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对话Rofix:广袤宇宙中的星球设计之旅丨围炉 · HKU

对话Rofix:广袤宇宙中的星球设计之旅丨围炉 · HKU

时间:2022-03-18 00:36:15

相关推荐

对话Rofix:广袤宇宙中的星球设计之旅丨围炉 · HKU

前言

Rofix,本名任泽宇,获得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Design | Media Arts艺术学位和RISD(美国罗德岛艺术学院)的Digital+Media硕士学位,其艺术作品在波士顿、洛杉矶、圣地亚哥和国内等地皆有展出。代表作《三竹里》(游戏主美)、《星球日记》。《星球日记》是其持续多年创作的热门幻想作品,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融于每天展现的一个星球的设定及故事里。

L = 刘文奇

R = Rofix

L | 我一开始是在LOFTER上看到《星球日记》系列而认识的您。看到您每天分享一个不同星球的设定和故事,我被这一个充满幻想和活力的神奇宇宙深深吸引了。您提到过开启这个系列的初衷正是希望能给大家每天一点惊喜,“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期待广袤的宇宙展现给我们一个新的礼物”。想问问您最初的创作契机是什么,是什么让您打算开始这个系列呢?

R | 我最初是的12月份有这个星球日记的创作想法。当时我刚大学毕业,在深圳的腾讯公司工作,刚开始习惯这种朝九晚五的生活。工作之后,就不再像在大学时候有那么多创作个人作品的机会了。可能半年甚至一年都不会有作品产生,因为你是为项目服务的,如果这个项目没有公开,那么你的作品都处在一种保密的状态。但在12月份的时候,我积攒了很多创作欲望,希望通过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在UCLA的时候,一个教我设计的老师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好创作者都是高产的。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为他会用“高智商”等词语去形容,但他说的是“prolific”,多产的。之后我去观察了一下,确实是这样。当代的知名艺术家们通常都是有一个系列的作品,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耕耘、创作。而只有你高产,不断地输出,你才能不断地迭代更新自己,你才会意识到以前作品的缺陷。因此我也想创作一个包含很多作品的系列,它可以成为我个人的标签,同时它可以一直成长。

恰好我在做一个跟宇宙相关的游戏,看了很多关于星球和宇宙的设定、插图。如果有这么多不同宇宙的设定的话,有什么东西可以创作呢?这必须是我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也能完成的作品,同时它要能释放我创作的欲望,星球日记就这样诞生了。创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像Jackson Pollock的风格就是泼墨式的抽象绘画,我这一系列作品的风格就是每天一个星球加一段故事。我还想过更复杂的模型,比如标上半径,运行周期,含水量等等数据。但后来我想如果要长期地进行绘制,还是需要难度稍微低一点的模型,以保证我在意志力很弱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创作。于是我最后决定,只要有星球、有它的名字和故事就可以了。构想完模型之后我就开始了在LOFTER上的创作。

Rofix在腾讯公司参与制作的游戏《三竹里》

L | 其实《星球日记》里除了有由与众不同的瑰丽想象熔铸而成的各个星球,还是一个每天都在不断成长的宇宙。从到现在,您每天都能展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星球。您是怎么能够保持每天的创作的呢?

R | 第一是不要害怕浪费自己的灵感,有了好点子就可以及时创作。大学的时候我曾经创作过一些科幻作品,当时如果我有一个好的点子,我会舍不得用而把它储存起来,希望今后某一天它可以成为一个更加庞大完整的故事。但一旦我有了这个想法,这个点子就很难被我写出来了。其实当一个模糊的点子出现在你脑海中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写下来,那么它就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作品,往往是你开始写了,这个故事的脉络才逐渐清晰,像雾一样的灵感最终才能成为故事。因此,我在大学期间的很多文章都是我在一个下午即兴创作出来的,反而是我真的打草稿去写的话,我是写不出完整的作品的。因此,当我在创作星球日记的时候,我就决定只要有了好的点子,就先把它写下来,这样才有新的可能。

第二是可以稍微放宽一点对自己的限制,这也是一种可以让灵感源源不断的办法。当我刚开始创作星球日记的时候,对这整个系列的印象是:它的风格是比较硬核科幻的,没有什么神话或者玄幻的元素。但是过了几个月之后,我感觉我可能无法坚持一味硬核科幻的创作,因为真正的硬核科幻是很珍贵的。同时,挑战自己的创意比逼自己去做一件事更重要。于是我逐渐让自己不局限于特别硬核的科幻,而是在科幻中融入神话、幻想元素。当时我决定写一个有魔法的星球,这就是对于突破局限的尝试。对自己要求太严格是创作者可能会“get stuck”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不允许“初稿”的存在,不允许糟糕作品的存在,规定自己一定要在一个细分的领域创作等等。但是,比起给自己特别严格的要求,每天激励自己,让自己处在一个创作循环里是更重要的事。

