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红楼梦》洗头风波:有时人为什么会拉偏架?

《红楼梦》洗头风波:有时人为什么会拉偏架?

时间:2019-07-14 04:52:26

相关推荐

《红楼梦》洗头风波:有时人为什么会拉偏架?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红楼梦赏析持续征稿中……,详情点击→征稿

作者:高寒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红楼梦》中有个小事件,有一天宝玉房中的芳官和她的干娘发生了冲突。起因看起来小的不能再小,就为了一盆洗头水。芳官觉得,自己一个月所有的工资都交给这位被指派的干娘收着,也就意味着这位干娘从中一定沾了不少光,既沾了自己的光,就应该好好对待自己才是,偏这个干娘让芳官用自己亲生女儿洗头洗剩下的水洗头。这芳官能干吗,这不是欺负人吗。摆在芳官面前的其实是一个难题。如果,这件事不计较,不吵出来,人家就会笑话她老实,不知道争取自己的利益;而且,给干娘养成习惯,只怕以后更过分、更欺负芳官的事都会有。吵出来,周围的人会怎么看,有什么影响,对自己的名声会不会有损坏,都是需要顾虑的。事实是,后来王夫人在拿住芳官的时候,果然提到这件事,说芳官连自己的干娘都欺倒了,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这个名声传的,王夫人并不关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芳官为什么和自己的干娘吵架,她的干娘是不是有错,她只简化出一件事:芳官是个连干娘都不放在眼里的妖精。最值得玩味的是,这个事件发生时,周围那些旁观者的态度。一个是袭人,袭人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了些,小的也太可恶些。”说这话符合袭人的性格和身份,袭人作为宝玉屋里的首席大丫鬟,出发点就是顾全大局的,息事宁人的,也就是和稀泥搞平衡的。不管谁对谁错,各打五十大板。

主持正义的是宝玉,宝玉说“怨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他少亲失眷的,在这里没人照看,赚了他的钱。又作践他,如何怪得。”这其实就是个很简单的对事件的认识和推理,说的很对呀。第一,任谁碰上这样的事,别人拿了自己的钱,又对自己不好,都会不高兴;第二,事虽是小事,欺负却深。虽然放在大千事物中去衡量,不过就是一盆洗头水的事,但芳官干娘心中的欺负之意却深。这只怕只有当事人才能深刻体会。芳官吵嚷出来不是很平常吗?有代表性的态度其实是晴雯的。

1

芳官和干娘吵起来,作为旁观者的晴雯,第一反应既不是想着平息这个事件,也不是认真理一理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看究竟谁对谁错。她的态度是,一下子就跳过了这个事件,直接对人——芳官就是不省事,为什么不省事呢——还不是因为自己学过艺,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这其实是种很有意思的旁观态度。有个经常被取用的例子,有人的马被偷了,周围的人都在责备他为什么这么不小心,为什么连自己的马都看不住。这个人最后气愤的说,你们不去责备偷马的人,却来责备我这个马被偷了的人,多奇怪!这种态度的核心,往往是一下子略过事情本身的是非,对事件中的人——尤其是处在下风的人,采取一种责备、教训的态度。回到芳官的事情上,从晴雯的话中,其实也可以倒推,首先晴雯已经对芳官怀着深深的成见,已经在自己心里推导出这样一个链条——芳官长的好,有才艺——所以,她一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实,人家长的好,有才能,未见得人家就有优越感,有时候感到别人有所谓的优越感,是因为这样感觉的人自己可能过度关注了人家的优越之处,自己觉得人家了不起。

这就有可能造成焦点解读,也就是说在理解对方的行为时,不分青红皂白,一上来就从自己关注的点去解读。所以,芳官的干娘给芳官用自己女儿洗剩下的洗头水洗头,芳官一嚷嚷,一鸣不平,听在晴雯耳中,第一反应就是,芳官得瑟,不省事,觉得自己了不起。本来的逻辑应该是,通过认真了解发生的事情来下结论,而对晴雯来说,是通过自己的某种成见,就可以略过事情本身,将主观感受和想象当作结论。芳官好看,有才能,就肯定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了不起,就乱嚷乱闹,和她干娘吵架。

