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摘录之二(.5.30)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摘录之二(.5.30)

时间:2019-05-16 00:19:40

相关推荐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摘录之二(.5.30)

(-05-30 09:59:11)

标签:傅伟勋

死亡

生命

尊严

宗教

杂谈

分类:杂类

具有现代生死学训练的人,必须兼有纯一简易的生死信念与多元开放的现代胸襟。我们自己的生死信念应纯一无杂,这样我们才有坚定不移的终极目标,才会实存本然性地承担一切生命苦难与人生任务或使命。它也应该简明易行,否则体认不了生命的意义,应付不了死亡的挑战。

我们站在心性体认本位的现代生死学立场,一旦肯定我们从此刻到死为止的第一义未来之优位,就得立即根据此生死道理,设法早日培养具有日常实践意义的生死智慧,以建立实存的本然性态度,不必等到罹患绝症或已到临终阶段才慌慌张张地想临时抱佛脚而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处。生死智慧的平时培养,办法很多,譬如多看有关探索生死问题的哲学、宗教、文学方面的书籍,多多观摩高僧大德的言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解脱进路或修养功夫,多作至诚无欺的自我反省等等,不一而足。

傅朗克与儒家异口同声强调:“人生就是一种课题、任务或使命。”

我又沉思冥想在高度精神层面如何超克死的挑战、消解死亡(或生死对立)的根本问题。我所获得的结论是,“怕死”的问题关键既然是在一个“我”字,则“无我无私”是克服惧死的必要条件。以无私无我超克死亡挑战的人必须要有爱心,爱邻居,爱人类。除了爱心外,还有要希望。此外,比较自己与他人的人生命运,也是解决“怕死“心理的一个具体办法。

傅朗克在《人的意义探索》中曾说:“爱是人所能够企获的终极最高的目标,人类救济的唯一关键是在‘爱’字。”又说:“爱与死一样坚强。”承受意义治疗学深刻影响的库布勒·罗斯也说过,爱是绝对无条件的,只有爱才能超克死亡的挑战。儒家的慈爱,佛教的慈悲,也都可以说是无私无我的爱心表现。

一般人误认为死亡是一种威胁,其实死亡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乃是一种挑战。只是,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挑战,克服惧死之心,超越生死的对立,不但平生能“挚爱这美好的人生”,一旦面临死亡劫难,也照样能自然安然地“告别这美好的人生”呢?——库布勒·罗斯(美国死亡学开拓者)

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是对死去所拥有的一切的恐惧。对现实拥有越多的人就会愈怕死。

对许多人而言,接受死亡可能不是妥协,而是在其中有许多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力。——平路

关于心平气和地死去这件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伍契斯在他的《老人、垂死的人与死者的照料》中指出,每个人的临终状态可能都是一致的,临死前都会有一个从和平宁静到兴奋狂喜的过程。其实,可能根本没有死前的痛苦。据科学上的研究,大脑可能有一个栅门,这是我们从动物演化而来的一个遗迹,它会帮助我们将临终的疼痛经验隔离。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生活下去?生活先去究竟有何意义?如无任何意义价值,则何不自杀,免得拖累我的生命?如说生活有其意义,为何生命又是如此短暂,终究难免一死?死亡本身又有什么意义?有了死亡,是否就减弱了如此短暂的人生的意义?还是反能发生深省,体会到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的意义为什么构成一体两面互补互成?是否由于一体两面的生死有其终极意义?如有所谓终极真实,究竟又是生命?”诸如此类问题,中、西、印古代宗教与哲学曾提供了种种不同解答。探索超越个体生死的终极真实,发现生死的终极意义,定立人生的终极目标,开拓出切实可行的解脱道路,从而使每一单独实存有其信念信仰上的终极承担,恰恰是基督教、印度教、佛教及我国儒道二家的为学根本。

世界各大宗教和哲学的开创者,如耶稣、默罕默德、释迦牟尼、孔子与老子等,都具有一种伟大的开创人格,都有高度的精神性或宗教性的情怀。其终极关怀的方式各有千秋,各显独特。佛教的终极关怀是如何转迷开悟,以一种破除世俗迷执的生死智慧,消解无明。基督教的终极关怀是如何洗涮原罪,获致永生。儒家宗师所忧之道亦关涉生死问题与生死态度,儒家的终极关怀具有天命,根据与冥悟体认的宗教性格,而不仅仅只具有世间世俗的人论道德的实践意义。道教与禅宗,更是彻破生死。这些传统资源的契接点,即是对生死问题的凝视与关注。面对死亡的挑战,凭借宗教的、道德的高度精神力量予以超克,而获安身立命、永生或解脱,以使有限的生命达至无限的意义之境。

当一个人对于生与死有了深度的开悟,他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常”的角度,去摄受那“无常”的现象,而乐于为无常付出承担。他自己的真我也会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中解脱出来,超越被时间束缚的锁链。他从色蕴的世界,看入无相的法界,得到自在的体验。他对于生与死有着一体两面的统整领悟。因此在临终时,他们死得心平气和,有安身立命之感,死与生是一般的庄严。

生命的存在与肯定就是充分的意义,我们的生命存在的一天,就是我们必须生活下去的一天,直到我们告别人间为止。我们只有通过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与行为表现,才能体认我们对于生命真实的自我肯定,才能真正完成我们人生的自我责任。

如果把死亡的涵义扩大,人们经历的不只是肉体的代谢,也包含着精神自我的死亡与新生,情感自我的死亡与新生。体认(广义的)生命的意义,应付(广义的)死亡的挑战,使实存本然地承担一切生命苦难与人生任务或使命,需要我们培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品味、开悟死亡的内涵。

海德格尔又从日常性来分析“向死的存在”,提出“日日向死的存在”的概念。人一生下来就是朝着坟墓的方向走,是一个实存的客观事实,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但多半的人掩盖这个事实,而没察觉“死亡”就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而且是最主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因为如此,多半的人对于“死亡”无知,也从无准备要面对它的来临。

在这个既缺“死亡教育”又乏“临终关怀”的社会里,一般人则多半平时既不知道要烧香,临终时也不知道要抱佛脚。在临终之际,当病人与家属最需要知道如何面对死亡以及如何处理死亡的过程之时,多半的人却最是彷徨无助,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结果是家属往往六神无主,手忙脚乱,而亡者(或病危的人)任人摆布。而现代医学往往只着眼于肉体生命的延长,却忽视病人精神上的尊严与自主,更得遑论其宗教解脱的需求。这些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聂尔玲说:“没有死亡的人生是不能忍受的。死亡让我们轻松,它是一天的结束,是肉体生命的一个休假,是新的转折点。当一天的工作结束,夜晚就带来睡眠的祝福。死亡很有可能是更大的一天的开端。”

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像《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一书中的男女主角般,虽没有宗教信仰,却可以把死亡看成:“当生命的力量消失时,人的身体就变成了灰尘,被其他的形式所代替。我们称死亡为一种变化。我们的躯体结束了,但同一生命力量所体现的其他更高形式却并没有结束。我们相信,生命一直在延续,一直以某种形式存在着。”然后安然地面对死亡的来临,甚至自己选择死亡的时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