们上过的课外班也数不胜数。有些不喜欢放弃了,有些没时间放弃了,最后,留到现在的只有语数英的补习班和长笛、网球。

乐器保留一样,运动保留一样,是我的底线。其他的,都慢慢给学习让位。但即便这样,每天也都排得满满当当的。

我常常给自己找借口,小学而已,没必要那么鸡;人生路漫漫,学习不是唯一等等。我的先生更是佛系,有时候看我批评孩子,就说小学那点计算,长大了谁不会?没必要那么紧张。

我们,都是从农村老家考到北京,有过20多年的求学经历和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不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没有出路。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素质教育,就是埋头苦学。

现在回过头来看,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只有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我见过太多眼高手低的名牌大学生,也见过太多能力和态度都非常优秀的普通大学毕业生。

能力和学历不能划等号,是我们都懂的道理。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孩子,跟当年的我们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他们的见识、学习能力都远超当年的我们,甚至,现在的我们也望尘莫及。

在论坛里看到一个牛娃的简历,把我惊呆了,而有的家长却云淡风轻地认为这很普通。

是的,直到小升初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北京的牛娃是如此之多,才知道自己孩子跟牛娃的差距之大。当牛娃们早早手里握着好几张“豪华游轮票”,在网上咨询到底选A还是选B的时候,我们只能默默鼓励自己,继续准备下一轮“战斗”。

03

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跟孩子强调这一点——只有自己强大,才能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牛娃们之所以牛,一方面可能有智商上的天然优势,但更多的,是他们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佩服牛娃,更佩服牛娃的妈。她们对于教育、升学的专研精神,让我自愧弗如。

快乐教育和鸡娃到底矛不矛盾?经过一场小升初的洗礼,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了些许不同:既然社会环境就是如此残酷,自己又不可能给她创造一片没有乌云的天空,何不早点经历风雨的洗礼?

区别只是,选择痛苦的过程,还是痛苦的结果而已。更何况,努力学习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吗?不一定的,如果能从其中找到成就感,就会变成一种乐趣。好比我们的工作。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标注好了价格。

因此,写下这篇文章,我既是给自己打气,也是给孩子打气。在人生这个全新的起点上,为自己,搏一把。

这两天,一篇题为《非京籍孩子上学到底有多难?》在朋友圈被疯转。说实话,我不太认同那篇文章的观点,或者说,我认为抱怨没什么卵用,不如从自身找原因。

毕竟,外界的环境我们改变不了,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后记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当孩子嬉皮笑脸跟我要礼物的时候,我还挺受用的。尽管,她已经过了12周岁,身高比我还高了。平日里,她更多地表现出青春期的叛逆和独立,并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之间观点的摩擦是“青春期遇到更年期”,让我时而哭笑不得,时而气不打一处来。

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够走得慢一些,她一直是这般长不大的模样。

但我知道,这是奢望。

过完这个暑假,她将开始更忙碌的中学生涯,有新的同学,新的生活圈,跟我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这是所有为人父母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就像龙应台在《目送》中所说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谨以此文,纪念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也纪念一下即将结束的小学生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孩子们继续上下而求索吧!

精彩回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