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产褥中暑_产褥中暑中医辨证_产妇如何预防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_产褥中暑中医辨证_产妇如何预防产褥中暑

时间:2020-08-26 09:08:16

相关推荐

产褥中暑_产褥中暑中医辨证_产妇如何预防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是指在产褥期因高温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可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那么产褥中暑怎么预防呢?

1传统的月子观念易致产褥期中暑

专家观点:产褥中暑就是指在产褥期因高温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还有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至于传统的坐月子习俗中讲的不能刷牙、洗澡、洗头,不能开空调、开窗等,其实都是为了预防孕妇受凉,只要保持一定温度、湿度、舒适的环境,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坐月子是产妇身体的恢复时期。由于产妇分娩过程消耗的能量相当于重体力劳动,会给其身心带来极大的疲劳,因此,坐月子期间,应多注意休息,适当地活动,劳逸结合;同时为了给宝宝供给足够的奶水,还应多吃些营养高且易消化的食物,以汤水类为主。所以,坐月子很重要,科学的坐月子更为重要。钱主任建议,产妇所处的环境室温可以保持在25℃-26℃,保持一定的湿度,空调不要直接冲着产妇吹,既预防了中暑的问题,还能保证产妇不受凉。

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如果产妇出现头晕、四肢乏力等明显的中暑症状时,可以先在家里进行简单的急救,首先要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如若开空调的话,一定要注意不要直冲风口。第二,解开衣服,多饮些淡盐水,补充流汗过度带来的盐分缺失。另外,如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首先要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

2产妇如何预防产褥中暑

产妇在室内高温闷热环境下,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很容易中暑。

据医生介绍,产后,产妇体内储留的水分需要排出,因此有显著的利尿现象,出汗也特别多,可以经常见到产妇衣、被为汗水浸湿,夜间尤甚。出汗也是一种散热方式,当环境气温超过35℃时,机体依靠大量汗液蒸发进行散热。但是一些旧风俗习惯却要求产妇密闭在家中,由于住房矮小,室温过高,湿度很大,产妇出汗散热又受到严重障碍,将导致体温中枢调节失常,出现高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病变。产褥感染患者发热时,更容易中暑。

小编提示:产褥中暑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告诫产妇必须破除旧风俗习惯,居室要通风,衣着要适宜。此外,还要预防和积极治疗产褥感染。当产妇发生产褥中暑应迅速降温,积极防治休克。

3产褥中暑怎么治疗

产褥中暑治疗

产褥中暑的治疗原则是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硷紊乱,积极防治休克。降温宜同时采用物理降温。首先将病人移置凉爽通风的地方,全身用冰水或酒精擦浴,在头、颈、腋下、腹股沟、腘窝部浅表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同时用电扇向病人吹风,并用力按摩四肢,以防止周围血循环的淤滞。

产褥中暑治疗在采用物理降温的同时,应用药物降温,以氯丙嗪为最常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震颤,降低器官的代谢和氧消耗量,防止身体产热过多。用法是将氯丙嗪25~50mg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在1~2小时内注完。如情况紧急,可用氯丙嗪25mg或异丙嗪 25mg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100~200ml中静脉滴注,在10~20分钟内注完。若在2小时内体温并无下降趋势,可重复给药。降温过程中应加强护理,注意体温、血压、心脏情况,一待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即停止降温。

在降温的同时,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3000ml,并注意补充钾、钠盐。抽搐病人可用安定10mg肌注,同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产褥中暑吃什么好

【药膳食疗】

1,猪肾粥:

[原料]猪肾1对,粳米150g,薤白3g,人参、葱白各6g。

[制法]先将猪肾洗净切片,待用;粳米洗净水煮。至粳米半热时将猪肾、人参、薤白、葱白放火锅内煮。

[功效]补肾益精,补气通阳。适用于肾精亏损之产后感染发热。

[服法]食用时可加入少量精盐,2次/d。

2,五神汤:

[原料]荆芥、紫苏叶、茶叶各6g,生姜2g,冰糖25g。

[制法]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同荆芥、一紫苏叶、茶叶一起放入干净的锅内,加入清水约500mL,置火上烧沸约5分钟,滗出汁,再加清水煎1次;两次取汁约500mL,用双层纱布过滤取得清亮药液装在皿内;锅内放清水约50mL,烧洗后下入冰糖溶化,趁热过滤,再把糖汁对入药液内即成。

