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姚谦:台湾的艺术创作与收藏

姚谦:台湾的艺术创作与收藏

时间:2022-09-27 06:04:43

相关推荐

姚谦:台湾的艺术创作与收藏

没想到栗宪庭先生上台,这位半辈子为大陆当代艺术努力、令所有人尊敬的老师,却以轻声细语当头棒喝台下所有人:“这不是我心里所期待的艺术发展!”

在整个亚洲艺术市场,台湾艺术收藏者,在过往三四十年中缓缓地累积成了深不可测的小小艺术海洋,而今这样的特质能再继续发挥吗?

姚谦

从时尚聚会中看到的艺术

在大众眼前,台面上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常常暗示着金钱与权力,其实这也比较自然,因为在经济蓬勃流动的时候,艺术市场自然成为它们最好的舞台。那些属于名与利的河流,也自然地流向部分用金钱堆砌的时尚舞台。时尚与艺术在这些年来更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道风景。

在消费被放大鼓吹的时代里,艺术透过时尚成了另一种消费,因艺术商业机制的推波助澜,高金额艺术品的成交,成为部分艺术家与收藏家的短期人生目标。高价格的冠冕戴在某些艺术家的头上,是最好的传播与成名之道。而拥有戴上冠冕的艺术品也成为收藏家表现财富与品味的标志。于是我们看到一群戴着冠冕的人聚集在一起,排列、组合、拍照与交流,成为一种价值观,通过媒体不断传播。而这些在晚宴中戴着皇冠出席的人,与在安静的美术馆中浏览的人,虽然都在艺术之名下,却成为两道绝然不同的景观。我们常常看到那些身着名牌的艺术家、收藏家以及来自各界的名流与影视明星们,在艺术的旗帜下以各种名义相聚,一群人交错排列的新闻被传播着,的确有着耐人寻味的意思。其实透过时尚来传递艺术,也是当代艺术的一种妙计,通过这个管道传递到人群的眼前,潜移默化地打开人们的视野。只是每个人对于美术的理解不同,自然也呈现出千奇百怪的接轨。

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拥有者与观赏者是平等的,唯一值得探讨的是艺术本身,它给予人们什么样的讯息、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于不同人所产生的不同感染,绝对大过于它所产生的市场价值。而媒体以市场价值为重点的传播目的,我们理解了也就可以跨越了,但是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数字”却成了快速判断的分类方式,从而使人失去了思考的机会。尤其在这以短讯息为主流的传播时代,标题忽悠了真实的媒体品德年代,错误的暗示通过网络与不了解人群的大量转贴广播后,符号成了结果,如同艺术品成了晚宴旁的装饰品。

在我们常看到的时尚与艺术聚会的报道中,人们聚焦的还是回到参与者贴在身上的口号与镜头前穿着展示的表面。艺术与思想被弱化了,所有文化的思考成了无声的档案资料,静静地在角落里等待被理解。我们只看见时尚借由这些符号量化成了商品,装饰着人们的外表,从奢侈品到平价物,不断蔓延,直到成了疲劳。

曾经,许多艺术工作者以自己的身体为平台,再借由平台上的衣着装扮与行为,创作并传递思考,人们借着复制转移来表现接受或回应,在迅速蔓延的过程中成了一种可以看见的时尚,同时成就了一次次成功的商业模式。只是这些年来,时尚业以结论为开头,以强势传播为途径,去制造他们以为的艺术,甚至买下了艺术家的口,让艺术与时尚之间,有了更多的利益上的纠缠。历史告诉我们,艺术的价值与数字衡量是浮动的,而且是空虚的,艺术本身内在的价值其实才应该是坚固的,只可惜这无法用数字来量化,它存在阅读者的心中,存在于时间里。这么思考并不是反对以艺术之名而时尚与聚会。毕竟时尚与所有的聚会都是一种人的交流,文化则是通过交流而成形的。怕只怕太多的交流都停在表象下与物质上的渲染,失去了交流内在的意义。

栗宪庭

我一直记得有一次以艺术之名的奢华晚宴里,主办单位准备了一道道冠冕的头衔与奖杯,颁给一群兴高采烈身着时尚华服的名流与艺术家们。没想到栗宪庭先生上台,这位半辈子为大陆当代艺术努力、令所有人尊敬的老师,却以轻声细语当头棒喝台下所有人:“这不是我心里所期待的艺术发展!”我相信他的话在那一夜应该唤醒了一些人,我也相信在大陆艺术圈里,还有许许多多与栗宪庭老师一样,抱持着艺术理想的人们存在,只是这些人不习惯站在媒体或舞台上说话,他们都愿意在可交心的私下场合,慢慢地并且花更多时间阅读与观察。而他们才是真正表现当代的时尚人物。

