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邱朝剑|唯一获得“沙孟海奖” “陆维钊奖”两项大奖的书法家

邱朝剑|唯一获得“沙孟海奖” “陆维钊奖”两项大奖的书法家

时间:2022-09-27 22:47:41

相关推荐

邱朝剑|唯一获得“沙孟海奖” “陆维钊奖”两项大奖的书法家

记者刘慧

在浙江书法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浙江书法跻身全国前列,要获得‘沙孟海奖’很难,这是一场“王中王争霸赛”——温州青年书法家邱朝剑凭借飘逸多姿的行草作品《画禅室随笔数则》《赵孟頫题跋数则》两次摘取“沙孟海奖”。

厚积薄发,长年累月的苦学磨炼让邱朝剑在书法界崭露头角。他又凭借行草作品《古人书论》荣获第七届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陆维钊奖”——他也成为唯一获得“沙孟海奖”“陆维钊奖”两项大奖的书法家。

1

线条坚而浑,结体奇而稳,章法变而贯——谈起自己的行草,邱朝剑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字如其人,我感觉行草最能代表我——我的性格中安静之外有激烈、复杂的一面,有时候半夜睡不着,我会索性起床写字到凌晨。用行草写字,可以通过浓淡、粗细、大小、开合等技法的运用来综合表达人的心态。”

以书法泰斗沙孟海命名的全浙书法大展,是浙江最高规格的综合性书法展览;以书法大家陆维钊命名的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则是浙江中青年书法家最高层面的展示平台。两项大展均为每三年一届。

第九届“沙孟海奖”获奖作品《画禅室随笔数则》

第七届“陆维钊奖”获奖作品《古人书论》

第八届“沙孟海奖”获奖作品《赵孟頫题跋数则》

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赵雁君说,邱朝剑获得“沙孟海奖”后,依然不懈努力,在保留了自己原有的书风的同时不断创新突破。一件书法作品的创作可能只需要几分钟,但却要酝酿数月甚至更久。邱朝剑对“二王”书风进行了重新思考,包括风格演变、用笔方法等,汲取艺术的营养。他这次获“陆维钊奖”的作品《古人书论》,相比上次获“沙孟海奖”的《画禅室随笔》显得更加大气、高古。

“我们70后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对书法的敬畏和爱好,茶余饭后,闲来无事总要拿支笔在报纸或者便签上琢磨怎么写好字。”回想起自己的习书之路,青年书家邱朝剑说那完全是出于对书法的一种偏爱,支撑着自己走到现在。

多年来,秉承着对书法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他“带着问题练字”,他始终走在前行的路上。

邱朝剑学书二十余载,近年以“二王”为宗,主攻小行书,也算是浙江弄潮人。“二王”一类的作品入展和得奖纷至沓来,不仅为同道所羡慕,更为书坛前辈所关注。

然“二王”之书,本不囿于字的形态,综观历代阁帖所遗,也各具面目。若真的追本溯源,实为魏晋人的风骨所铸——风骨自生风姿,才情溢于字表。

质,妍一说只能算是孙过庭对孔夫子成德之喻的演绎。《论语》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之语。杨氏补述之“文质不可以相胜,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按之于书,亦然。

质者,质朴也,文者,文饰也;史者,虚而不实也;而野者,本性野鲁也。书有形迹,点划结字谋篇,无不可饰之,可谓文;书有神韵,人物品藻性灵也,无不见本性,可谓质。文质相彰相悖,遂成书之优劣。邱朝剑初时习颜李,先作大字,用笔磅礴,尽遒劲之用,无妩媚之姿,辅以汉隶,探索波磔之文质,体味结字巧拙,转入晋人,以二王帖为载体,力图在飘逸上多一点内敛,在恬闲之中加一点节奏,在法度之外添一点情趣,这便构筑了他作品的面貌——力求文质相彰。

2

其实,邱朝剑并非出身书香门第。

1976年,他出生在温州瓯海县宁城乡北新村,也就是现在的温州龙湾海滨街道。读小学时他就展现出了书法天赋,平时放学回家总要在捡来的旧报纸上写写划划。高中毕业后,邱朝剑在当地做了临时工。

“因为痴迷书法,我每天上班执勤时满脑子都是写字,后来索性离开了。为了谋生,我又办起了业余书法培训班。再苦再累,我对书法的热爱始终没有中断。”邱朝剑教书和创作之余,每年都自费参加全国各级书法协会举办的专题研修班。

漫漫习书路,邱朝剑先后得到温州书法家林剑丹、吴明哲、马亦钊、张索等老师的悉心指点。他在听了书法家汪廷汉先生一场精彩讲座后,拜在汪先生门下,传承“二王”书风,主攻行草。

据汪廷汉先生回忆,那是在他下乡时一次书法讲座上,邱朝剑坐在前排,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随后的一个星期六下午,在单位的走廊里他们再次相遇,当时邱朝剑有备而来,带了一套楷书临作给他看。“我将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进行一番粗略讲解,邱朝剑很认真,立即在毛边纸的角上一一记下,其虔诚的心令我感动。”

就这样,暑炎冬寒,春来秋往,邱朝剑每隔半月往汪廷汉家跑一趟,开着摩托车从20公里外的乡村进城。每次老师布置作业,他都做得格外认真。

1998年下半年,邱朝剑问汪廷汉:“汪老师,据说写书法一定要先写楷书几年,然后再转入其他书体,真要这样吗?”