[功效]辛温解表,祛风散寒。适用于风寒侵表之产后感染发热。

[服法]温热3次服完。

3,地丁败酱糖茶:

[原料]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各30g,红糖适量。

[制法]加水700mL煎取400mL。去渣,加红糖适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适用于产后感染发热。

[服法]温服,200mL/次,2次/d。

4,鱼腥草二花饮:

[原料]鱼腥草30g,金银花15g,野菊花12g,白糖适量。

[制法]将鱼腥草、金银花和菊花共放沙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再煎7分钟,去渣加入白糖,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适用于产后感染发热。

[服法]1剂/d,连服5~7剂。

5,化瘀解毒粥:

[原料]牡丹皮10g。赤芍12g,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各20g,粳米50g。

[制法]前5味共放沙锅内,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共3次,最后去渣合并药汁,与粳米共煮稀粥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适用于产后感染发热。

[服法]1剂/d,连服5日。

6,生化蜜膏:

[原料]当归、益母草各30g,川芎、桃仁、甘草、牡丹皮各10g,炮姜5g,白蜜50mL。

[制法]将当归、益母草、川芎、桃仁、甘草、牡丹皮、炮姜同放火锅中,加水500mL,煮取300mL,去渣,加白蜜50mL收膏。

[功效]行气活血。祛瘀。适用于产后血瘀发热。

[服法]50mL/次,3次/d。

7,桃仁莲藕汤:

[原料]桃仁10g(去皮尖打碎),莲藕250g,红糖或食盐少许。

[制法]将莲藕洗净切片,加水500mL与桃仁共煮汤;酌加红糖或食盐少许调味。

[功效]活血行血,散瘀。适用于产后血瘀发热。

[服法]吃藕喝汤,1次/d。

8,益母山花饮:

[原料]益母草30g,山楂、金银花各9g,冰糖适量。

[制法]将益母草、山楂、金银花洗净放锅内,加水500mL,煎取250mL,去渣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饮用。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产后血瘀之发热。

[服法]1剂/d,连服5—7日。

9,龙眼地黄粥:

[原料]龙眼肉12g,熟地黄15g,粳米40g,冰糖适量。

[制法],将龙眼肉、熟地黄洗净用纱布包好,同粳米共放沙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米熟后,去药包加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养血益气。适用于产后血虚发热。

[服法]早、晚食用,1剂/d,连服3~5剂。

10,参芪当归羊肉汤:

[原料]人参、当归各10g,黄芪30g,羊肉500g。

[制法]将羊肉切块加水适量煮汤,后加入黄芪、当归、人参,以文火煎煮1小时,去当归、黄芪。

[功效]气血双补。适用于产后血虚之发热。

[服法]喝汤吃肉,1次/d。

11,山药桂圆炖水鱼:

[原料]山药30g,龙眼(桂圆)肉20g,鳖(水鱼)1只(约重500g)。

[制法]先将甲鱼宰杀,去内脏切碎。加适量水,与山药、龙眼肉清炖,至熟烂,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清热,潜阳。适用于产后血虚之发热。

[服法]佐餐食用。

12,姜糖饮:

[原料]生姜15g,红糖30g。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片,置入锅中,加水2碗,煮沸后再煮5分钟,入红糖再煮2分钟即可。

[功效]散寒解表。适用于产后外感风寒发热。

[服法]趁热饮用,1剂/d,5一10日为1个疗程。

13,葱豉小米粥:

[原料]葱白2根,淡豆豉、荆芥各6s,小米50g。

[制法]先将小米用水淘净后放火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加入葱白、豆豉、荆芥,再煮至米烂后即可食用。

[功效]疏风解表。适用于产后外感发热。

[服法]1剂/d,连服7日。

5产褥中暑中医辨证

 产褥中暑(puerperal heat stroke)是指在产褥期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及体质虚弱的条件下,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性急性疾病。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产后郁冒”范畴。产妇亡血多汗,血虚津伤,阳气独盛于上,复因感受寒邪,气机壅塞,上焦不通,胃气失和,津液不足,因而见有脉弱,呕吐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以及舌有苔、身无汗等症者,治以发汗散邪、调和阴阳,以使汗出则邪去,阳弱而后与阴相和。所谓损阳而就阴也。对严重胞胎既下,气血俱去,忽而眼黑头眩、神昏口噤、昏不知人者,当急投益气固脱,辛香逐血等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