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七分调养 | 脾胃伤则百病生 养护好我们的后天之本

七分调养 | 脾胃伤则百病生 养护好我们的后天之本

时间:2021-10-16 17:37:10

相关推荐

七分调养 | 脾胃伤则百病生 养护好我们的后天之本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人的身体——脏腑、筋骨、血肉、肌肤,都赖于饮食的滋养。而受纳腐熟饮食的胃,运化传输的脾,正是将饮食转化成营养的关键。

脾胃不调,不仅会出现呕吐、呃逆、泄泻、腹胀、胃痛等症状,一些看似与脾胃无关的病症,如“九窍不和,皆属胃病”(叶天士语),鼻塞、耳鸣、目昏这些五官的问题,都极可能和脾胃病有关。为什么?不是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应该是肺肝肾的问题啊,怎么和脾胃有关?诚然,五官的问题是五脏的问题,但五脏的问题,却是出在脾胃。脾胃的正常运作赖乎脾升胃降。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上布散精,脏腑得以滋养,则九窍得以滋养;胃气降,则水饮浊气得以下行,保持头面清阳之地不受邪扰。脾不升而胃不降,则五脏失养,清气不升而浊气不降,影响到五官九窍。

所以,俗话说:“脾胃弱则百病生”是有道理的,不仅是脾胃本身的病证。

脾与胃的病理可相对来看,胃主受纳而脾主运化。又古人概括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脾病多虚多寒,虚寒则脾气不升,胃病多热多实,热盛则胃气不降。总之,我们遵循“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原则即可。我们在用语的时候,脾胃有其整体性,不一定要特别明确地区分开来。

接下来,我们讲四种常见脾胃问题,及其食疗或外用的调理方法——

01

中气不足

劳倦(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过度,如熬夜、房劳、多虑,还有缺乏运动,如久坐、久卧,都会耗伤脾气,脾气虚则不升。

我们平时听一个人说话有气无力,懒言气短的,就会说他中气不足,也就是脾气虚。脾虚则吃得少,吃得少可能瘦,也可能虚胖(有脂肪,无肌肉),虚胖说明脾有痰湿,有痰湿是因为脾虚而起。脾主肌肉,脾虚的话,四肢乏力。脾气不升,运化不及,脾阳下陷,则大便溏薄,少腹有下坠感,严重的会引起脱肛。治当补中益气。

(点击上图,进入购买页面)

八珍糕是明代医家陈实功创的一个健脾养胃食疗方。它“补中有泻,泻中有补”,其中山药、莲子、大米都是气阴双补的,而茯苓、白扁豆、山楂等祛湿消积,因为脾虚多兼湿。湿祛而脾气得补,则脾运得健,脾气得升。

(点击上图,进入购买页面)

党参是气血双补的,黄芪补气最佳,二者在煲汤或泡茶时放一些,对于脾虚的人,是非常有益的。这款党参可以即食,味如大枣,补气血的力量很足,但不宜一下子吃太多。而优质的黄芪必须气味浓,很多便宜的黄芪闻起来没味儿,就没啥补力。小编有次病后气虚,讲话气短,上班开会又要不断地讲话,就将这款黄芪当口香糖嚼,效果很不错。

02

阳虚寒湿

过食生冷肥甘,或腹部受寒,或长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会导致脾阳虚,虚则寒湿之邪易侵。

脾阳不足,运化无力,于是又容易生湿邪。所以,这类人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容易腹胀,吃寒凉的东西之后易腹泻便溏。湿邪重的往往有四肢困重、舌苔白腻而齿痕明显、胃常有闷闷的感觉。

(点击上图,进入购买页面)

脾胃虚寒,湿邪不重的,也就是舌苔不腻的,用姜枣膏或老姜黑糖都可以。

(点击上图,进入购买页面)

寒湿的情况,宜用丁砂膏,其中丁香和砂仁芳香化湿,脾胃寒湿的人喝下去一般胃口会明显改善。外用可以用肚脐贴,晚上贴,散寒祛湿,又补阳气。

(点击上图,进入购买页面)

国医大师路志正有每天早晨吃三片醋泡姜的习惯,和胃养阳,增进食欲。食欲不振而有白稀痰涎的,最宜食之。但是在痰黄、干咳无痰的时候,就不要吃。

03

阴虚胃热

脾多病寒,胃多病热。胃为燥土,本性喜润恶燥,多食辛辣刺激的东西,就容易伤到胃阴。另外,热病热邪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而伤胃阴的情况也很多。

如果是胃实火旺,阴伤得不明显,则吃得多、饿得快、长不胖,容易牙龈或喉咙肿痛,喜冷饮,有口臭。如果是阴虚生火,则虽然容易饿,但吃不多,口干舌燥的感觉明显,大便也比较干燥。

(点击上图,进入购买页面)

实火以清热为主,养阴为辅。平时可以喝一些菊花茶降火。

(点击上图,进入购买页面)

虚火以养阴为主,清热为辅。这里推荐山药粉和藕粉。经常熬夜的人往往阴虚生火,宜多吃山药、藕、梨等养阴的食物。如果要吃夜宵的话,也建议吃藕粉之类的,不要吃烧烤油炸的东西。

04

湿热内蕴

好酒的人,喜欢吃甜腻高热量食物的人,以及在暑湿的气候下,容易湿热蕴积脾胃。

脾胃湿热则不思纳食,口苦口渴(但不想喝水),四肢困重而热,大便有排不尽的感觉,且黏马桶,小便黄赤。严重的湿热熏蒸肝胆,身体面目发黄。

(点击上图,进入购买页面)

老生常谈的赤小豆薏米组合主要就是祛湿热的,因其性偏寒。蒲公英茯苓茶也是小编常推荐的清热祛湿茶。

05

总结

脾胃之养,离不开饮食与运动。脾胃之伤,亦无非饮食不节与劳倦过度。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先伤胃,后伤脾;体劳过度、房劳过度、思劳过度,先伤脾,后伤胃。

脾胃病最强调“三分治,七分养”。食养不仅要吃对,更要有节,合于四时。另外,适量的运动、不郁不怒的情绪、节制的性生活、远离湿浊的环境,都是脾健胃和的前提。

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尤其重视脾胃,因为脾胃是正气之源,正气内充,邪不可干。人容易受外邪,前提是内虚了,正气不足了,于是特别容易生病。治病的时候,必须顾及脾胃,不能只顾祛邪,不知扶正。一些看似和脾胃无关的病,若寻找其最初的导火线,极有可能就是脾胃。而今日的生活环境,今人的起居作息,有太多损伤脾胃的地方,这点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说明

以上推荐产品仅适合日常调理保健,绝不能代替药物。如果身体情况复杂或症状比较严重,请务必找医生辨证论治。

七分调养

孕妈安胎开胃消食清新口气姨妈指南补肾养精消暑解渴安神助眠美容养颜减肥祛湿 润肠通便

戳原文,更有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