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古代元宵节的习俗为何是“点火” 而不是“张灯”?

古代元宵节的习俗为何是“点火” 而不是“张灯”?

时间:2023-08-07 23:43:20

相关推荐

古代元宵节的习俗为何是“点火” 而不是“张灯”?

本文由【王淑焕娱乐屋】独家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允许,禁止抄袭转发,侵权必究。本文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代元宵节的习俗为何是“点火”,而不是“张灯”?

众所周知,元宵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众多民俗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当然,过元宵节除了吃香甜可口的元宵(汤圆)外,更多的则是灯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灯,而这种体现文化的方式一度也成为元宵节的标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也是出自于这一传统节日。而关于元宵节最常见的三种起源,就如汉武帝祭祀太一说、汉明帝燃灯表佛说、道家三元说,也都是从灯的角度来阐述元宵节的起源。张灯结彩这个词更是对元宵节最好的表达。然而实际上,我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真正能够代表元宵节的习俗是“点火”,并非“张灯”,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元宵节张灯

从关于元宵节的史料记载来看,隋朝时,一个叫柳彧的御史曾向隋文帝上书说:“最近几年,每到正月十五,百姓“燎炬照地”,整日玩乐,不光是铺张浪费,而且男女混杂,有辱斯文,望陛下能够下诏,禁止这些‘不文明’的行为。”这里的燎炬照地,其实并不是描绘的张灯,而是点火。由此我们就能看出,直到隋朝初期还没有“张灯”这一说。

古代的元宵节

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一直到清朝末年,民国时期,“点火”仍然是许多地方过元宵节的习俗。除此之外,民间流传的关于元宵节起源的传说也能为“点火”这一习俗做一个辅证。举个例子,在湖南临湘的民间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只天鹅下凡人间,不幸被猎户射伤,玉帝为此感到异常愤怒,于是打算在正月十五这天派遣天兵天将去到人间放火,要将所有人和牲畜全部烧死,给天鹅报仇。有位仙女在得知此事后,对人类产生了同情之意,便将这件事告诉了凡间的百姓。为了躲开这场灾难,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装出一副大地着火的样子。没成想,果然将玉帝骗了过去。自此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会张灯结彩,慢慢的就有了元宵节这个节日。

古代的元宵节

既然元宵节最早的习俗是“点火”,那它又是怎么转变成了“张灯”的呢?其实也很简单。史书《僧史略·汉法本传》中记载到:“西域十二月三十日,乃中国正月之望,谓之大神农变月。汉明帝令烧灯,以表佛法大明。”其实,汉明帝也是为了提倡佛教,才下令在正月十五这天要全部挂上灯笼,以这种形式来敬拜佛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燃灯礼佛”。

据佛经《佛般泥洹经》的记载,在佛涅槃之后,信徒要将他所化成的舍利用金罂盛放,并放置于金床之上,然后“天人散华伎乐,绕城步步燃灯,灯满十二里地”。与此同时,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中国的正月十五日刚好与其燃灯礼佛的时间相同。

古代的燃灯礼佛画

佛教自汉朝开始传入中国以来,随着中原王朝与周边各个民族的“交流”越来越多,使得佛教得到了飞速发展,慢慢的人们也开始接受、容纳佛教所带来的习俗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观灯也成了众多习俗的其中一项。

而元宵观灯这个习俗,根据现存的史料记载,最早开始是在隋炀帝时期。他自己所作的《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正是描绘了这一景象:“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元宵节的习俗正是来源于佛教。

古代元宵节

如果“张灯”习俗是自隋炀帝时期开始,那么其确立则是在唐玄宗时期。唐睿宗在位时,有位叫做僧婆陀的佛教徒曾向他上书,请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燃灯三天三夜,并且得到了唐睿宗的同意。后来唐玄宗上位,颁布明确诏令:以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燃灯。从此,“张灯”习俗便得到确立,一直延续至今。

元宵节张灯

在小编看来,虽然元宵节的文化习俗有着自“点火”向“张灯”这一转变的过程,但归根结底,其寓意还是如出一辙。虽然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出现,是以佛教的传入而产生,不管怎么说,它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去弘扬民族文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