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一位华裔母亲没有学历没有钱:为啥让孩子做家务就能培养2个高学历亿万富翁

一位华裔母亲没有学历没有钱:为啥让孩子做家务就能培养2个高学历亿万富翁

时间:2022-04-02 03:58:07

相关推荐

一位华裔母亲没有学历没有钱:为啥让孩子做家务就能培养2个高学历亿万富翁

据报道,美国有这样一位华裔妈妈,她本人并不出名,但三个儿子却是名人,——个个都是优等生,其中还有两个已经是亿万富翁,妥妥的“别人家小孩”。

大儿子Justin毕业于耶鲁,在攻读物理和心理学的同时,他创建了Twitch。,Twitch以9.7亿美金的价格被出售给了亚马逊。

二儿子Daniel创办了Cruise公司,研发自动驾驶汽车。,通用汽车以超过10亿美金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了Cruise公司。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儿子,也是一位出色的软件工程师。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能如此优秀?这其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育儿秘诀?在这一点上,外国人和我们的好奇程度是一样的,于是美国著名商业媒体Business Insider在对大儿子Justin和二儿子Daniel的采访中就问了这样的问题,但得到的答复让人吃惊: 原因竟和小时候母亲让自己做家务有关!( 华裔贫民妈妈养出了2个亿万富翁:靠的竟是'家务教育法' 8月14日文 | 勇敢的特雷西From爸爸真棒)

不过,我们很多家庭,对于孩子的做家务,不是这样的教育。

据-06-14《 工人日报》报道,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做家务,什么“扫地5元、洗碗2元、洗衣2元”?

“ 扫地5元、洗碗2元、洗衣服2元、扔垃圾5角、叠被子5角……”近日,记者在10岁的女孩乐乐家里,看到一份特别的工作账单,这是她做家务活的“工资”明细。“我这一个多月,都挣了100元了。”乐乐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这是我的劳动报酬,妈妈告诉我可以自由支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父母对于孩子不参与家务劳动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家务劳动价值不大。不过,也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拿出了各式各样的“激励”方式,通常最常见的就是像乐乐父母一样将家务活“明码标价”。乐乐妈妈对记者讲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利于小孩的身心健全成长,因而用有偿劳动的方式,培养小孩做家务、勤劳动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让孩子体验一下赚钱的辛苦,合理支配劳动收入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财商。金钱鼓励的方法能培养出爱劳动的孩子吗?当儿子下楼取个快递都要向于震要跑腿费的时候,于震和妻子决定取消对儿子做家务活的物质奖励。“孩子做家务活有奖励在我们家实行了两年时间,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劳动自觉性,反而让他觉得做家务活是在帮助父母,与己无关。”金钱激励没有树立起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孩子也没有从中体验到劳动之乐,反而时时想着劳动与金钱挂钩,于震开始反思自己的劳动教育方式。( 家庭劳动教育缺位,孩子“学以成人”落空-06-14 工人日报)

当孩子劳动教育遇金钱挂钩,能够培养爱劳动人吗?

决不能!

这是非常错误的家庭教育!

一、教育孩子,始于劳动

现在的父母为何说:孩子你好好学习就行,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

因为,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是成才的唯一条件。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做家务的孩子学习会好吗?

下面,我们一个看例子:

一个70后的孩子母亲,在2月份,她告诉我,说她“ 是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女孩子,在家里,由于母亲喜欢我,可以这样形容我,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两个哥哥就不行,我干什么坏事,只要推到两个哥哥身上,他准得挨一顿臭揍,两个哥哥往往成了我淘气的替罪羊,说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吧,有一次我把碗打烂了,我说是大哥,母亲就二话不说就打大哥,大哥委屈的不得了,说是我,我却躺在地上哭着说哥哥的冤枉我;还有,那就是我在家从来‘不做饭、不刷碗、不洗衣、不扫地’等家务,这是我母亲教育理念,母亲说我姨的家的表妹18岁了,吃捞面条还是她母亲给调好以后端到面前吃的,小孩子吗,该读书时就读书,只要读书好什么就好,家务不用学,学它干什么?长大自然而然就会干了,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后,我懒惰的什么都不想干,可是,读书也没有读好,复习两年才考上了一个专科……” 她说,我有时候,也想帮助母亲做家务,可是母亲嘴上总是说,“ 一边去,好好学习,闺女在家里就是要想娘的福”,结果,我根本就不想学习。

闺女在家里就是要想娘的福。

这是什么教育理念?

