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周公是中国儒家文化 封建制度的奠基人 怎么理解?

周公是中国儒家文化 封建制度的奠基人 怎么理解?

时间:2021-05-03 19:30:36

相关推荐

周公是中国儒家文化 封建制度的奠基人 怎么理解?

周公,姬姓名旦,谥文,又称周文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西周初年政治家,封于周邑,后世多称其“元圣”。

据《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行书,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从这份简历可以了解,周武王逝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长达六年之久,而不篡位,可见周公是个非常有德行的人。摄政之初,政权不稳,又亲自带兵东征讨伐管、蔡、武庚叛乱,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终于平定了叛乱,征服东方诸国,也将周朝的疆域延伸到了东部沿海地区。

为了巩固周天子的权威,加强对东方诸国的控制,建议成王迁都洛邑后,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制定各种典章制度。先后建立71个封国,把周王室嫡系子孙和功臣册封到封国为诸侯,作为周王室的藩属屏障;将土地统一规划,在封国内实行井田制,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其后,周公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包括诸侯和诸侯百姓的衣食住行婚嫁丧葬等一切行为准则,概括起来有几大类:一,用于祭祀神明;二,用于接待朝聘;三,用于婚冠宴饮;四,用于兴师动众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贵贱等级礼仪制度,统称“礼”制;并制定典范的诗歌曲目和举行集体奏乐的“乐”制,来缔造统一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调整天子和诸侯、中央和地方、王侯和臣民的关系,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周公摄政六年后,还政于成王,自己退居辅佐地位,继续制礼作乐,完善各类典章制度,为了周王朝的事业殚精竭虑,直至晚年。

上面说的“礼乐”,就是孔子毕生追求的,其中《论语·述而》记载:“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比喻孔子做梦都想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可见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他的礼乐制和分封制也倍受孔子推崇。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扬了周公的礼乐制、分封制,孔子曾说“礼崩乐坏”,就是感叹春秋时期不如西周昌明,所以说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西周的“礼乐”统治模式,从这个层面来说周公是中国儒家文化、封建制度的奠基人一点也不为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