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上海当代水墨画会】“水墨立场” 参展艺术家(Ⅰ):张思华 吴春魁 余启平

【上海当代水墨画会】“水墨立场” 参展艺术家(Ⅰ):张思华 吴春魁 余启平

时间:2021-10-05 06:14:36

相关推荐

【上海当代水墨画会】“水墨立场” 参展艺术家(Ⅰ):张思华 吴春魁 余启平

出品人:邹东方、林依峰

策展人:吴笠帆

学术主持:徐明松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张思华、吴春魁、余启平、王恬、汪东东、王国安、乐坚、何惠忠、林依峰、戴化天、吴晨荣、李言、陈晓云

主办单位:上海当代水墨画会、上海梧桐美术馆

展出日期:6月22日 — 7月22日

开幕式时间:6月22日 PM4:00

展览地点:上海梧桐美术馆(上海市金园四路258号)

鸣谢媒体:雅昌艺术网、在艺APP、央视书画频道、嘉定电视台、新浪收藏、搜狐、艺术百科、知乎、当代艺术网、腾讯文化、华人头条、百度艺术关注、天天快报、宝灵文化、趣头条、一点资讯、99艺术网、一号艺术公社、崇真艺术、东方电影频道《收藏》栏目、喜马拉雅、新民晚报、新闻晨报。

鸣谢:上海啤酒、水云精舍、上海贝丰环境艺术有限公司、上海圣乾印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伟杰斯贸易有限公司

張思華

1956出生湖北宜昌

1970年湖北省歌舞剧团舞蹈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湖北 广东 深圳分会会员)

1987年 -2000年深圳市政府公务员(先后在深圳市文化局社会文化管理处 深圳市政府经济发展局企业管理处深圳市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协作处 深圳市政府駐滬辦事处任职)

師從上海市书画家杨维昌先生学习工笔绘画

师从陶瓷艺术家缪野先生学习瓷板绘画

-至今 上海向阳公益基金会理事

水墨立场

水,万物之源,孕育了生灵,也孕育了人类。墨,亦为自然而生,却为人类发现,成为记录人类文明发展的工具。

其实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各国都不断在发现远古人类留在窑洞与石壁上的生活痕迹,借以了解地球上更古老而尚不为人知的文明。正是人类的祖先们以他们的思维与情感,用各种可以起到记录作用的工具与色彩,抒发着他们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表达。人类的“绘画艺术”由此而生。

据说中国的周朝时期,有个叫邢夷的人很擅长绘画。他偶然发现了松炭,锅灰,便把锅灰弄下来再跟水一起搅拌,用筷子蘸了些,就在墙上画了几笔,这应该就是中国从古到今一直沿用的墨汁。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流动的液体,墨是有色有彩混沌的固化物体,水墨两种物体的融合调配就形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水墨印象”。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以水墨为基础的绘画艺术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液体与固体的结合,千变万化。作为绘画艺术的天地,水墨的发展空间和表现力的无限可能性,鼓励着思想与情感不断地腾飞与发散。

人类随着认知的深入,更多的走进了自我。每个人都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把感觉传递给别人。尝试不同的灵活多变的表现方式,无拘无束地跟着想象随意表达,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通过与想象力的结合,根据水与墨各自的特性,勾画出富有质朴自然的美奂视觉,把自己从“规制与条框”中拉出来,让自己沉浸于大自然的结构与线条之中。回到自然,创造出更富有人文情调的超自然,这是一种人文的表达方式。想象力把我们带回了广袤而神秘的自然之中,让我们看到了超越时空的存在,体会了存在之中看不到的时空。

自然之美随处可见,人文的力量在于能够感受到她的“美”,而且尽可能的留下来这个对“美”的感受。追随激发出来的灵感与想象的延伸,把那个感觉到的美的瞬间记录下来,就能够让我们在回味之中把想象延伸得更远,为我们身边的自然之美产生更多的赞叹与感动。

从大自然中提取养份,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都倾注在绘画上,与山水天光互动,以自己的视觉感受和自己的表达方式,创作出感动自己,也能够触动他人的视觉享受。

这就是“水”与“墨”缠绕交融为一体的结果。由此,孕育出人文的丰富,凸现了大自然的无尽生命力。

《作品1》 44 x 66cm

《作品2》 44 x 66cm

《作品3》 44 x 66cm

《作品4》 44 x 66cm

《作品5》 44 x 66cm

《作品6》 44 x 66cm

《作品7》 44 x 66cm

吴春魁(春逵)

1956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设计专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花鸟)艺术沙龙创作成员,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近年来主要作品有【延中绿地】【延中秋忆】【延中交响乐】【草】等。

