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写好作文的十三个关键词②丨“加法”与“减法”

写好作文的十三个关键词②丨“加法”与“减法”

时间:2020-04-29 00:25:25

相关推荐

写好作文的十三个关键词②丨“加法”与“减法”

作者按


12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课程标准》(发字文号:教材〔〕7号),确定课程内容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关联性,提出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间的有机联系,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重视“学科间的联系整合”,此前已经提出,这次重提,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一篇文章,虽然侧重应试,出发点也是学科整合,尝试用其他学科的一些浅显的概念让学生去揣摩写作的方法。重新排版,欢迎指正。

加法减法:再谈作文的审题

刊于《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第3期刘志坤

加法”和“减法”是数学上的概念,我们将其拿来视为审题的两种方法,也是希望证明在重视学科间知识整合的今天,语文和数学这两门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的学科之间其实存在一种普遍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壁垒既不深,界限也不宽,我们若能以一种整体的、全面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看似已经完备的知识结构,眼前将会一片开阔。关于“加法”和“减法”,上一讲已经间接地有过论述,可惜语焉未详,这次予以特别指出,希望能引起重视。01解题释“法”

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在材料作文中,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总是简略的,其字数多不过三百,少不过数十,要想深入乎其中,在审题时必须对材料内容作出补充,是为“加法”。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将补充的信息全部写进文章,因此,对那些和立意无关的部分就需要加以裁剪,做出取舍,是为“减法”。“加法”是“减法”的基础,“减法”是“加法”的延伸。有了“加法”,对材料的理解才能深入;有了“减法”,才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主次,中心分散。材料作文的审题,必须“加法”和“减法”并重。那么,如何操作?

东晋时期的高僧支道林和司徒掾许询讲解佛经,支每阐发一条义理,满座的人没有不心服的;许每提出一个疑难,大家也没有不拍手称快的。这就是刘义庆《世说新语》里说的:“支通一义,四坐(座)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之所以能有这种效果,是因为支、许分工合作,一人负责发问,一人负责答疑。发问者固然能问到要害,答疑者也能挠到痒处。因此,听讲的众人是心旷神怡,魂为之夺。支、许二人解经的方法给予我们极大的启示,我们不妨“比葫芦画瓢”,由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想象着就材料中隐而未发的问题发问,一个则就这些问题进行答疑。于是,问题与答案互相厮杀,反复纠缠,先前的简略遂变成了最后的丰富,过去的片面变成了最后的整体,材料中潜藏的丰富意蕴不断得以彰显。——是谓“加法”。而“减法”则是“加法”之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步骤,从发问、答疑形成的内容里选择那些最符合自己需要的,验证其逻辑,排列其顺序,鱼贯而下,铺设成文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做“减法”时不管如何剪裁,最后选取的内容一定要能支撑自己的观点,以不繁冗赘余、中心明确得体为宜。如果说“加法”考查的是联想和想象的能力,那么“减法”考查的则是筛选、取舍、整合的功夫。两者一前一后,结伴而行。02真题证“法”

讲高考作文,最好的做法当然莫过于以历年考试真题为例,边评边讲。❶我们以辽宁高考卷材料作文“沙子与珍珠”为例,示范“加法”在审题中的运用。下面是原材料: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

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沉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惑。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我们不妨先用“加法”尝试着发问与答疑一番。❶珍珠有什么特点?——光华灿烂,惹人喜爱。❷沙子有什么特点?——灰头土脸,平凡无奇。❸珍珠有缺点吗?——过于招摇,容易损毁。❹沙子有优点吗?——虽然平凡,但可建高楼,可铺平地。❺沙滩之上为何能轻易发现珍珠?——“鹤”立“鸡”群,自然独特。❻珍珠是普通之物吗?——不是,“珍”已经包含珍贵、稀少之意。❼沙子是普通之物吗?——一般来说,是的。但还要看放在什么地方,放在水中,沙子就是另外一种存在。“鸡”立“鹤”群,同样独特。❽我们该做珍珠,还是该做沙子?——“鹤”有“鹤”的美丽,“鸡”有“鸡”的朴素。珍珠有珍珠的光华,沙子也有沙子的淳朴。可以有炼成珍珠、化茧成蝶之志,不如此,社会何来进步?但还要尊重甘于平凡之心,万不可有“精英意识”。反复问难之后,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对材料有了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把握,这则材料谈的其实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接下来就该思考怎样将我们问难的结果裁剪、融化到作文之中了。请看下面一篇范文:

我是一粒沙得到承认与尊重的,不一定是珍珠。——题记我命不好,投胎时误作了一粒沙,不过佛祖答应我六世轮回时,可连作两次珍珠,倒也划算。

现在我要做的,便是将我这“沙生”快快熬过去。

有一天我正与众沙友晒太阳,当然我是不屑于同这些命中注定为沙的朋友们交谈的,我正迷迷糊糊犯困,忽然听见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我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可为什么得不到承认与尊重?”是一个沮丧的男人的声音。

我刚想回答说:“因为你太平庸啊。”话还没出口,就被一颗珍珠砸中,疼死啦!

我连忙召集周围的沙友上前,将嫌疑人捉拿!

“你能找到这颗珍珠吗?”是一个老者的声音。

“当然。”年轻男人不假思索地说。

“啪!”

又是谁打了我!好在这次不是珍珠,是沙友。他们正好将刚才被“捉”的珍珠盖住。

“你能找到这些沙子吗?”

“不能,当然不能。”年轻男子继而恍然大悟,“谢谢您的指点!”

我可就气着啦!这老头子什么意思?不就是不承认我们沙子的价值嘛。我倒想问问他,在一堆珍珠里扔一颗珍珠,不和沙子里扔一粒沙子一样吗?都找不到。在一堆珍珠里扔一粒沙子,不也一样轻易就能找到吗?