这是不正确的教育理念。

不过,现在,很多父母根本就不让孩子做家务,认为做家务耽误孩子的学习,孩子只有做家务,就不会学习好。

于是,一些父母,经常这样教训孩子: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了没出息,就让你去扫马路、去当工人!由此可见在孩子心目中,伟大的“劳动”就成了“下贱”的代名词。

这不,问题就出现了——当初怕影响孩子学习,不让他做家务,可最终的结果是书没念好,倒是养出一条“懒虫”,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只知道上网打游戏、吃饭、睡觉、发脾气……

事实上,孩子天生并不懒,孩子当孩子刚刚学会说话、走路,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其参与意识和模仿意识是很强的。

见大人扫地,他(她)就会抢走你的笤帚,非要自己扫;见妈妈洗碗,他(她)会卷起袖子学着你的样子动手干;见爸爸修电视机,孩子也会拿着修理工具跃跃欲试;

在 小孩子们看来,如果和大人一起干活儿,就像做游戏、过家家、玩玩具一样有趣、幸福、快乐。此时此刻,如果这时我们的家长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并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孩子会很高兴的。 这种举动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既培养了孩子的劳动习惯,又可以在将来通过孩子承担家务而减轻自己的负担。因此,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越早越好。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孩子,认真反省自己的失误,或许可以从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来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进而改变孩子的“懒”的行为,而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练就他们立足社会的真正本领。

家庭教育怎样让孩子们从小就练就他们立足社会的真正本领?

那就是,教育始于劳动,如何让孩子们爱劳动呢?

在中国一句话说的是“天道酬劳”,榜样的力量无穷的,孩子的劳动教育家长为何要学会“偷懒”?

二、孩子的劳动教育:父母为何要学会“偷懒”?

我们知道,一个勤劳的妈妈可能会被人们尊为模范、榜样;而一个懒惰的妈妈则会被人们瞧不起。

教育都说榜样的力量无穷的。

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学会“偷懒”能行吗?

事实上,有时候榜样的力量并不一定这样的无穷,一个勤快妈妈养育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很懒,正如中国的一句话说得好“懒妈有个勤快闺女,勤快妈有个懒闺女”,因为妈妈太勤快了,孩子什么也不用干,什么都没学会、什么也不会干;怎么让孩子什么都会干呢?

父母要学会“偷”,“偷”什么?“偷偷装懒”,“懒”得恰到好处,而一个懒妈妈的孩子可能正好相反。关键在于妈妈什么时候该勤,什么时候该懒。“懒”有“懒”法,身懒心不懒。做“懒”妈妈绝不是为了享轻闲、图自在,而是用心良苦。“懒妈”实际上是有“智慧的懒妈”、是“勤劳的懒妈”。只有正确的“懒”、科学的“懒”,才能够造就了一个爱劳动的孩子、爱学习的孩子。同时,也只有非常“勤快”的妈妈,才能榜样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懒闺女。其实,做懒妈妈一点也不容易。让孩子自己做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烦。实际上,“懒”妈妈比“勤”妈妈更加费心劳神,更加辛苦受累。让孩子自己做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 省力,反而更加麻烦,因为孩子往往会“帮倒忙”。譬如,施懒妈妈计划,孩子自己吃饭,开始会撒得到处都是,就得多洗衣、擦桌、拖地板;孩子自己洗澡肯定会弄得厨房满地是水……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名字好像是《“懒”妈妈逼出个世界冠军》,说的是中国队年仅17岁的击剑小将骆晓娟在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勇夺女子重剑个人冠军,几天后她又和队友一路苦拼,为中国队夺得女子重剑团体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夺冠的路上,骆晓娟所吃的苦是许多同龄人无法想像的。其实,她也曾经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姑娘,平时怕苦怕累,不愿意参加艰苦的训练。所幸她的“懒”妈妈“逼”着她一步步克服了怕苦畏难的情绪,最终“逼”出了一个世界冠军!7岁的骆晓娟,在妈妈的娇生惯养下,不会穿衣服、不会穿鞋子、更不会打扫房间,当这些“断奶”的时候,女儿不但把两只鞋穿反了,钮扣也扣歪了;为了让女儿尽可能多地得到体质锻炼,她就借自己腿疼不能骑车,坚持步行陪女儿上学。