真实单纯就是我的水墨立场

我的水墨立场就是单纯,弱化所有真实以外的设定,精炼到纯粹。

中国水墨画注定要从“客观对象描写”转变为“主观心灵表达”,在这样的态势驱动下,个人的、独有性的表达更珍贵和富有力量和更贴近当下的社会环境。

《姆妈住额小区》水墨69 x 69cm

《莘庄梅园》 水墨 69 x 69cm

《仙居杨梅山》 水墨 69 x 69cm

《梧桐汇掷铜池》 水墨 69 x 69cm

《吴房古镇》 水墨 69 x 69cm

《莘庄梅花山》 水墨 69 x 69cm

余启平

1980 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修中国画

1984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两幅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就职于江苏美术出版社,任《江苏画刊》编辑

1991 赴日本取得艺术家签证的资格,离开《江苏画刊》。

余启平创作自述

转眼又一年过去了,回首望去,好象去年没干啥事,扳开手指数落,真是~!没画几幅画,没读几页书?

想到此,蓦然间,象是一盆凉水灌入我的脊背……这一年就这么虚度了吗?

其实,我经常在反省,反省已成了我性格的一部分,如同审视自己的作品,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我永远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一年没出几幅画倒也罢了,但,仔细看了一下,不觉脸红。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的系列,虽然构思不同、构图各异,敷彩也颇为经营,可谓动足了脑筋,但是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较,怎么会让我感觉是那么的雷同,那么相似,没有新意,没有突破。

当然,写意的水墨且不论,就自己的工笔而言,为什么我就守着这块小小的自留地反复的耕耘呢?人们会说,地总是越耕越熟,越耕越肥。可我怎么觉得我这块地越耕越窄,越耕越僵呢?还有哲人说,重复就是力量。不要怕重复自己的作品,我这里说的重复不是一模一样的拷贝、一摸一样的复制,是指自己作品风格与个性的延续。重复自己的作品会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系统。重复,能强化自己的绘画风格。重复,也会突显自己作品的存在感。

重复,看来有那么多的好处和重要性。翻开古人的作品,乍一看不都是在重复吗?近现代的大画家们谁又不如此呢?真的,重复就是力量!

历史和前辈画家让我突然间又有了自信,又找回了感觉。

不过,千万别忘了,艺术的生命、艺术的精神是什么?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的精神在于不断的创新与突破,失去了创造与创新将不成为艺术。

这一简单的道理,我想大家完全明白。那么,创造可以理解,创新与突破确实又是说来复杂、冗长的话题。首先,中国画历经千年走到现在,无论历史上哪一位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思变与求异。或者就称是标新立异,始终也没有摆脱他们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文化与精神背景的制约。

而且,创新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理解,是技术上的“新”、材料上的“新”,还是根本意义上的创作思维模式的改变。

“新”可以颠覆你相对于“旧”事物的价值判断,“新”的东西可以给你新鲜感,不至于让人乏味。但是,“新”绝不一定就等于好。

若只是盲目一味地追求“新”或是仅仅摆弄绘画表面形式的花招。在我看来,都是没有意味的追求,是穷途末路之囧。

再回过头来看看古人绘画的重复现象,就不难发现,那些之所以能列入美术史、千古流芳的画家,正是因为我们只是简单的从浓缩版的美术史书本上去欣赏去阅读了,撇开了他们所在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与个人的遭遇等等。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笼统的作品罗列。

随便例举一位喜欢的画家,进入他的年代,面临他所处的文化环境,寻着他的创作思路轨迹,行走分析,你还会说他不够标新立异吗?不够叛逆吗?

只是多数画家为了取得自己作品风格与形式感伤的成熟,在不断的创作、探索的过程中而产生了大量铺垫性、延续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今天看来是重复的,变化也是微妙的,成熟是衔续渐进的。保持作品的延续性,巩固作品在人们心目中所产生的形式感的影响力,强调其个性,就免不了出现大量的重复。

尤其,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之下,艺术家更须要强调自己作品的连贯性、符号性、丰满作品的体量,为了让人耳目一新、一目了然,画家变本加厉地重复着自己,为了其坚持那么一点点可怜的“不同”,在大量地炮制其作品的惯性之下,已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左顾右盼,一味地悲哀的画下去。

重复与创新永远是艺术创作中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体。关于这些,要说的话太多。简单的说,面对自己的作品,你还有信心吗?创新与突破,你能走多远?不断地否定自己、毁灭自己、浴火重生,你敢吗?还是蜻蜓点水、修之补之、衔续渐进……?

这些始终纠结这我,并将伴我(其)一生……

《读书的下午》 24x33cm

《君子不器》 24x33cm

《论道》 24x33cm

《唐诗宋词汉文章》 34x39cm

《堂前月》 24x33cm

《细雨梅花发》 24x33cm

敬请期待下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