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传统文化|山东淄博:刻瓷艺术——绘画与陶瓷结合的金石之韵

传统文化|山东淄博:刻瓷艺术——绘画与陶瓷结合的金石之韵

时间:2022-03-04 10:01:32

相关推荐

传统文化|山东淄博:刻瓷艺术——绘画与陶瓷结合的金石之韵

刻瓷艺术,简称刻瓷或瓷刻。作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的刻瓷,是绘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巧妙结合。采用合金凿刀、钻石刻刀等硬质工具,根据画面要求,运用相应的镌刻技法,将不同刀法有机结合,在瓷器上镌刻出山水、花鸟、动物、人物、书法等纹饰,再填以墨色、油彩、陶瓷颜料,形成完整画面,呈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刻瓷作品,观之有形,触之有感,素朴典雅,既有金石之韵,又有笔墨情趣,风格迥异,自成一科。其本质特征是以刀代笔、刀法为魂。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董善习以刀代笔,在瓷器上镌刻人物

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民间,存在着在瓷器上刻字作记号的现象,并成为一种民俗延续至今。究其根源,缘自遇上红白公事,要宴请庄邻乡亲,所需瓷器多为众家所凑。为明晰物权,多在瓷器上镌刻标记以便日后物归原主。因此,在宋代虽已存在使用工具在瓷器上刻字这一技术雏形,但就其功能与效果而言与艺术的本质属性并无关联。众所周知,就艺术整体而言,其最大共性是能供人欣赏给人以“美”,进而引发人们的共鸣,使人产生联想。所以,个别字体的刻制,并不能构成艺术效果呈现艺术之美,因而,瓷器上镌刻标记不能作为刻瓷艺术起源之证。

根据目前存世的证物与文献,刻瓷工艺最早见于乾隆时期。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着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所着《明清瓷器鉴定》中,曾这样简要阐述过刻瓷的起源:“鑚拨刻瓷——在白釉器上,用钻石等硬质工具刻出山水人物、仕女、花卉、博古等纹饰,再填以淡墨,从而形成如同素描写生的新颖装饰。刻羲之爱鹅,金石文字、八哥、凤凰牡丹等纹饰,其写有诗句和作者姓名者,可谓诗画并重。刻有‘上林镫’文字的器物,有署‘辛丑年制词臣郭氏撰’、‘大清光绪年制’青花楷款,也有署‘甲辰仲夏剑谭珍玩’款的。此种刻瓷工艺最早见于乾隆时期,光绪及民国时较为流行。”由于皇权的参与及引领,刻瓷艺术开始由宫廷向市井辐射,被逐渐发展运用到了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的镌刻。乾隆年间,已经有人将山水题材镌刻于瓷板之上,再用紫檀木镶之,做成挂屏供室内陈设之用。清光绪年间,刻瓷艺术得到较大发展,装饰的瓷器品种逐渐增多,有花瓶、茶具、帽筒、罐、缸、盖碗等。表现内容也涉足广泛,山水、人物、仕女、花卉等。

光绪年间刻瓷《侍女温器》

光绪末年,国力衰微,原先完全由政府承担发放的旗人钱粮已成重负。为让八旗子弟能学到一技之长,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顺天府尹在宣武门外下斜街设立农工学堂,又称工艺学堂,内设各种工艺科教徒习艺,其中镌瓷科有学生20余人。后来学堂改为工艺局,由原来的官商合办转为官办,镌瓷科改为瓷工科。由于学堂体制的改变,部分学生被官商带走,留下者有的感到学习刻瓷艰苦,有的因生活困难,大部分另谋生路,唯有朱友麟、陈智光始终从事这一专业。新中国的成立,给刻瓷艺术带来了春天。1957年,朱友麟、陈智光受聘进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专事刻瓷艺术研究。

朱友麟刻瓷作品 1956年

陈智光刻瓷作品 1956年

山东青岛的郑惠民先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山东外贸公司的展橱内,看到了陈智光先生所刻的一套标价为400元人民币的精美茶具,引起了强大好奇。青岛艺专油画系毕业的他,正为进出口公司加工彩蛋等艺术品,刻瓷这一新颖精美的工艺及不菲的标价均令之心动,决定效仿。正因如此,郑惠民先生被调入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刻瓷的专项研发。淄博作为我国着名陶瓷产区之一,在山东省陶瓷公司指示下,淄博瓷厂于1975年派陶瓷艺术家张明文先生率青年艺人刘瑞云女士,专赴青岛拜会石可、郑惠民先生学习刻瓷。回厂后组建起淄博第一个专职刻瓷小组。自此,淄博大地回响起叮叮当当的刻瓷之声,声声入耳,连绵不断。

郑惠民刻瓷作品 1977年

1980年8月,陶艺家朱一圭与冯乃江参加山东省政府组织的“鲁砚、陶瓷赴日展览团”,在东京、大阪现场刻瓷绘画表演。

冯乃江刻瓷盘《寒雀图》

1981年6月,淄博瓷厂张明文赴德国科隆的博览会“中国展览”,以刻瓷参展并做刻瓷现场表演。这是历史上刻瓷艺术作为陶瓷专项首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展览。

张明文刻瓷瓶《敦煌归真》

1982年3月,淄博瓷厂李梓源先生赴德国慕尼黑第三十四届世界手工艺品博览会参展,他刻制的鲁青瓷五头刻瓷文具,在博览会上荣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的首枚陶瓷国际金牌。

李梓源鲁青瓷刻瓷文具《束云作笔海为砚》

1982年5月,张明文以刻瓷艺术赴美国田纳西州参展第十四届世界博览会。

1983年、1988年,淄博瓷厂的“山川牌”刻瓷,先后两次荣获国家银质奖。

1988年5月、1992年8月,董善习应邀作为山东省经贸团成员分赴澳大利亚、韩国,以刻瓷艺术参展。

董善习刻瓷盘《王者雄风》

1990年,淄博市成立第一个刻瓷民间组织——淄博市刻瓷艺术家协会。

2000年,董善习集多年刻瓷实践及理论探讨编辑出版《刻瓷艺术》一书,从证物与文献两个方面考证刻瓷工艺的起源。该书荣获2001年首届淄博文学艺术奖。

,淄博陶瓷馆建立了第一个刻瓷艺术品展馆。

,董善习与任允鹏共同研创成功“刻瓷烤彩”新装饰方法,解决了传统刻瓷赋彩颜色附着不牢、变色的问题。

,淄博刻瓷正式获准成为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40年来,淄博刻瓷得到飞速发展。淄博刻瓷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在国际上被誉为“神奇的艺术”,刻瓷艺术人才队伍迅速成长壮大。目前,淄博已有10名陶艺家以刻瓷作品参评,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张明文、李梓源、尹干被评为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张明文先生又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罗晓东、董善习、孙兆宝、王一君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丁邦海、马志河、信德胜被评为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一君又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淄博市现从事刻瓷的陶艺家近100名。

吕泉刻瓷卷缸《天女散花》

尹干刻瓷盘《沧桑岁月》

罗晓东刻瓷盘《鹰》

孙兆宝刻瓷壁画《春水流韵》

王一君结晶釉刻瓷盘《感物通灵》

丁邦海肖像刻瓷《醉苗乡》

信德胜刻瓷瓶《观沧海》

马志河刻瓷壁画《古窑村》

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淄博刻瓷艺术家们正与北京、天津、景德镇、潮州、桂林、唐山、南京、扬州、苏州、济南、德州等地区城市的刻瓷艺术家联手,共同浇注这一厚积薄发的陶瓷艺苑之树,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