就这样她的妈妈以“懒制懒”,让“懒”女儿成为真正的勤快闺女,为后来的世界冠军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就是说,作为妈妈,有时候不怕你“懒”就怕你“勤快”!“懒”有“懒”法,“懒”得恰到好处。

现在看来骆晓娟妈妈的育儿方式的确让人很佩服。

做为父母的你们,不访试试她的“懒”人之道吧!

所以,父母要改掉过度包办的习惯,允许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激起孩子内心的责任感。

同时,在孩子开始尝试自己做家务的时候,做的不好、不恰当,不要打击他,不要嫌他笨、也不要嫌他慢,可以在他做完家务之后,给出一点建议,帮助他下次做得更好,一句话,让孩子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据报道,上面那个华裔妈妈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儿子们告诉大家:是妈妈的“家务教育法”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创办和管理公司。

三、一位华裔母亲没有学历没有钱:为啥让孩子做家务就能够培养2个亿万富翁?

据报道,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做家务,什么“扫地5元、洗碗2元、洗衣2元”? 当孩子劳动教育遇金钱挂钩,能够培养爱劳动人吗? 决不能! 这是非常错误的家庭教育! 那么,什么是正确做家务思想!

无条件的做家务。

正如,下面这个报道——

据报道,华裔Justin妈妈(简称J妈好了)有什么秘诀,那就是:从小让三个儿子帮忙做家务。

不仅仅是做家务,她出外工作的时候,还会毫不手软地把儿子们“当童工”来用。

什么?做家务?这理由也太“勉强”了吧?真的不是忽悠?

不过他们却严肃而坚定的告诉了大家做家务的好处,并一致认为做家务对他们的成长帮助很大。“做家务确实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它让我们从‘只考虑自己’变成了‘了解我们的责任’,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团队。”

两人严肃的言辞让人不免好奇,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锻炼了他们呢?

这还要从他们妈妈的故事说起。

Justin和Daniel的妈妈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自幼出身贫苦。17岁时通过移民来到美国,当时的她没有学历也没有钱。

她曾经做过房地产经纪人,需要在周末修理破破烂烂的出租屋和其中的家具,然后再把房子租出去或者是卖出去。

所以,每到周末,她就带着三个儿子,去完成所有讨厌的维修房屋的工作——比如粉刷房屋、修理桌椅,和打扫卫生……孩子们也经常需要帮妈妈做一些基本的办公室工作,比如录入贷款数据之类的。

大儿子Justin说:

帮妈妈干活压力很大,也很痛苦。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们一边刷房子一边抱怨的时候,她会对我们说:‘ 你觉得这些活很难吗?如果你到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马来西亚农场),我保证你连一天都坚持不下来!’ 她还告诉我们, 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痛苦的,但它同时也很美好,你必须接受好处和坏处共存。 你不能消除糟糕的部分,否则好时光也会变得没有意义。

帮妈妈干活压力很大,也很痛苦。

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们一边刷房子一边抱怨的时候,她会对我们说:‘你觉得这些活很难吗?如果你到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马来西亚农场),我保证你连一天都坚持不下来!’

她还告诉我们,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痛苦的,但它同时也很美好,你必须接受好处和坏处共存。

你不能消除糟糕的部分,否则好时光也会变得没有意义。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的世界观变得更立体,早早地就对社会规则产生了清晰地认识。

虽然家里有三个男孩,但是他们的妈妈并不会像其他父母那样单独给每个人布置任务。反而她会列出一张“家务清单”,让三个儿子自行商议如何分工和执行。

如果单子上的家务没有做完,他们就全部不能打电脑游戏。

很快,做家务就变成了“组织一个团队去完成一项任务”,一起工作,了解每个人的特点,分配任务,控制局面,计算彼此的工作量……这些训练不断提高着孩子们的执行能力。

大儿子Justin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我觉得做家务和开公司其实是一样的。任何的初创公司,所有人都好比坐在同一艘船上,谁做了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把特定的事情做好,这样才能够成功。如果我们成功了,那么所有人都赢了。如果我们不成功,所有人就都输了。当然,大型公司里的人感觉会不同。但是从一个组织的角度看,你们真的需要一个目标,并且齐心协力地为这个目标努力。

