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颐和园(1)之长廊

颐和园(1)之长廊

时间:2020-01-15 16:06:08

相关推荐

颐和园(1)之长廊

颐和园我去过多次,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花,近段时间我看了些资料,便想细细走读一番。

颐和园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全长728米,共273间,这是一道长得仿佛望不到尽头的走廊。

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颇负盛名。这条彩带般的长廊,把万寿山前分散的景点建筑连缀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风雨无阻的观景线。

长廊东起邀月门

邀月门:出自李白“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匾额之下悬挂的是杭州西湖全景图,说明颐和园的建造是仿照杭州西湖而建。

“邀月门”,光绪御笔之宝。

西至石丈亭

石丈人亭,实际上并不是亭子,而是一座典雅别致的庭院。石丈就是石丈人,丈人在古代岳父的同义词,是对老人及长辈的尊称。丈人,谓严庄尊重之人。

长廊的三绝:

1、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

2、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

3、长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品。

一、精美的建筑、

颐和园的中心建设群座落在万寿山南麓与昆明湖交界一带,长廊以颐和园建筑的最高点佛香阁脚下的排云殿为中心,呈东西走向,向两边延伸。以它的长与佛香阁的高遥相呼应。

颐和园长廊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

“留佳亭”,乾隆御笔。乾隆曰:“是亭曰留佳,盖因纳赏起”。这里的“佳”指春天的景色。

“寄澜亭”,慈禧皇太后御笔。出自孟子名言: 观水有术, 必观其澜 。

“秋水亭”,乾隆御笔。取自《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清遥亭”,慈禧皇太后御笔。应是乾隆的诗: 一碧春清万里波 ,近遥哪与近如何。

颐和园中可见的题字中大多是慈禧御笔,少数是光绪御笔,至于始建清漪园的乾隆,留下的御笔很少。

依山傍水,使山与水有了个最富诗意、最具园林美的线条。

长廊与前山的听鹂馆、无意尽轩等景点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隔廊而望的十七孔桥、南湖岛等景点像海中仙境,屹立在昆明湖上。

二、曲折多变的路线

颐和园的长廊作为皇家园林中的重要景观,综合了各种廊式建筑为一体,而成为一条最长的游廊。

曲廊

直廊

折廊

爬山廊

T字廊

三、长廊沿途穿花透树、看山赏水、景随步移、美不胜收。

从佛香阁上空向下俯视,长廊像只蝙蝠,寓意“福”到了。

长廊东西两边南侧各有伸向湖岸的一段短廊,对称地坐落着两座临水建筑:对鸥舫和鱼藻轩。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完善。

“对鸥舫”,慈禧皇太后御笔。

对鸥舫与长廊有3间游廊相连。对鸥舫透过长廊和万寿山脚下的无尽意轩遥相呼应。

对鸥舫因形似画舫而得名,是帝后游览昆明湖时上下船的码头。

对鸥肪三面环水。坐在对鸥舫西面,可享尽湖风拂面、心宁神驰之妙趣。

对鸥舫北面正对着无尽意轩

“鱼藻轩”,慈禧皇太后御笔。

“鱼藻轩”之名取自《诗经·小雅·鱼藻》,后世以鱼藻的关系比喻帝王和百姓的关系,同时也有万物各得其所的意思。

乾隆咏鱼藻轩的诗中曰:“负冰初过矣,依藻又怡然。物各适其适,时未迁不迁。”说的就是万物各适其适,各得其所。坐于高敞的鱼藻轩中,感受着山霭湖风,目澄心静,一切红尘俗念俱“尘埃落定”。

鱼藻轩与对鸥舫东西遥对,使长廊一线的景致变化更加丰富。

从鱼藻轩的短廊径直过去,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鱼藻轩内向西,远眺西山玉峰塔,近望西堤豳风桥。

鱼藻轩内往东看,金碧辉煌的宫殿威严壮观。

鱼藻轩北面又有一段短廊,接着一座八面三层的建筑,“山色湖光共一楼”。

山色湖光共一楼,南与长廊相连至鱼藻轩,西以14间爬山廊与听鹂馆相接,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

四、长廊都是用木头搭建的,没用一颗钉子

五、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丽。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

长廊终点石丈亭院内有丈人石,石身上百洞千窝,即透且漏,颇有古玉雕的风韵。

“化动八风”是长廊尽头的一块匾额,是长廊的点睛之作,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化动八风:语出《文心雕龙.乐府》“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

我独自漫步在长廊里,想,人生如长廊,弯弯曲曲,也风风光光。

感谢友情阅读和点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