没过几天,城里的路就修到了我们这里,掘土机轰隆隆地响,工人们哈哈地笑:“这一堆堆沙子金灿灿的,真是太美啦!这沙子踩在脚底下真舒服!”他们说,“用这种细沙去搅混凝土是最合适的!”

我听了这话,连忙跳进了工人的铁锨,被一同带来的除了沙友,还有那颗珍珠。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爽朗的笑声,现在的我已经不只是沙子了,我和其他沙子在一起,成了一条宽广的水泥路。老年人拄着拐杖说:“这路好啊,下雨天不再泥泞,晴天不硌脚。”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甚至能感受到在我身上一蹦一跳的孩子的欢乐。

身旁的珍珠不停地流泪,总是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心情不太坏时,他也会和我讲讲他做珍珠时的幸福。鲜明的对比反而让我觉得自己误投的“沙生”是幸福的。

夜里,大地归于寂静,耳边是不断的蛙鼓,夏夜的清风化为千手,推移月亮,梦中,佛祖微笑着跟我说:“明日,你将可重新做回珍珠,万众瞩目。”我惊呼:“万万不可!将自己当作珍珠,就有被埋没的痛苦,还是将自己当作一粒沙,让众人将我铺成一条路。”

佛祖说:“有如此志向,值得肯定。”

“对,得到承认与尊重的,也可以是沙。”

我含笑说,眼角却滚出一行热泪,化为一串串珍珠。

这篇文章可谓是善思善想、善问善答、善“加”善“减”的典范。作者以旁听到老年人和青年人对话的“一粒沙”的口吻展开叙述。因为佛祖答应它“六世轮回时,可连作两次珍珠”,所以平日里俯视众“沙”,不可一世(有较重的精英意识)。但当自己被铺成水泥路的时候,感受到因服务别人而得到承认与尊重,懂得了平凡也有平凡的价值。——此时,万众瞩目的珍珠反而因放错了位置而自怨自艾。最后当佛祖现身,想让这粒沙做回珍珠时,沙粒坚定地表示自己仍愿意做“平凡”的沙子,因为“得到承认与尊重的,也可以是沙。”篇末最后一句的想象和设计尤为独特,可谓虽无心插柳,但柳自成荫,平凡的沙子最终归于绚烂,同兼二者之美。可以说,整篇文章既有对材料的灵活运用,又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审题和构思很见功力。❷一般来说,考生在审题立论时都能注意到“加法”的重要性,但对“减法”却重视不够。其实,“减法”用得好,写出的文章会显得省净、简洁;不会用或者用不好,危害多多。且看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的一篇例文(下面为开头部分摘录,原题见上期,此处从略):

该为谁喝彩

一颗钻石,两位工匠,成功之后,有三个人值得喝彩。

第一位是年轻的徒弟。他“没有犹豫”地接受并完成了使命。“没有犹豫”意味着什么?无非是自信和勇气。而自信来自于技术,勇气离不开底气。在老雕刻家那里,年轻徒弟想必经历了严苛的训练,做好了勇挑重担的准备,他只是在等待着一个机会。当机会忽然来到之际,在偶然与必然交错之间,年轻徒弟做到了,也赢得了喝彩。

第二位是老雕刻家。面对既有可能价值连城也有可能一文不名的钻石,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他,他的底气在于多年从业的经验。当然,经验并非他一人独有,任何一个有资历的工匠都能就如何切割钻石侃侃而谈,老雕刻家超越同辈的是突破坐而论道的勇气,是敢于将经验付诸实施的勇气。而且他的勇气并不止于此,他还敢于将此重任托付给年轻的徒弟。知人善任,选对了执行者,老雕刻家做到了“识人”;谆谆教诲,制定了周密的方案,老雕刻家做到了“传承”。他同样值得喝彩。

然而,最值得喝彩的另有其人。

老雕刻家说得好,在工匠眼里,钻石不过只是一块石头,“不考虑价值,无所畏惧”。然而在提供钻石的商人眼里,钻石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所以整个故事中承担了最大风险的其实正是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人不迷信所谓的专家和权威,同意由一个年轻人切割钻石,将自己的利益托付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这需要的勇气无疑超过了老雕刻家师徒二人。而最终两颗完美的钻石,也是对商人这种异乎寻常的勇气最大的褒奖。……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的“加法”用的很好,从三个人物出发,不断朝材料的外围和深层联想,很有一番细致的功夫。但是作者明明将立意的重心放在商人身上,却用了四百字的篇幅分析和评价“年轻的徒弟”和“老雕刻师”。从结构上来看,就明显头重脚轻,观点也显得松散而不够集中。因此,这篇文章可以称为一篇较为全面的材料分析,却不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若运用“减法”,择取其中的一个角度立论,效果可能会大不同。此点考生需引以为戒。03“法”外有法

上面两篇例文提醒我们,在“加法”和“减法”之外,还有几条法则需要特意留心并遵守。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诚哉斯言。但是,也需承认,即使有千种万种解读,其中的观点也有高下,有雅俗,有浅深。我们对材料的解读应该力求高明、深刻,且能自圆其说。❷发问要合情合理,并且不要怕自己的发问不够深刻。《纽约时报》的总编说:“没有愚蠢的提问,只有愚蠢的回答。”如果觉得自己的提问不够精彩,想办法在回答上多做点文章吧。❸剪裁之后,所选内容对文章的立论来说,不仅要“充分”,还须“必要”。❹对材料的想象和联想很重要,但不可过度解读,以致超出材料的范围。“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句话绝对不可忽视。在18套高考题中,有7套试题对此做出明确要求,其他11套试题虽没“表态”,但这是不成文的规定,却是确凿无疑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