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红楼梦|林黛玉后来才明白 原来贾母和王夫人 薛姨妈都是一伙的

红楼梦|林黛玉后来才明白 原来贾母和王夫人 薛姨妈都是一伙的

时间:2021-09-16 14:51:59

相关推荐

红楼梦|林黛玉后来才明白 原来贾母和王夫人 薛姨妈都是一伙的

很多人不明白,黛玉为什么做的诗文都是悲悲戚戚的;自己也老是哭眼抹泪,伤春悲秋的。再怎么,也是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比起那些伺候人的丫鬟们不知要强多少;就是和湘云比起来,也还好些,人家谁也没见得像她那样,为什么呢?

我想,黛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她拥有了爱情。因为爱而不得所以才不开心。那么,我们分析一下横亘在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到底有哪些阻碍。

一、刚愎自用的王夫人

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的大家长对儿女的婚事有着包办大权。王夫人作为宝玉的母亲,黛玉能不能嫁到宝玉,她的态度至关重要。

其实王夫人的态度一开始就很明了:她不喜欢黛玉。

王夫人对刚进贾府的黛玉说:“有一句话嘱咐你:……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

王夫人不希望黛玉和宝玉走得近。亲上做亲在当时是流行的婚配模式,长着灵敏触角的王夫人早早给黛玉打了预防针:我是不同意你和宝玉走到一起的,别怪我没提醒你。

王夫人怎么就不喜欢林黛玉呢?

一方面,就像婆媳互为天敌一样,大多数的舅母都不会真心喜欢外男外女。何况,王夫人对黛玉的母亲贾敏有很深的成见。

王夫人曾对凤姐说起贾敏:“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这句话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不对,细究,竟不是什么好话。我们看王夫人下面的话锋就知道了,王夫人说完贾敏“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后来又说了一句:“如今我宁可省些……以后要省俭先从我来倒使的。”可以看出王夫人是个低调节制的人,和高调奢侈的贾敏完全不是一路人,说“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是嘴敬心讽的。

另一方面,林黛玉的性格偏偏就是要尖抢上,言语刻薄。

不知道这是不是像她母亲,但一定是王夫人所不喜欢的。黛玉和宝玉闹别扭,王夫人都知道,有的是惊动了王夫人,有的是发生在眼前,黛玉性格上的缺陷王夫人尽收眼底。湘云恼宝玉时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行动爱恼、会辖制你的人听去!”说出了黛玉的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小性、爱恼、会辖制人,使宝玉一味的迁就赔笑、认小服输。可是,有哪个婆婆喜欢儿子和儿媳妇的关系是这样的呢!

所以,王夫人才特别讨厌像黛玉的晴雯。她听了王善保家的挑拨后说:“上次我们跟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在回贾母撵走晴雯的原因时又说:“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晴雯的模样、调歪的性格,在王夫人的眼里和黛玉相像,王夫人对晴雯的嫌弃,不就是对黛玉的真实态度吗!

当然黛玉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也是王夫人不喜欢黛玉的原因。

“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大概这就是黛玉在王夫人心中的形象。

王夫人对宝玉的婚配人选持一种舍我其谁的霸道态度。知道晴雯是老太太给宝玉预订的妾,暗箱操作,在老太太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打发了晴雯,作准了袭人。行动果断干脆,手腕冷酷无情。

小孩都会看脸子,何况聪明的黛玉,怎么会不明白王夫人对自己的态度呢?怎么会不明白王夫人的态度将导致的后果呢!这就是黛玉心里的疙瘩,是“风刀霜剑”。

二、笑里藏奸的薛姨妈

薛家是四大家族之一。作为薛氏家族的代表,再怎么也不好意思长住在亲戚家里。如果说最先是想约束薛蟠,那么薛蟠住进来之后,贾府的纨绔习气反而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十倍;不仅有薛蟠,又来了薛蝌,家族男丁不少,又到了婚配年龄,理应搬走、自立门户才对,可是为什么薛姨妈就是死住在贾家呢?

我们看薛姨妈到了贾府: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许王夫人相叙;周瑞家的送走刘姥姥后找王夫人回话,丫鬟告诉她王夫人往薛姨妈那边回话去了,周瑞家的又来到薛姨妈住处,看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薛姨妈和贾母等人斗牌,都是配合着让贾母赢,使贾母高兴。通篇看到的都是贾母在哪里,她就陪在哪里。

我们看,薛姨妈的形象像不像一个国家的外交官;像不像一个团队的公关。

书上写: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这时,我们才看清薛姨妈在贾家死住着的真实目的,就是想方设法把女儿嫁给宝玉。

薛姨妈一面散布金玉良缘,一面稳住黛玉,对黛玉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她,他又生得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于他,岂不四角俱全?”说得真像,紫鹃都信了:“姨太太即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薛姨妈再顾左右而言他,打着哈哈蒙混过去。

宝钗自己会做人,各方面都优秀,哄的人人都夸。又有薛姨妈围着帮趁,眼见和王夫人好成一家人,黛玉怎能不羡慕嫉妒恨!不,是怎么能不着急上火呢!要不她天天愁什么呢?

