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学点中医-经穴心传】百会穴 为诸阳之会 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 与手足少阳 足太阳

【学点中医-经穴心传】百会穴 为诸阳之会 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 与手足少阳 足太阳

时间:2021-05-23 23:30:30

相关推荐

【学点中医-经穴心传】百会穴 为诸阳之会 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 与手足少阳 足太阳

百会为督脉的穴位,位于巅顶,两耳连线的中心。就是头顶那个凹陷的地方,自己用手可以摸到的。

百会是人身最高的穴位,如果这个位置被击中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倒地并且不省人事的情况。

百会为诸阳之会,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与手足少阳、足太阳、足厥阴和督脉五条经脉相交会,故称三阳五会。《会元针灸学》:“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故名百会。”

能针能灸,可补可泻,有平肝熄风,开窍醒脑,提升阳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功效,治疗头痛、头晕、癫狂痫证、中风昏迷、失语、健忘失眠以及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久泻不止、小便失禁等阳热上冲或阳气不固的病证。

针百会一穴,经气可通全身。《普济方》言:“百会穴百病皆主。”

治头痛,中医有“诸般头痛,百会为先”的说法。《胜玉歌》云: “头痛眩晕百会好”; 《针灸大成》云: “百会、后顶、合谷,治头风顶痛”等。

为急救穴,《资生经》云:“人身有四穴最应急,四百四病皆能治之,百会盖其一也。”《玉龙歌》记载: “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百会穴中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据说《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就是用这个三阳五会为虢太子治疗尸厥的。百会配风府穴,能调气血,降逆气,醒脑安神。凡头晕目眩,中风失语,昏迷,取之奏效。

按摩百会,用食指或中指持续给力,当局部出现酸酸的、麻麻的感觉时,再持续30秒。就可以缓解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精神紧张等症状。

治疗泄泻,《丹溪治法心要·泄泻》中有“久病气虚,泄泻不止,灸百会三壮。”《寿世保元》“泄泻三五年不愈者,百会穴五七壮即愈”。

治疗脱肛,《医宗金鉴》: “提补阳气上升,……,大肠下气脱肛”; 《席弘赋》“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使用时要配以长强、神阙、气海等穴。多用灸法。

百会穴贴敷治子宫下垂:五倍子5克,蓖麻5粒,升麻3克。共研为泥,贴敷于百会穴,胶布固定,每日早、中、晚3次,每次贴10分钟,10天为一疗程,疗效不明显可续用一疗程。

针刺百会穴使用28~30号毫针,平刺百会穴0.3~0.5寸,局部产生酸胀感.

灸百会穴可用艾柱灸法,使患者坐位,将艾娃置放在百会穴,然后从顶端点燃,当燃烧剩余1/3左右,病人开始感到热烫时,即用摄子将剩余的艾绒压灭或去掉,另换义化施灸,义巧的灸量单位是"壮",燃烧一个艾巧即为"一壮",灸量多少因人体质和病情而定,体质非常虚弱者,施灸量不宜太多,一般每次灸3~5壮,体质一般或较强者,每次可灸5~9壮。也可以使用隔葱灸:取葱白适量,捣烂如泥,放在百会穴上,上置艾柱施灸。一般可灸5~7壮,感到局部温热舒适,不觉觉灼痛痛为度;隔姜灸:把生姜(鲜者为好)切成约2~3mm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穿数孔,置于百会穴,上面放大艾柱灸之,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用镊子子将姜片夹起,离开皮肤数秒钟,然后放下续灸。一柱燃尽,则换柱再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涧为度;隔附子饼灸:将附子切成2~3mm厚的薄片,或以附子末加黄酒做成药饼,中间刺穿数孔,置于百会穴,上面放艾柱灸之。如药饼变干,应换湿药饼再灸。

百会的艾条灸法最简单,将艾条点燃进行施灸,艾条灸又可分为固定灸、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固定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2~4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在百会穴一般施灸30分钟左右,每日1~2次。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百会穴,距离不固定,像麻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移动施灸,一般每次施灸30分钟,每日1~2次;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百会穴,不停地作回旋转动施灸,此种灸法面积较大。

-----------------------------------

【学点中医-经穴心传】百会穴 为诸阳之会 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 与手足少阳 足太阳 足厥阴和督脉五条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