当时汪廷汉顺口讲了一句:“这要因人而异。”

邱朝剑又问:“我能否这样做?因为楷书太谨于工整,和我的性格极不相符,我想转入行书。”

最后,在邱朝剑的再三请求下,汪廷汉向他推荐了《祭侄稿》让他回去试试看,这一试就一发而不可收。

凭汪廷汉的直觉,虽然邱朝剑外表处事干练,学习眼勤手快,但他心中蕴藏着难得的厚道之气,近几年来他的行草中可见雄浑沉着,这是符合他的性情的。

故其用笔简洁,藏露自如,无粉饰之嫌,无尖刻之垢,有《快雪》之圆浑,有《姨母》之纯真;信手写来,从容不迫之中掌握其墨水流淌的节奏演变和起伏,字里行间雍容而不矫情,存《祭侄》之苍茫,有《寒食》之激荡;尤其是他在作品形式上的探索,颇有匠心独运之思,其作品无论巨幅,长屏、手卷、小册页均能力脱前人之旧窠,行文落款盖章,不喜重复自我,精心之致,确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叹,然有时终不免见其用心太过之苦。

3

“以最小的字,获最大的奖。”温州市文学艺术创作奖金鹿奖的颁奖词如是说。

温州市书协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蓝潮认为,邱朝剑胸有豪气,侍读汪先生廷汉夫子经年。继而负笈兰亭,辗转求诸名师,偶得点化便欣喜万分。刻苦的求学经历,非但没有消磨他意志,反而激发他胸中万丈豪情。挥毫落纸,则逸兴萦砚,豪气自笔端汨汩而出,可谓幽思入于毫间,逸气弥于宇内。

东坡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擅长二王一路小行书书家大多不擅大字,以小字笔法作大字,难免有鼓弩为力、捉襟见肘之嫌。邱朝剑以小行草为能事,每于素翰之间施盈寸小字,能于精细处而见其大;振臂作尺八大字,则气吞八荒、体势雄浑而不乏细腻表达。人谓得其师廷汉先生真传,实是他的慧根让人叹服不已,这也是他近年来每每让评委折服,屡获大奖秘密所由。

学无止境,明理的邱朝剑用他的行为诠释着他对这句古语的入心。为习练行草,邱朝剑还临习了王羲之、黄道周、倪元璐、何绍基、赵之谦等历代名家的字帖,吸取各家精华。他对书法艺术精益求精,学习和创作的进度令人惊讶不已。

2001年,邱朝剑考入绍兴文理学院书法专业,得到书法家沈伟、章剑深的教诲,再加上绍兴深厚的历史底蕴,书法圣地的熏陶,如鱼得水的他一头扎入这方浓重的墨池。

近3年的学习让他获益匪浅,使他在书法追求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多年来,邱朝剑坚持参加浙江书协举办的书法集训班,接受书法名家的指导,结识了一大批当今国内书坛的名家,开阔了视野,使创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厚积薄发,长年累月的苦学磨练,让邱朝剑在书法界崭露头角。他的作品先后获得了首届林散之奖、首届全国行书展、全国百家精品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等数十个奖项。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满,而是在荣誉光环中沉下心来,在书法艺术之路上不断前行。

至今,邱朝剑仍牢记着汪廷汉先生的提醒:只向一位老师学习,路会越走越窄,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博采众长,老老实实把经典吃透,才能打好基础,在未来走得更远。

在浙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看来,从书法爱好者成长为一代青年书法家,邱朝剑追梦书法的脚步仍在继续。或许,大凡事物的发展在一个飞跃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新的困境。“书法在有一个大的突破后,更需要有深刻冷静的反思寻找不足。”如今他又在思考:该如何更好地做到取法高古,如何将他法转为我法,如何将大字写得更雄浑遒劲,如何将小字写到更精到趣味?

君子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学习书法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在广大与精微、高明与中庸之间取得协调统一,应是邱朝剑在今后习书过程中应慎思明辨笃行的地方。

邱朝剑感言:“书法艺术就如同酿酒,我得用手里的笔努力调出最美的酒。”

邱朝剑

浙江省温州人,结业于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研班、中国书协首届“国学与修养”全国中青年创作骨干研修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青年书协理事兼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龙湾区书画院执行院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