艺术可以透过时尚打开面向人群的管道,如果有心沟通,应该可以成为一道流动的河流,透过人群的生活,把人们与艺术拉得更接近。而艺术家们如果愿意,还是应该回到创作思考本身,观点与表达都该回到自己的作品里与讨论里。面对媒体、收藏家或金主,不应该是艺术家们生活的主要部分。

亚洲之心

的秋天,香港苏富比拍卖一件大陆当代艺术作品卖出了石破天惊的天价后,艺术市场势必又蠢蠢欲动了。拍卖会似乎已成了艺术市场生存链的龙头,左右着关注艺术或依赖艺术生活的群众的想法,所有拍卖行的从业者心里头也都明白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只要一件高金额足以震住别人,并且引起媒体注意力的艺术品成交,那一场拍卖会成功的价值就存在了。然而从客观的立场来看,我们也都知道那不是结论,不过是一个观点而已。

艺术之海如此宽大辽阔、探索不尽,拍卖行一件高金额艺术品的成交,与小画廊一件小价格艺术品的交易,在意义上是相同的,也是平等的。只是在拍卖行的成交,借由媒体平台的传播成了符号,而在画廊一件艺术品的交易是一道安静的潜流,什么时候冒出泡并不重要。而博览会就是在整合朴素的潜流的活动,让更多收藏艺术品的人以及更多可能对艺术收藏有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观望,了解彼此的差异,进而知道在这浩瀚的艺术海洋里,还有哪些可能引起自己兴趣却无缘碰触的艺术品。

曾经,艺术博览会就如同一个短时间定期聚集的艺术商场,长年发展至今也有了相当的变化,区别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主事者、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艺术风潮,世界各地已经形成了各式各样不同名目、不同色彩的艺术博览会。而我参加过的艺术博览会还是有限的,一方面是因为地缘之故,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最终参加与否最重要的还是考虑那个博览会的历史是否引起我的兴趣。在我有限的博览会经历中,台北艺术博览会是我参加最多的。我必须诚实地说,地缘之便绝对是主要原因。

近十年来年年参与,看着其中的改变,再对照台湾日益退化的局势变化,心中万千感慨,因此觉得台北能维系出这样质量的一个博览会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这也间接印证了台湾民众观点远远领先官方思维的近二十年的台湾宿命。尤其看到台北艺术博览会一年一年地成长,不以耸动灌水的成交金额为标题,一直在结构与思想定位上调整,这一点让身为台北人的我更觉得珍惜。在这以财富较量、数字挂帅的主流价值时代里,所有的竞争偏向于“量”而不是“质”的时候,如何从“质”为本推展到“量”,绝对是个重要的课题。当然我也知道从商业逻辑上来推算,从“量”的成功回到“质”是比较容易的,然而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理论,多少还要看是否有天时地利的条件,只是对于此刻的台湾,并不容易。

所幸台湾民间爱好文艺成性,也慢慢成了历史,在这短短几年,随着整个亚洲艺术市场的兴起,台湾收藏者一直提前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年在这一席之地并非以多惊人的财富买进了什么作品,反而成为近年来那些高金额成交作品的“来源地”,那些众人相争的华人艺术品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台湾收藏家。他们早别人多年就已感受到那些艺术品的能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特质。在整个亚洲艺术市场,台湾艺术收藏者,在过往三四十年中缓缓地累积成了深不可测的小小艺术海洋,而今这样的特质能再继续发挥吗?随着那一代老收藏者陆陆续续释放出手中的艺术品,新的台湾艺术收藏者是否还有延续下一代的眼光和耐性呢?还是随波逐流地投向艺术市场飘忽不定的潮流中呢?同样的,台湾艺术创作也是如此,眼前台湾当代艺术创作,在这时代呈现出什么样的风貌与思想,目前看来似乎仍是隐约不明确的状态。

台湾在90年代泡沫经济之前,以及随着政治轮替的种种情感包袱,前辈画家的艺术作品一度在短短几年价格平地而起,也全面带动了台湾艺术,然后又随着经济衰退无以为继地黯然下去,近十年来关注台湾艺术已经是极少数人的事了,纵然艺术收藏者与投资者有增无减。事实上,台湾艺术创作仍在进行中,只是少了客观和独到的观点,同时台湾也没有具备足够思想与胆量的媒体来传播。近十数年来,台湾各方面文艺创作仰赖当局补助金来辅助已成了如吸鸦片的宿命,似乎毫无成果。除了少数人自觉远离官僚自谋出路,这样的病征仍如重霾般笼罩,相对而言,台湾民间的收藏力量始终就保持着自给自足、不与政治做过多的来往、自己为自己负责的心态,兀自开花,却也影响了整个大华人圈艺术收藏的走向。

