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探索农耕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探索农耕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时间:2023-02-06 06:34:32

相关推荐

探索农耕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原创:东江街道中心完小6月29日

“探索农耕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优秀科技

实践活动报告

东江完小科技小组

为贯彻《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精神,以传承中华民族农耕文化为主线,体验教育为途径,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公共资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荣辱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实践、创新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5000年的华夏文明是从农耕开始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农耕方式已逐渐被改变,而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渐渐被机械化的新器具所取代,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传统农具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些农具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中立下过不朽的功勋,它们闪耀过光芒。远古时期,由石器到现代农具的发明和使用,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历史传承和时代进步的伟大见证者。一些传统常见的农具,它们有的或许已经消失,有的还在偏远的农村被使用。

一、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的农业文化和农耕文化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农具的变迁,从古代人们的没有工具到用石头制作工具再到现代的机械化工具,无不映证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有力证明,探索中华农耕文化,有利于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起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强国之根本的教育。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家庭中娇贵的“花朵”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堂而皇之成了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改正他们整体比吃、比穿、比名牌、比家住房子大小,从来不比劳动思想。真正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此,学校将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开展农耕文明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明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1、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大国,农耕文化遗产是国家的主要财富,保护农耕文化遗产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大禹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2、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法度、农事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根源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

3、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美好的今天,让孩子多参与劳动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手脑并用能促使大脑积极思维,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使之心灵手巧。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而是进行道德教育,能激发着儿童的道德智力和审美情感。所以通过劳动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4、身在农村的孩子不仅要掌握一些农业常识,更应该了解一些现代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都喜欢创造,学生具有这样的天赋和可塑性,就应该让学生的这一天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

二、活动目标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创造素质,展示学校特色教育风采。学校将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开展“五个一”农耕文明综合实践活动。即:观看一次高科技农业的科普影视;探究一次中国农耕文化发展史;制作或改进一件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利用生活垃圾制作一次绿色环保肥料;参与一次家庭种植,并撰写中长期的观察日记。通过“五个一”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明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借助乡土特色的乡村种植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解农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向孩子们宣传和普及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参与劳动体验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实践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观看科普影视片,感受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通过对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学习,培养有现代意识的“小农民”。

2、收集探索“炎帝神农氏”“大禹治水”“郑国渠”等历史典故和农耕文化发展,了解更多的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等,增长知识。

3、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利用生活垃圾制作一次绿色环保肥料。

4、要求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家庭科技实践活动,与孩子一道完成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培养孩子们的DIY科技创新精神。

5、农田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辨别一些农作物类别和生长知识,同时掌握几项简单的农活技能,走进自然,增进生态环境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

预期成果:

1、成立小小农技站和气象站。

2、参与学农实验基地体验活动,拓宽体验教育平台。

3、开展每学年“校园十佳种养植小能手”评比活动。

4、开展讲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故事比赛。访问地当农民伯伯,了解更多的古农具,以及使用方法,再讲给同学听。

农业文化小小讲解员

5、开创劳技室——创客教室,陈列农业生产用具、生活器具、木工工具,活动图片等。

劳技室——创客教室、木工工作室

三、实施途径

1、学校成立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和科学研究指导小组,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结合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充分利用当地的场馆资源,加强学校特色项目的有效融合,努力做好师资的配备和培训工作,保证特色项目师资,保证优先安排上述人员参加学习培训。

3、学校领导及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的特色建设中,要把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使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学校的特色。

参与家庭农事活动

4、争当“小小讲解员”,制作讲解卡,通过互动讲解,见识一些特有的农业生产、生活工具,木工工具,了解我们国家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明白农业中各种粮食、食物的来之不易,明白劳动者的辛苦,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12月-----3月:拟定活动规划及工作准备。

主要事项:特色规划制定、规划研讨、创建实验基地准备。各项创建工作分工,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教师学生资料收集、积累,活动逐步开始实施。

第二阶段:4月------9月:按照规划开展各项活动,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资料收编成册,初步形成校本教材;农业文化与农耕文校园布置逐步完善。

第三阶段:4月-------总结反思在实践阶段

主要是对学校特色创建反思和回顾,并组织特色创建活动展示。

六、收获与反思

在发展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特色教育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陶冶了孩子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以传承民族农耕文化为主线,体验教育为途径,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加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使我校在校本教育研究上迈出崭新的一步,将为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指导老师:杨文珍

11月25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