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时间:2019-06-30 09:04:34

相关推荐

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众所周知的是,地球是我们所有人都赖以生存的一颗星球,如果地球有一天不想接纳人类了,若是变成一颗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了,人类就只能面临2条道路,一条是灭绝,而另外一条则是移居到别的星球!

为此,科学家们也想出了2点应对措施,一方面肯定是希望地球能作为人类长久生存的星球,于是就在号召全世界的人一起来保护地球,对地球上资源的开发一定要节制 ,而另一方面就是探索宇宙奥秘,寻找更多颗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显然这两方面都在进行中,但都没有取得太多显著的成果!

地球上实际能够被利用的资源还有很多,只不过人类科技有限,对地球上的不少资源就只能眼巴巴看着,但是却不能靠近,比如占据了地球近70%以上面积的海洋,和我们人类脚下所踩着的土地!由于人类不识水性,因此次一直对海洋都非常的恐惧,而另一方面,人类不是没有努力过!

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苏联的科学家们就携工程人员们一起进行了挖通地球的工程,但是虽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也就只将数字定在了12000多米,并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哪怕人类的科技进步了很多,这个数字依旧是世界吉尼斯纪录,一直未被打破,而人类在实现太空漫步方面显然要更加轻松和自如很多了,那为何对于遥远的新旧宇宙,人类都能由此成就,对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摸的着的地球却如此陌生呢?

其实勘探地心世界并非是一个亚于太空漫步的小工程,随着工程持续的时间越长,越能够知道地下的难度有多高,要知道地核的温度是不输给太阳的,而人类制造出来得探头没持续一天的时间可能就报废了,并非一万多米下极具的却氧以及压力越来越大,最终都促使着人类没办法再继续这项工程了!

地球内部从古登堡面起,一直到地球中心,称之为地核。地核的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16.2%。根据地震波的变化情况,发现地核也有外核、内核之别。内、外核的分界面,大约在5155千米处。因地震波的横波不能穿过外核,所以一般推测外核是由铁、镍、硅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或近于液态的物质组成。液态外核会缓慢流动,故有人推测地球磁场的形成可能与它有关。由于纵波在内核存在,所以内核可能是固态的。关于内核的物质构成,学术界有不少争议,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但究竟是何物,这一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证明。此外,内外核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学者认为,在内外核之间,还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过渡层”,深度在地下4980~5120公里之间。地核的密度很大,即使最坚硬的金刚石,在这里也会被压成黄油那样软。这里的温度可达4000~6000℃。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外地核深2900km至5000km,内地核深5100km至6371km。地核是地球的核心。从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心部位,距离约为3473千米。据科学观测分析,地核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个层次。外地核的厚度为1742千米,平均密度约10.5克/厘米x厘米x厘米,物质呈液态。过渡层的厚度只有515千米,物质处于由液态向固态过渡状态。内地核厚度1216千米,平均密度增至12.9克/厘米x厘米x厘米,主要成分是以铁、镍为主的重金属,所以又称铁镍核。

地核内部这些特殊情况,即使在实验室里也很难模拟,所以人们对它了解得还很少。但有一点科学家是深信不疑的:地球内部是一个极不平静的世界,地球内部的各种物质始终处于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内部各层次的物质不仅有水平方向的局部流动,而且还有上下之间的对流运动,只不过这种对流的速度很小,每年仅移动1厘米左右。有的科学家还推测,地核内部的物质可能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引力而发生有节奏的震动。

专家表示:也许多年之后,人类已经飞出了太阳系,找到了地外生命,人类还是没办法进入地心,这种解释还真是非常无奈的,不知道大家对此事如何看待的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