我觉得做家务和开公司其实是一样的。

任何的初创公司,所有人都好比坐在同一艘船上,谁做了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把特定的事情做好,这样才能够成功。

如果我们成功了,那么所有人都赢了。如果我们不成功,所有人就都输了。

当然,大型公司里的人感觉会不同。但是从一个组织的角度看,你们真的需要一个目标,并且齐心协力地为这个目标努力。

正是因为妈妈独特的教育方法,教会了三兄弟如何在团队中工作,也让他们懂得了应该如何设立目标。

生活里,三兄弟把妈妈称为“虎妈”,但他们也说,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虎妈。

之所以叫妈妈虎妈,是因为他们的妈妈“要求很高”,但她激励孩子的方法并不是惩罚,她不喜欢惩罚孩子。

相反的,她用设立高标准来激励孩子们,然后,以身作则。

三兄弟的妈妈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外公外婆都是农民。妈妈刚到美国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但却很好学。她先是去了学费便宜的社区大学读了两年书,然后又转学到华盛顿大学就读,并在那里得到了一个物理学的学士学位和一个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学位。毕业后开始在数据设备公司工作,干了几年以后又转去做房产经纪。总的来说,他们的妈妈不仅人生规划能力特别强,而且也胆魄十足,勇于做出自我突破。

正是有着这样的榜样,三兄弟做任何事都充满干劲,并全力以赴。( 华裔贫民妈妈养出了2个亿万富翁:靠的竟是'家务教育法' 8月14日文 | 勇敢的特雷西From爸爸真棒)

孩子们,只有通过做家务,比如,孩子们自己洗自己的衣服,收拾房间、整理书本、帮家人洗一盘水果、摆放好碗筷、倒一下垃圾等。孩子们,只有通过家务劳动,才能懂得父母日常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才能懂得父母的辛苦,才能懂得体谅他人。

所以,父母越舍得让孩子做家务,越鼓励孩子去担当去付出,孩子就越出色,越有勇气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还能战胜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由此可见——

没有劳动,就没有教育!

没有劳动,就没有今天的互联网!!

没有劳动,就没有今天的人工智能!!!

由此可见,要让我们的孩子“爱学习、爱父母、爱老师、爱别人、爱国家”,就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爱劳动”吧。

所以,这一位华裔母亲,在自己没有学历没有钱的情况下,培养2个亿万富翁,方法让孩子做家务,是非常正确的方法。

事实上,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越早越好。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孩子,认真反省自己的失误,或许可以从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来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进而改变孩子的“懒”的行为,而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练就他们立足社会的真正本领。

现在我们的教育,勿视“洒扫、应对、进退”这些简单的劳动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没有接受“地气”的教育,正如现在的家长的常说的一句话“只要学习好,什么事不用干,什么“黄金屋,颜如玉”、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什么“要做考试机器,绝不要做打工机器”等。

劳动并不只是指做农活,劳动指一切生产活动,有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今天的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就是人类集体劳动共同智慧的结晶!

劳动是人的本能,更是人类的独特优势。

每一个孩子,从小是喜欢劳动的,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乐于体验和探究。

所以,我们的父母与老师,对于孩子的劳动教育,通过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方法,去激发孩子们的劳动积极性,孩子们就会在劳动体验中,成为劳动者和生活的创造者。 一句话新闻,家庭教育,父母应该抓紧时间“补”,如何让孩子做家务劳动之这个伟大的“课”程。 延伸阅读——

原标题 华裔贫民妈妈养出了2个亿万富翁:靠的竟是'家务教育法' 来源于 腾讯网 8月14日 文 | 勇敢的特雷西 From爸爸真棒 微信号:babazhenbang

良好的教育真的是靠钱堆出来的吗?其实不然。在生活中,细小的琐事通过合理的安排,也能变成极大的教育资源。一位华裔贫民妈妈用她卓越的教育观告诉我们:即便只通过做家务这件小事,也能教育出两个亿万富翁!让我们来听一听她的故事。

最近,一位华裔妈妈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墙裂”关注。

她出身贫苦,从小生活在马来西亚一个贫穷的农家。17岁时,她移民来到美国,没有学历也没有钱。

可是人家养出了超级给力的儿子!而且还不是一个,是三个!