每年台北艺术博览会的进行,总会呈现出台湾收藏者很不一样的心情。因此,台北艺术博览会必须要相信台湾收藏者对它的期待,尤其在这天涯若比邻,其他博览会不断地向自己逼近的时候,有着自己本位的观点是最重要的,那包括了准确地嗅到国际当代艺术的趋势,另外还有不要忽略了台湾艺术史的整理与回溯的恰当呈现。前者似乎较为容易,因为当今艺术信息流通开放而频繁,很容易就能收集而成,并且每个博览会都在做,只差别在包装是否精彩。

至于台湾本身美术史在博览会如何表现,必定困难重重,而且这好像应该是美术馆的事,但是我却不这么想。如果博览会有20世纪台湾老艺术家作品的成功交易纪录,是否也是一种信心重拾的开始呢?另外,台湾的艺术博览会可以让这些被政治当工具、压抑许久的艺术品得以脱离历史悲情压力,以商业开敞的平台,让新的艺术爱好者以自己的角度重新去解读,重新去定义。我之所以建议博览会适度整理关于台湾的美术史并呈现出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国际艺术博览会的主题提到 “亚洲价值”,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然而在亚洲价值的讨论中,台湾的定位又是什么?我们是否该开始一次从艺术收藏角度进行的梳理?因为对应目前台湾收藏的多元与丰富,谈到共同的起源,都避不开20世纪初的台湾西洋美术。

我在自己的专栏里常常会提到菲律宾的艺术收藏家们,他们大都有着过三代的家族艺术收藏史,并且每一代的收藏都与时俱进,与上一代常常明显区隔并恰当地延伸,并且他们大都态度低调内敛,即使在菲律宾各方衰退的近三十年里,那群收藏者仍维持着绵延的力量。近两年菲律宾的20世纪与当代艺术都同时且平均地成长,并影响到世界各地,这绝对是值得台湾借鉴参考的。而台湾的画廊数量与质量在亚洲仍是比较庞大且优质的,并且大都已完成了各自角色定位的区隔,这也证明了台湾收藏群的质量与容量。如何去规划与建议这些画廊,除了销售,提出关于台湾美术史的观点,也许会形成一种潜在的力量,如果能让较客观的中立人士来仔细地看看台湾美术史,并在博览会中潜在地安排并开放,再以友善的态度欢迎各国艺术的参与,台北的艺术博览会仍是很有看头的。

另外,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是客户的梳理与维系。也许台北博览会的主办单位是非商业机构,因此官方尽量回避种种私人与商业的色彩,可是担当者与执行团队不停轮替的结果,造成了每年参展者与参观者变化极大,一直都是很不稳定且无法持续跟进的状态,面对客户的平时交往,总断断续续没有累积。如何完成眼前的任务与持续不间断地深耕发展,是两条不同方向的路。

对于台湾,诚实地说,以目前的各种资源,可能暂时很难成为一个世界艺术中心的平台,但是不要忘了在台湾地区与亚洲各国之间的互动上,是站在太平洋中心的,是否能有条件来做成东亚核心之姿呢?说到这里,忽然灰心想到台湾的政治与媒体环境。

以上选自姚谦《一个人的收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10月出版

著名音乐人姚谦,也是一位知名艺术收藏家。既非大富大贵,也非学院派专家,他喜欢独立于主流热潮思考,善于另辟蹊径。

二十年来,姚谦凭借小康收入和对艺术的一腔热情,陆续收获了众多19、20世纪的艺术珍品,既有西方印象派经典作品,又有常玉、徐悲鸿等东方大师之作。刘小东、蔡国强还在早期创作阶段,他便已收藏。有的青年艺术家,名不见经传之时,就被他慧眼识珠,而后名声大作。

然而,价值增值从来不是姚谦关注的重点,他强调对于艺术品本身的钻研和共鸣,认为这才是收藏的精髓。他不将“伟大的收藏”视为唯一道路,致力于将收藏行为融入日常。他关于收藏的活动和写作,在两岸三地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书是姚谦关于艺术收藏文章的结集。作者深入浅出,分享了来艺术收藏的宝贵经验。从如何买下第一幅作品,到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藏方向;从学习辨别纷繁的艺术市场信息,到巧妙避开热门寻找突破。他的文字见解独到,心得丰富,即使是普通读者,也可从中一窥收藏的奥秘。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可购买《一个人的收藏》

- END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