2

在玫瑰露一节中,有相似的情节。厨房主管柳嫂的女儿五儿,一日因为上怡红院给芳官送茯苓霜,被巡查院子的管家林之孝家的拿住了。问她在大观园里做什么,这个五儿支支吾吾,叫林之孝家的起了疑心。这时,正好一干和五儿母亲不睦的婆子丫头碰到了这事,立刻怂恿林之孝家的好好查查五儿和她妈。因为园子里正丢了玫瑰露,找不到主儿。巧的是,柳嫂的柜子里正好有芳官送给五儿的玫瑰露。这下子,五儿怎么也说不清了,说是芳官送的,谁愿意信啊。林之孝家的听也不听,全部报告给了平儿凤姐。凤姐正病着,听了这事,也不详加查问,只是发出命令,把这娘俩各打四十板子,当娘的撵出去,再也不许在里面伺候;五儿卖了或配小子。幸而五儿运气好,碰上了平儿。平儿不仅仔细听五儿把事情的是非曲直都讲了一遍,还不辞辛苦跑了一趟怡红院查实真情,发现五儿说的确是实情。果然是芳官给的玫瑰露。但是柳嫂五儿的命运,并不因为真相大白,就瞬间有了转机。平儿把实情都报告给了凤姐,但凤姐知悉了这一切,却并不因此就打算放了柳嫂五儿。

凤姐的意思是,“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虽不加贼刑,也革出不用。”也就是说,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柳嫂五儿是否受了委屈,都不是关注的重点。柳嫂和五儿是不是该受罚,重点是这样一种和晴雯类似的倒推——柳嫂搅到这件事里头,就说明她有问题——就是她没偷玫瑰露,她也一定行为不轨,不老实,要不人家能赖她。还是平儿一顿劝慰,凤姐才罢了,把这件事交给平儿处理。柳嫂和五儿才得平安。

3

虽说,平儿、袭人、鸳鸯、晴雯,都被归为一等一的女孩,但平儿的洞察力和对他人的体贴关切,更是出类拔萃的。在对事物的判断上,更是表现出和晴雯截然不同的水平。不论晴雯这个人物如何,在芳官洗头风波中,她这种有典型意味的旁观者的态度却耐人寻味。一方面不能就事论事评论,而是通过心中的成见,直接下结论;另一方面,表现出人云亦云,缺乏认识事物的判断能力。前头,先是不管芳官有没有理,就先入为主的认定是芳官不好,芳官太狂了;后面,怡红院的主人宝玉,一出面给芳官主持了公道,晴雯又跳出来开始骂芳官的干娘。骂的也是头头是道。见芳官干娘打了芳官几巴掌,芳官哭了,晴雯赶着责道,“你老人家太不省事。你不给他洗头的东西,我们饶给他东西,你不自臊,还有脸打他。他要还在学里学艺,你也敢打他不成。”这时候芳官的干娘就是有理,只怕也没人听了。晴雯的态度,不仅从责骂芳官改成斥责芳官干娘,还替芳官洗了头梳了头。

当芳官干娘为了买好,赶上来要把芳官撵开,她来替宝玉吹汤,晴雯老实不客气的喝道,“出去!你让他砸了碗,也轮不到你吹。”这态度真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是晴雯一开始就真觉得芳官不好,和她干娘伶牙俐齿对嘴时,表现的太嚣张了;还是,后来被宝玉一番话点拨,真心又觉得在这场洗头水风波中,芳官是个受害者,受了委屈,被她干娘欺负了。只怕都不是。这样的态度,往往对真正发生了什么,谁是谁非,并不感兴趣。一来懒得费神探究,那多累啊;二来像平儿那样理性,就会少了很多情绪享受。将一件需要认识分析的事件,直接略过主要情节,跟早就准备好的成见挂钩,是最省事的。所以,王夫人并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把芳官和干娘吵架,直接跟芳官是个厉害角色等同;凤姐在了解了柳嫂五儿的清白之后,仍然认为既然她们搅进来,她们也一定有不规矩处;晴雯守在眼前却拉偏架,不说芳官和干娘吵架事出有因,而上来就责备是芳官不省事。这偏架拉的,倒不是晴雯有心偏向芳官干娘,而是习惯将事实简化,通过一个简化的事实,得出一个心中早就存在的成见。

往期精彩

1、《红楼梦》:天真到死的她,不属于这个世界

2、《红楼梦》:赢过宝钗,她靠的不止是美貌

3、《红楼梦》是怎样写“七夕"节的?

4、刘姥姥的牙牌令

5、迎春:像鸵鸟一般会幸福吗?

-作者简介-作者:高寒,读者原创投稿。本文首发于红楼梦赏析(ID:hlm364),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夕瑶:13824393166)。

红楼梦赏析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与君相逢,平生之幸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