大儿子Justin毕业于耶鲁,在攻读物理和心理学的同时,他创建了Twitch。,Twitch以9.7亿美金的价格被出售给了亚马逊。

二儿子Daniel创办了Cruise公司,研发自动驾驶汽车,,通用汽车以超过10亿美金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了Cruise公司。

一家出一个亿万富翁已经是了不起的事情,她家一口气出了两个!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儿子,也成了一位出色的软件工程师。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儿子们告诉大家:是妈妈的“家务教育法”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创办和管理公司。

著名商业媒体Business Insider对大儿子Justin和二儿子Daniel的采访。两个人都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小时候做家务的事(did chores as kids)

“你不能消除生活糟糕的部分 否则好时光也会变得没有意义”

要说Justin妈妈(简称J妈好了)有什么秘诀,那就是:从小让三个儿子帮忙做家务。

不仅仅是做家务,她出外工作的时候,还会毫不手软地把儿子们“当童工”来用。

比如,她曾经做过房地产经纪人,需要在周末修理破破烂烂的出租屋和其中的家具,然后再把房子租出去或者是卖出去。

所以,每到周末,J妈就带着三个儿子,去完成所有讨厌的维修房屋的工作——比如粉刷房屋、修理桌椅,和打扫卫生……孩子们也经常需要帮妈妈做一些基本的办公室工作,比如录入贷款数据之类的。

Justin说:

“帮妈妈干活压力很大,也很痛苦。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们一边刷房子一边抱怨的时候,她会对我们说:‘你觉得这些活很难吗?如果你到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马来西亚农场),我保证你连一天都坚持不下来!’

她还告诉我们,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痛苦的,但它同时也很美好,你必须接受好处和坏处共存。你不能消除糟糕的部分,否则好时光也会变得没有意义。

特殊的家务布置法 锻炼孩子的“团队精神”

在鼓励孩子们做家务的同时,J妈布置家务的方法也很特别。

家里有三个男孩,但是J妈并不会像其他父母那样,单独给每个人布置任务。相反,她只是做一张“家务清单”,然后让三个儿子自己协商和选择去做什么。

而且,只要单子上的家务没有做完,三个儿子就全部不许去打电脑游戏!

Justin说:“我们都觉得这样很不公平,但重要的是做家务确实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它让我们从‘只考虑自己’变成了‘了解我们的责任’,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团队。”

很快,做家务就变成了“组织一个团队去完成一项任务”,一起工作,了解每个人的特点,分配任务,控制局面,计算彼此的工作量……这些训练不断提高着孩子们的执行能力。

Justin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我觉得做家务和开公司其实是一样的。任何的初创公司,所有人都好比坐在同一艘船上,谁做了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把特定的事情做好,这样才能够成功。如果我们成功了,那么所有人都赢了。如果我们不成功,所有人就都输了。

当然,大型公司里的人感觉会不同。但是从一个组织的角度看,你们真的需要一个目标,并且齐心协力地为这个目标努力。

正是妈妈的教育方法,教会兄弟三个如何在团队中工作,也让他们懂得了应该如何设立目标。

以身作则的非传统“虎妈”

生活里,三兄弟把妈妈称为“虎妈”,但他们也说,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虎妈。

J妈“虎”的地方是“要求很高”,但她激励孩子的方法并不是惩罚,她不喜欢惩罚孩子。

相反的,她用设立高标准来激励孩子们,然后,以身作则。

J妈是华裔,17岁的时候从马来西亚来到美国。她在马来西亚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长大,父母都是农夫。

刚到美国的时候,J妈什么都不懂。但是她很好学,去学费便宜的社区大学读了两年书,之后转学到华盛顿大学就读,她在那里得到了一个物理学的学士学位和一个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学位。毕业后开始在数据设备公司工作,干了几年以后又转去做房产经纪。

Justin说:

“妈妈总是对我们说:你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我把这句话翻译为:你如果想要成为最棒的人,你就要努力奋斗成为最棒的。这是一种很棒的生活方式,它鼓励我创立了初创公司,努力做到做好。

时至今日,我真的能够欣赏我的成就,因为我可以对自己说——我靠自己努力赢得了这些。如果没有努力我就得不到今天的成就,这就是我从妈妈那里学到的东西。这就是让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事情。

专家说,做家务=人生成功!

