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他诗红人不红 写下一首诗 千年来广为传诵

他诗红人不红 写下一首诗 千年来广为传诵

时间:2021-11-11 22:23:37

相关推荐

他诗红人不红 写下一首诗 千年来广为传诵

众所周知,唐代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仅《全唐诗》收录的就将近五万首,诗人多达二千余人。而要说当中有哪些诗是广为传诵的,恐怕要数《唐诗三百首》了。它共收录了77位诗人的311首诗,其中杜甫诗在数量上最多,有38首。其次,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因为《唐诗三百首》是在《全唐诗》近五万首的基础上选编的,所以别看当中有个别诗人,可能只有一首诗入选,那也是千年来被广为传诵的佳作,值得我们认真品读。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便是这样的一首诗。它出自于唐代诗人常建之手,是常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虽然说起诗人常建,可能大家都比较陌生,毕竟他不似杜甫、王维、李白等诗人名声大,但是他的这首诗,却可以说是从古红到今。尤其是诗中颔联两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最为人所乐道。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便十分喜爱“曲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成语“曲径通幽”的出处,也在于此。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诗的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即诗人常建在早晨旭日初升,光芒照入山上树林的时候,就登入了破山寺。破山寺,指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上,乃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另外,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这里诗人说光照高林,还有着称颂佛宇之意。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便是千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首先,它的意思是说,穿过一条弯曲的小路,走到破山寺的后院,便会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花木繁茂的幽深处。或许这两句的语言本身没有独到之处,但是细细品味它所写的意境情趣,便会明白它的绝妙了。

相信绝大多数人,也都有登山入寺,体验“曲径通幽”的意境情趣。即便没有这种登山入寺的经历,也往往会因一些名胜古迹本身就藏于深山中,从而有了“曲径通幽”的感受。所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绝妙,不在于描摹景物的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它能够唤起身临其境者的亲切回味。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即明媚的山光使鸟儿更加欢悦,清澈的潭水令人爽神净心。据《维摩经·方便品》记载,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也就是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显然,常建在看到此番景象后,放佛领悟到了佛家禅悦的奥妙,摆脱了尘世间的一切烦恼。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即自然和世间的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在引导着人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当然,诗人本身也是处于深山幽静的古寺中,听不到其他的声响也很正常。而对于我们来说,其忘情尘俗的意境,也放佛跨越了时空,引导着我们涤除烦忧。

纵观常建的这首诗,它也可以说是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后感。而常建便以凝练简洁的笔触,为世人描写了一个曲径通幽、万籁俱寂的纯净怡悦的精神世界。它既表达了诗人游寺后的喜悦,也表达了对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的向往和追求。总的来说,《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值得仔细品读的佳作。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