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赏石趋于小而精了吗?

赏石趋于小而精了吗?

时间:2022-11-21 18:11:51

相关推荐

赏石趋于小而精了吗?

是个特别的年份,作为一个10的整数年,人们开始各种回顾,千禧年过后的我们经历了什么?人类喜欢总结经验,这是我们发展进步的原因之一,关于奇石领域,人们也会有一些回顾总结,业界有各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现在的观赏石开始趋于小而精,体积较大的观赏石逐渐不再受欢迎,这种说法是事实吗?

既是奇石又是首饰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小而精。小既是体积小,那么体积多小算是小呢?

赏石文化中,通常把体积较小的奇石称为小品石,用以将其与庭院石、园林石和大件供石区分开来,然而对小的规格并没有具体的定义,一般来说,置于案头不高于人的观赏石都可以称为小品石,比这个体积小的奇石均可为小,所以一般的案头供石、奇石把件、小品石组合等都可以称之为“小”。

精简言之就是精品,是否为精品也属于审美定义范畴内,是个不好界定但是非常确定的概念,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标准,就按照这个标准来界定也未为不可。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现在玩石头是不是趋于小而精了呢?是的,玩石头确实是趋于小而精,但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前玩石头就是大而全的。

这个还要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说起来,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始得到释放,赏石这种根植在国人骨子里的文化传统开始随着一些先富起来的人重新焕发了生命。

可以说这是个特别的发展期,由于十年浩劫后文化断层严重,首先大张旗鼓进入赏石领域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而是一些具有资金实力的商人,他们对小型赏石的审美力是有一定的欠缺的,钟情于园林石、大件供石,讲究气派、够大、够奇、富丽堂皇,加上当时的观赏石价格未炒作得很高,赏石资源也没有快速枯竭,所以以大为美、已大为奇成为主流审美。

随着赏石市场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普通石友加入了进来,赏石观开始出现变化,精品赏石的价值不断走高,大型石的价格非一般玩家能够轻易承受的,所以更多的玩家青睐于小型石。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民居庭院逐渐被大量的商品房取代,庭院石、园林石成为小众消费,玩石小而精的趋势就更加明显了。

赏石趋于小而精不仅是时代的产物,其实也是一种必然走向,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下我国赏石文化的历史,就会发现,不仅仅是现在,古人的赏石文化也是小而精的。

很多关于文化的历史著作中,记录了赏石奇石的内容,我们会发现这其中大多数是奇趣为主的小品赏石,大型石也有,但数量远不及小品石,可见对小品石的钟情并不是现在才有,而是自古有之。

古时人们赏石群体以文人为主,以石会友,以石为题是文人墨客交朋结友的重要方式,文人赏石讲究精致、奇趣,最好能够拿得动,方便携带赏玩,所以小品石相比大型石趣味更多,更容易被收入不高,但是情趣盎然的文化人接受。

文人并非不喜欢大型石,关于园林石的著述也并不少见,但与现在不同的是,古时没有大型载重机械,大型石搬运全靠人力,水陆运输花销巨大,所以大型石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小型石,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所以小而精是一种时代和形势的产物,不属于审美或文化的必然,随着时间进入,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新一代赏石人进入圈子的方式会与以前有很大区别,赏石不仅仅是一种情趣和文化,也是一种爱好和解压方式,所以小而精的概念也会不断改变。以情调、赏玩、把玩为主体的小品石组合、把件、配饰等将会在赏石文化中逐渐崛起,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届时奇石可能会真的进入“小时代”、“微时代”了。

米万钟运石败家的故事

奇石界最有名的大型石之一莫过于唤作“青芝岫”的“败家石”了,石长八米,高四米,宽两米,重约20余顿,“形同灵芝,色青而润,叩之声音清脆。这块“青芝岫”是由明代著名文人、书法家米万钟从北京的房山经过实地的考察得来的。米万钟十分爱石,当他发现这个“青芝岫”的时候,竟然直接朝着这块石头顶礼膜拜,发誓一定要把“青芝岫”带回自己的私家院子里(位于良乡)。

于是后来米万钟就雇佣了一千多个人力,四十多只马匹,花钱如流水,不料由于“青芝岫”过于巨大,花费了半个月时间仅仅只是将其移出一点点。就在米万钟骑虎难下,一筹莫展之际,有个好事者就向米万钟建言,他说当年秦始皇在修长城的时候对于那些过于巨大的山石都采取修水道的方式搬运。

米万钟来不及细想,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不过是多花点钱吗。接下来开山铺路,分段引水,接着等待寒冬淘水泼冰。这一整套工程下来,具体花了多少钱现在无从考量,总之是笔巨款。

由于话费太多金钱,加上政治对手以这块石头为借口弹劾,此石被运回家中后,米万钟不仅散财还丢了官,米家就此衰败,好好一块“青芝岫”成为玩物丧志的典范。

“青芝岫”现在依然矗立在北京警醒世人

总之,小而精不仅仅是趋势,也是赏石文化发展和普及的必然,今天是这样,古时也是一样。当然,赏石不必纠结于赏石究竟应该是大还是小,以小见大本来就是文人情趣,以大为美也有他的独到之处,任何具有文化内涵的情趣,都应该讨论如何建立独立正常的审美,树立正常优秀的三观,这才是审美的根基,外在的形制、色彩都是表象罢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