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前五 上海成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密集地之一

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前五 上海成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密集地之一

时间:2021-02-26 00:16:09

相关推荐

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前五 上海成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密集地之一

日前,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综研院)联合在迪拜“全球金融峰会”期间发布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5),和上期相同,上海位列前五,与前四位的差距甚微。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于每年3月和9月分别更新一次,持续受到全球金融界的广泛关注。该指数为政策研究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国际声誉等方面对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分和排名。

本期指数共采纳133个特征指标,定量数据由第三方机构提供,其中包括世界银行、经济学人智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等,同时结合了来自全球各地共2373位受访者填写的在线问卷调查。

前五名金融中心排名与上期相同,相互之间评分差距甚微。纽约依旧占据领先位置,伦敦和香港的评分与上期基本持平,新加坡、上海的评分略有上升,分别位于第四和第五。

上海在金融市场发展和体系完善等方面已经有了多年的积累, 从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和金融市场规模上都成为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关注点。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164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国直接融资总额中的85%以上来自上海金融市场。在沪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605家,新增68家。

今年1月17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下称《计划》)。《计划》提出,到,上海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创新高效、透明开放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上海到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所以,至是实现此目标的决胜阶段。而《计划》的出炉,正是为了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旨在进一步明确未来的战略重点和推进举措,确保国家战略的实现。

对于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上海位列第五的排名,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认为,如果逐项去衡量,上海的金融市场规模已经处在全球前列,仅次于纽约和伦敦,集聚的金融机构总量也有一定优势。

去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课题组曾发布一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在中国及亚洲经济体崛起的背景下,在金融市场发展和体系完善等方面已有多年积累,并具有一个试行多年金融基础设施和风控体系基本完备的自贸区的上海,势必要发展成为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开放的、具有全球水平的金融中心。

《报告》认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需求是支撑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最根本和最持久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考虑,上海应该成为亚洲类似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的首选。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仍可预期较高的持续经济增速。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已经逐渐形成了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总量不断增加, 一些品种的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市场功能也不断深化。

去年,我国首个向境外机构开放的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上海挂牌交易;上海保交所国际再保险平台正式上线;黄金国际板已累计招募国际会员76家,成交金额4.9万亿元。可以说,上海已经拥有股票、债券、货币、外汇、保险、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等金融要素,形成了一个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和上海清算所等构成的全国性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密集、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年全球五大交易所

数据来源:各交易所网站

同时,中国(上海)自贸区自9月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积极当好金融改革创新的“破冰船”,在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金融机构集聚方面,上海已形成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是全球金融机构最集聚的地区之一。5月,陆家嘴金融城发布金融科技“陆九条”,联合业界打造全球最优金融科技生态圈。6月21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关于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形成开发开放新优势的意见》发布,内容涵盖扩大银行业、证券业、金融市场等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25条意见。

,浦东新增银证保类持牌金融机构41家。截至12月末,浦东拥有银、证、保类持牌金融机构1042家(其中,银行类272家,证券类477家,保险类293家);金融专业服务机构2180家,以上这些机构大部分集中在陆家嘴金融城。同年,上海自贸区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2.55万亿元,占上海全市35.3%;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收支总额4826亿元,同比增长1.7倍。

在金融市场开拓方面,上海取得的成绩还包括:在自贸区成功发行首单上海市政债 30 亿元;组织商业银行发行自贸区跨境同业存单,发行和投资主体扩大至外资银行;面向国内外推出以人民币计价、 交易和结算的黄金集中定价交易业务的“上海金”,深化黄金国际交易平台建设。

在资本账户开放方面,正式落地上海自贸区的自由贸易账户(FT)体系,是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资本账户开放的重要一步。其核心是FT账户内本外币资金按统一规则管理。为了隔离与境内业务的风险,相关金融机构在提供FT账户及相关服务时设立分账核算单元(FTU-Free Trade Accounting Unit),将区内创新业务单独核算,从而使自贸区内的各类创新可能出现的风险不会波及区外的国内市场。在此项措施的推动下,境外融资、外币业务,以及跨境同业存单等创新业务相继启动,运作良好。

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自贸区内的金融监管机制和风险监测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为探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积累了经验。通过“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监测系统进行日常管理;通过跨境金融综合监测室,对跨境金融活动进行重点监控。 五年来,上海自贸区的风险管理能力经历了考验,没有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此外,正在加速推进的科创板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助力。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日前撰文就认为,科创板这项改革任务,将带动资本市场各项基础性制度更新、完善,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市场的包容度和运行效率,试点注册制也会倒逼金融机构、金融支持机构专业能力的提升。可以说,这些正切中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冲刺阶段的关键所在。

同时,严弘教授也指出,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最终目标应是立足中国(未来全球最大经济体)、覆盖亚洲(全球最大经济板块)、辐射全球,成为和纽约(覆盖北美)和伦敦(覆盖欧洲)三足鼎立的全球金融中心。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结构性的制度创新。以现代金融科学为基础,突破现有体制的约束,包括现有的全球金融中心所面临的限制,借助新兴的金融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