后来薛宝钗终于嫁给了宝玉,也就是说薛姨妈成功地推销了自己的“产品”,不得不说薛姨妈是个优秀的公关人员。整日笑哈哈的,实际目的性很强。

三、忍痛割爱的贾母

说别人阻挠黛玉和宝玉的好事犹可,说黛玉最亲爱的外祖母也站到她的对立面,我是不忍心的。可事实就是如此。原因其实很简单,黛玉的性格缺陷和病弱摆在那里,出于家族利益考量,所以贾母也同王夫人、薛姨妈一样,支持金玉良缘。

有人说,这可是你的亲外孙啊,刚来贾府你是怎么疼的!可是心肝儿肉叫着。怎么关键时候倒向着外人薛宝钗呢!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如果薛宝钗和林黛玉争着嫁的是另外一个人,那贾母打破脑袋也会帮着黛玉的,问题是这个人是她的亲孙子。

大家知道古代人是多么的重男轻女吗!看看我们的上一代人就知道了,绝大多数都是儿子继承着父母的房子和产业,女儿带走的嫁妆说不定还是收彩礼收来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的老思想就是重男轻女得来的。

孙子和儿子一样,都是自己人,所以贾母一定会站在宝玉的立场权衡利弊。很遗憾,如果黛玉能和宝钗比个平手,那么贾母指定会优先选择黛玉。可是婚姻中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性格,一个是健康,黛玉都比不过宝钗,这就使得贾母的心偏离了黛玉,转向宝钗。

贾母支持金玉良缘的表现。

在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那回,张道士给宝玉提亲。贾母明确表示了自己对未来孙子媳妇的要求:“穷不怕,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谁的模样性格好?当然是宝钗啊!讽刺的是,黛玉从清虚观回来就和宝玉闹得不可开交。贾母伤心地说:

“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咽不下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老人家最希望的就是一大家子和和气气,最想图的就是安享天伦之乐,所以黛玉和宝玉这样吵闹,贾母是真的不喜欢。

小说第五十四回,贾府过年了,贾母破陈腐旧套,说了这么一段话:

“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口气是批评的。“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这是说谁啊?是说宝钗吗?

不管我们如何藐视薛姨妈巴结的心态,但我们不能说宝钗是这样的人。我们都知道宝钗教导过黛玉:“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不过捡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所以这种“不正经”的书宝钗是不看的,或者说是不主张看的。并且薛姨妈也立刻为女儿打了证实:

李薛二人都笑说:“这正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

但我们都知道,宝玉和黛玉一起读过男女私定终身内容的《西厢记》。贾母会不会是说黛玉呢?贾母或许不知道这件事,但一定知道宝玉和黛玉有那方面的苗头。宝黛二人忽好忽恼,相爱才相杀,他们的猫腻贾母清楚着呢!贾母曾跟王夫人分析过宝玉:“……每每冷眼看他。只和丫鬟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她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由此可见,贾母对宝玉很是留意。宝黛二人那点事,根本逃不过贾母的眼睛。所以说贾母破陈腐旧套很有可能就是说给宝黛二人听的。因为贾母早已预见,宝玉要娶的人不是黛玉,敲打敲打黛玉,不让她对宝玉有想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为了黛玉好,以免她最后受到伤害。

退一万步讲,贾母支持黛玉,支持木石前盟,就能促成这桩好事吗?

别看贾母高高在上,毕竟老了,家里大权在王夫人手上。有一年冬天,王熙凤提议,在园子里开个小厨房,专门做给住在园子里的宝玉和姑娘们吃,省得他们走得太远着凉做病。贾母表示赞同,说自己也早想到了,见王夫人和凤姐事物太多,怕给她们找事,才没说。这个地方能说明王夫人当家做主。有些事回禀一下老太太,不过是因为一个“孝”字,让她高兴罢了。

对于宝玉的婚姻大事,王夫人一是当家人,二是母亲,更有资格做主。贾母虽说也有权利,但事关重大,也要尊重人家父母的意见才是。难道由你贾母说黛玉就是黛玉,又举不出黛玉的诸多优点,旁边有个更好的宝钗你不要,你啥意思,说得过去吗?所以贾母再有私心,也得讲究实际,也难过王夫人这道关。

再退一万步讲,如果贾母坚持娶黛玉,王夫人会勉强同意,贾母会那么做吗?

我们都知道黛玉体弱多病,万一活不长,成亲后没多久过世了,贾母怎么向宝玉的父母交代,岂不是自己打脸!跟人家父母比,自己毕竟又差了一层。所以贾母不会不考虑这些,只不管不顾的选择黛玉。

小说第三十二回,黛玉发过感慨:所叹者……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贾母和黛玉母亲贾敏虽是母女,但若是贾敏还在,断不会和贾母一样站在宝玉的立场,对于她,更亲的是女儿黛玉,当然会站在女儿这一边,尽力撮合女儿和宝玉的婚事。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贾敏还不选择宝玉了呢。可到底贾敏不在了,她的心事无人为她主张,充满了无助感。

对于贾母的态度,黛玉是有洞见的,从那句“无人为她主张”看出来的。可能因为贾母是她在贾府里最亲的人,所以还是会寄予贾母一些希望吧。就像她做的那个噩梦,梦境中,得知自己被订婚别人了,痛心疾首的乞求贾母救她:“老太太,你向来最是慈悲的,又最疼我的,到了紧急的时候怎么全不管!不要说我是你的外孙女儿,,是隔了一层了,我的娘是你的亲生女儿,看我娘分上,也该护庇些。”

还像她做的那个噩梦,老太太任凭黛玉怎样哀求都不答应一样,现实中的贾母并没有为她和宝玉的亲事做主,而是果断选择了宝钗。

这是我们都难以接受的地方。认为王夫人、薛姨妈支持金玉良缘还有情可原,贾母是黛玉最亲的人,怎么也和她们一样。但是却忘了,贾母是黛玉最亲的人,贾母最亲的人并不是黛玉;贾母帮的也不是外人宝钗,而是自己最亲的孙子。

相信贾母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经历了好一番的思想斗争,也是苦恼过的。

别人的背叛不新鲜,亲人的背叛才新奇。贾母最终支持了金玉良缘,背叛了黛玉,既符合情理,也符合小说的艺术性。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通过我们的分析,大概能够理解她的诗、她的“愁”了吧。

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