确实,做家务的价值,可能远远大于你的想象。

2002年,明尼苏达大学专攻家庭教育研究的教授Marty Rossmann发表了一项震撼教育界的研究成果:家长通过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就能对孩子的未来施以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习得关爱他人的同理心。

促进孩子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

这些动作不仅能让孩子的身体素质得到很好的锻炼,还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促进负责抽象思维那部分大脑的发育,提高孩子的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

做家务还能为孩子带来幸福感。

研究发现,当孩子们发现他们能为家庭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时,他们会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层次的幸福快乐。

从长远来看,从小学会在家务中承担积极的角色,还能让孩子拥有更幸福的婚姻。

,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分担家务为衡量婚姻满意度的三大首要因素之一。美国一项关于家庭问题的研究也发现:懂得彼此分担家务的夫妻,婚姻生活更幸福美满长久。

而实际的情况可能非常令人担忧,美国发展心理学家Richard Rende曾说:

今天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把时间花在能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事情上,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却正在抛弃一件已被证明能够预言人生成功的事——那就是让孩子从小开始做家务。

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Frank Furedi也指出,如今社会和家庭正将年轻一代“幼儿化”,导致越来越多青少年心理上迟迟不肯成熟,有的人年近30岁还无法脱离家庭独立生活。

与美国一样,中国实际上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

因为缺少家务锻炼,现在孩子的脑前额叶(Prefrontal Lobe)发育越来越迟,而脑前额叶支配着人类的情绪控制、自我意识、理性思考、判断与决策能力、长期规划和延迟满足。

那块蓝色的大脑就是“前额叶”

做家务得从幼儿抓起

怎样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呢?关键是尽早开始!

Rossmann博士基于著名教育研究员Diana Baumrind花费25年采集的旧金山家庭的海量数据,通过分析这些家庭的孩子在三个年龄段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3-4岁、9-10岁和15-16岁),对照他们在25岁时的学习、事业与人际关系状况;并且衡量了家庭教育方式、性别、IQ值等变量的影响,最后发现:

与9-10岁甚至15-16岁才开始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相比,3-4岁就开始学习做家务的孩子,他们到青春期时,与家庭的关系更紧密更和谐,在25岁时普遍具备更强的能力,也更有可能成长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成年人。

Rossmann博士认为“假如家长在孩子9-10岁甚至15-16岁青春期才开始要求他们参与家务,孩子会认为家长在迫使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因为到了那个年龄,孩子们已经很难认识到分享家务的核心意义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必须为这个家做出一份贡献。

心理学家Madeline Levine解释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当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时候,告诉他们只需专注学习,而不用帮忙家务,其实是在向孩子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学分和个人成就比关心家庭成员以及为家庭做出贡献更为重要……孩子小时候,这看起来好像是很微弱的一个信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会变成根深蒂固的观念。”

事实上,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鼓励他参与合适的家务劳动了。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人生中初次自然地产生想要帮助他人的动机,正是在这个年龄时期。如果你善于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在孩子18月左右,当你打开门或捡起一个晾衣夹有困难时,孩子可能会立刻伸出他小小的手想要帮忙。

此时,家长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动机,从而把孩子想要帮助他人、想要为家庭做出贡献的萌芽扼杀。因为幼儿通常是越帮越忙,家长的本能反应是把孩子赶走,然后自己赶快把家务干完。可是,赶走孩子却浪费了他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刻。

让孩子帮忙可能会让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洗盘子,但却能轻而易举地让孩子对帮忙做家务萌发热情,效果远胜于你到青春期才开始教导他们。

陆 - 七个方法帮孩子爱上做家务

1 制定分年龄家务计划

一旦你注意到孩子想要帮忙的渴望,就应开始为他制定适合其年龄的家务计划,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由简单到复杂。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做家务的能力的期待值过低,然而即便是很幼小的孩子也会让你大吃一惊!所以,大胆地不断给予他们新的任务和更高难度的挑战,在努力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他们将不断增强对自己能力的了解,这将极大帮助孩子树立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生活的自信心。