L | 我非常喜欢您现在的风格,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又有硬核的物理知识的支撑,其实我觉得这也是星球们非常吸引人的一点,像是极致的柔软和极致的坚硬的融合,两个性质大相径庭的事物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这让我想到了您的经历,您大一的时候是天体物理专业,但是后来您去了设计专业。可以说是从传统意义上的理科转到了文科,算是一个跨度比较大的转变,是什么让您做出了这个转变并且走上设计这条路呢?

R | 从小我就很喜欢科学,希望可以成为科学家,因为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创造新事物的职业。于是大一的时候我选择了天体物理专业。但只有当你进了这个专业,你才发现,其实天体物理并不是关于观测天体或者研究理论,而更多地是关于数据处理,更像统计学一样。它已经不再是哥白尼那个时代的那种富有冒险性的学科了。其实高中生想象中的很多专业其实并不像它们在媒体、电影里描述的那么浪漫,这些专业有可能是更枯燥和脚踏实地的。但当时我己经有创作的欲望了,我希望能释放自己的创造力。我发现天体物理专业并没有让我释放创造力的机会和方向,于是我就去看看其他的专业有没有我喜欢的。设计专业里面像动画等等让我感到有更多创作的空间,从小我也对画画、艺术等很感兴趣,于是我去尝试了一下,特别喜欢,就去做了设计。

我的经历赋予了我两方面的技能:天体物理相关的背景构建了科学知识的基石,而设计相关的背景让我有能力去实现这些科幻和幻想。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创作星球日记是非常好的。

Rofix在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毕业设计动画:Fix My Moon!

(坏月亮)

L | 我大致明白您为什么会用星球来承担您的艺术表现了。那在您创作的这么多星球中,有没有什么最喜欢的星球?

R | 对,是有的。像“里维里”、“崔斯法”就是我很喜欢的。有一些星球我创作完后会觉得它们做得很好,因此我也会更用心地去雕琢它的每一个部分,花更多时间去画它的图。尤其是一些名字取得特别好听的星球,一般就是我比较喜欢的,所以我会去好好地构思它。同时因为我叫Rofix,一些以R开头的星球往往是倾注了我更多希望或者期待的星球。这都是一些小秘密。

但是我是必须要每天创作的。即使星球创作得不尽人意,也不能害羞或者不敢把它发出来。不要把自己当成大艺术家,要知道自己永远是一个初学者,永远是不一定会写出好文章的。但是一定要勇于发出来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成长,才能看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害怕去分享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L | 您对于每个星球的创作思路是怎样的呢?一般是先有了设定再去绘制星球,还是大致对星球的外观有一个印象,再去编织星球的故事呢?

R | 会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先有了故事,故事往往来自于平时的生活。比如说因为这个疫情,我会想到有没有通过声音传播的病毒,所以我创作了“Nemnyne”这个星球。这种情况是先有了想法,然后再进行创作。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我坐下来不知道要写什么的时候,我就会先画这个星球,画的时候会进入一种状态,有点像Jackson Pollock,我知道我自己在画抽象画。所以我就先画陆地、海洋以及植被等等,在画的时候我就开始有了这种感觉:我感觉我在看着这个星球。然后我就开始逐渐幻想这个星球上会发生什么故事。在画完的时候,往往我已经有了大致的故事。

其实还有两者结合的情况。我会先产生一种模糊的意象,比如今天是个下雨天,非常阴郁,我就有了一种稍微忧郁一点的感觉,这个时候我脑子已经有了这一个基调。然后我画的时候会朝这个方向画,故事和片段也会往这个方向想。往往我会先构思出一个片段,比如说如果是阴雨天,我会幻想有一个人,坐在咖啡店里,外面下着雨,屋内是比较温暖的,有暖和的壁炉等等。她一个人坐在这个空间里,里面有木制的桌子、红色的茶几、红色的杯子等等。这些印象会先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但这跟星球还没有关系。