2 用巧妙的语言勾起孩子的兴趣

去年,美国儿童心理研究领域的权威杂志《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发布了一项针对3-6岁孩子的研究成果,研究员发现,感谢孩子“成为一个小帮手(being a helper)”,比直接命令孩子去帮助别人,更能显著提升他们帮忙的意愿。这是因为,孩子们希望获得能让他们得到称赞的身份,比如被认为是一个“乐于助人且有能力帮助他人的好孩子”。

美国儿童心理研究领域的权威杂志《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

3 把家务列入孩子的日程表

把做家务放进孩子每天的日程表里,比如紧跟在钢琴练习和足球练习,保持恒定性,让它变成一种习惯。

4 像玩游戏那样做家务

行为科学家已经证明了“游戏化”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力。研究员发现,把日常任务(比如运动、学习、工作等)转化为游戏式的体验后,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和驱动力。

你可以像游戏那样在家务中给孩子设定闯关环节,开始很简单,每完成一个任务,便上升一个级别,然后面临更高难度的新任务,比如从让孩子叠衣服、到赢得使用洗衣机的权利。

5 不吝表扬,不给奖励

心理学上把驱动分为内在驱动和外在驱动。

内在驱动来源于你真正想做某件事的意愿,因为你很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对它感兴趣,或者认为它值得去做。而外在驱动则来源于某些人或金钱利益的驱使。

外部驱动的问题在于,你的满足感是与外部刺激相关联的;因此,如果没有奖励,就再也没有行动的动力了。

研究显示,外在的奖励实际上会降低内在驱动力。关于做家务,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劳务费会减少孩子想要帮助他人的内在驱动力,把“无私地帮助他人”转变成了一项商业交易。

无论孩子的表现怎样,对他付出的努力给予坚决的表扬。即使孩子真的把事情搞砸,与其责备他的无能,不如肯定他的努力,鼓励他的进步。

6 选择正确的任务形式,让孩子明白做家务的真正意义

为了建立亲社会的行为,比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家务应该轮流,并且聚焦在照顾家庭上(比如打扫客厅,为每个人做早餐),而不是照顾自己(打扫自己的卧室,或给自己做早餐)。由此,让孩子理解到“做家务”是体现家庭责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爱的一种方式。

7 为“做家务”这件事营造积极的家庭舆论

不要把家务和惩罚联系在一起,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注意用积极或至少中立的态度来谈论做家务这件事,如果你老是抱怨做家务,你的孩子当然更不愿意干。如果你表现出一种乐在其中的姿态,孩子自然也会以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件事。

最后,为大家献上《美国家庭常见的分年龄家务计划》,为了我们孩子未来的成功和幸福,快让他们把袖子撸起来,把家务做起来吧。

美国家庭常见的分年龄家务计划

18个月至3岁

收拾书本和玩具

把衣服放进洗衣篮

把脏盘子放进洗碗机(事前把所有尖锐的餐具拿走!)

帮忙分类衣物和把衣服放入洗衣机

帮助拿走桌面杂物

帮助清理泼出来的液体(比如咖啡、茶、酒)

浇花

喂宠物

让他们把袜子拿在手中,去擦桌子和门把手

4岁至5岁

包含上述任务,另外可新增:

帮助整理床铺

帮助把东西从车里拿进屋里

开饭前帮助摆放餐具

帮助院子里除草

准备餐点时帮忙一些简单工作

6岁至7岁

包含上述任务,另外可新增:

自己整理床铺

用吸尘器清洁房间

保持自己的房间干净整洁

倒垃圾

把洗好的衣服收拾好

打扫车库

分类洗衣

8岁至9岁

包含上述任务,另外可新增:

带宠物去散步

做一些简单的小食或餐点

清洁厕所

操控洗碗机

整理车库

10岁以及更大 包含上述任务,另外可新增:洗车清洁厨房换床单擦窗户院子除草(在大人的监护下)清洗浴室独立完成餐点烹饪家务孩子Justin妈妈华裔

平台声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