那她在窗外看到的雨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时候我就开始了幻想。比如说她看到这个雨是蓝色的。本来这个天空是灰色的,但一开始下雨,外面就变成蓝色的了,而雨掉在地上后的又变成透明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延伸地去想,为什么雨可以是蓝的?天是蓝的,是因为蓝色波长短,容易形成散射。那么蓝色的雨可能的科学解释有什么呢?可能这种雨的分子是更加紧密的,蓝色的波长在里面会不停散射,雨把天空的颜色下下来了。

再延伸一点,假设从另一个角度看雨的颜色又不一样了。从天空看着雨,雨有可能是金色的。像这样,我就能想象出一个故事。但是这个还不是故事,这是设定。如果从各个方向看到的雨的颜色都不一样,会形成什么样的故事呢?比如说在咖啡店的这个女主,她有可能是在等一个男生。这个男生看到的雨可能跟她看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当这个男生踏入这个咖啡店的时候,雨才会变成蓝色,但从其他的方向看,都是金色。这个时候就有了故事,我就会把这故事写下来。

其实我刚刚做的就是一个即兴的星球创作的一个过程,刚刚说的这些都是我即兴想的。但我在说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创作星球的,只有我在一行行地打字的时候,这个故事才会逐渐被具象化。

《星球日记》中的崔斯法星球

L | 您在创作星球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收获吗?有人认为创作是内心情感的宣泄,也有人认为创作是精神的栖息之地,还有人认为创作是为了引起读者观众的共鸣,对您而言创作的意义是什么呢?

R | 我创作星球日记是在实现灵感穿越我本人,通过我的手来表达自身的过程。我会有一种“create something”、创世的喜悦。每次我创作完一个星球,我自己是充盈的,开心的。如果读者也能感到这种开心是最好的,但首先是我自己会获得一种喜悦之情。

L | 那您有没有考虑过星球日记系列给读者的影响呢?我看到您曾经写过,“《星球日记》是一本创作者写给创作者的书”,为什么会这么说?

R | 就像前段时间大家谈及的同人文化一样,其实就是大家交流一些自己的想法,然后其他人也可以把这种想法运用到他们的作品里,进行remix、重新创作。这也一直是星球日记系列想要做到的事。我提供的这些属于“源主意”,这些是“点子文学”,很多人都可以用这个“点子文学”去创作出他们新的作品,只要他们能够表明出处,比如说“启发于星球日记”就可以了。这样会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分享协议,就是你可以随时用一个点子、主意来进行二次创作,只要credit 原作者就可以了。这是我对一种开放的互联网创作的一种尝试。我会无私地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其他人可以基于此进行更有意思的创作。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在这么做了,很多人会来要我的授权去创作新的文章。我也很希望看到大家能够用“点子文学”创作新的作品,因为一个点子其实不是故事,它只是一个契机,一个开始,只有更多的人去用它创作音乐,动画,小说等等,这时候它才会生长起来,从一颗种子变成一棵树。

L | 星球们会一直陪伴着我们吗?您对以后的其他作品创作道路有什么规划吗?

R | 这是肯定会的。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去结束它。现在我已经找到一种对自己没有那么苛刻的创作方式了。如果我今天对星球的设定特别认可的话,就会少写一点故事,以说明文的方式去描述;如果设定比较简短,就更多地描写故事,进行意象的传达。这两者的平衡让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放松的创作环境。同时,我永远不会觉得我创作出了糟糕的星球。原则上是没有糟糕的星球的,因为它总会符合某个人的心境。就像这个下蓝色雨的故事,它其实是很糟糕的。但是如果今天确实在下雨,并且有人感到伤心难过,他(她)可能真的会产生共鸣。每个人都有解读这个星球的空间。并且由于更新速度快,人们可以谅解那些没有和他们产生共鸣的星球。像我们每天过日子一样,不一定每天都是晴天,但只要每天都还有明天,就是充满希望的。只要一直创作下去,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至于对于以后的创作,我会有一个大的宇宙观,宇宙间的星球分布紧密,从星球到另一个星球会比现实中方便得多,整个宇宙像一个大的社区,星球之间有商业往来,也会有战争等等。不过目前没有大的作品,比如说小说之类的将这些阐述出来,这些更多地是在一些彩蛋或者是小的叙述中被表现出来。因此我希望以后有契机在即使是短篇小说里把这些涵盖进去。然后我也希望能把《星球日记》做成动画之类的作品,也期望它能被翻译出来,拥有国际上的市场,毕竟星球这个意象是没有地域性的,可以被任何人欣赏,可以和任何人产生共鸣。

文 | 刘文奇

图 | 任泽宇

编辑 | 贾舒元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