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82岁的他曾是毛主席警卫员 隐居深山54年 究竟有何隐情?

82岁的他曾是毛主席警卫员 隐居深山54年 究竟有何隐情?

时间:2023-09-29 16:53:49

相关推荐

82岁的他曾是毛主席警卫员 隐居深山54年 究竟有何隐情?

每晚九点半,读一条浓缩版历史。

导读:在湖南省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有一位82岁的老人,看上去与平常老人没什么两样,但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曾是毛主席的警卫员,如今已经在这与世隔绝的深山里隐居了54年,他就是奉孝同老人。老人身上究竟有什么秘密呢?为什么要在这里秘密隐居了54年之久没被人发现?

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因其近乎与世隔绝的环境,曾被人考证为古桃花源遗址。奉孝同老人,已在这世外桃源耕作54年,12月12日,保守了毛主席警卫身份秘密54年的奉孝同,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县城。

12月18日,湖南省湘潭市,曾做过5年毛主席贴身警卫的老兵奉孝同,到韶山参观毛泽东故居,了却夙愿。奉孝同1958年复员回乡在深山劳作,从未透露自己毛主席警卫的身份。

62年前,23岁的奉孝同,激荡着热血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高大英俊、素质过硬、表现优异的奉孝同被选中到中央警卫团干部大队一中队,成为毛主席的警卫。

警卫团的几年,是他一生最难忘的岁月。他先后被授予执勤能手、技术能手、一级射击能手等荣誉称号。除了练军事技能,主席还给他们加派了读书的特殊任务。只读过三年初小的奉孝同,坚持认字学习,最后能写信读报看文件了。

1958年2月,“为加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奉孝同响应号召,从北京回到湖南老家闭塞贫困的大山里,和妻子一起上山下地。

1959年,公社公布了“放卫星”奖励标准,每亩报数收获600斤奖白酒4两,每多收100斤谷,奖二两白酒。奉孝同当众说:“宁可实事求是,不可喝这‘空肚’白酒!”当场挨了批评。

出于严守纪律需要,部队要求他复员后不能泄露自己在中央警卫团工作的经历。奉孝同严守纪律,退伍回乡后从没有把自己特殊的身份告诉过父老乡亲,镇里的干部也只知道他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

奉孝同和他72岁的老伴王云欢至今还住在一栋残破的老木屋内,两人生育了3个女孩,分别取名奉庆玲、奉美玲、奉福玲。1984年,16岁的奉福玲被人从家门口骗走,后来死在海南,奉孝同一家因无力支付路费,连女儿最后一面也没见上。

奉美玲远嫁外县,每年回家探亲一次。奉庆玲因患怪病离异后,带着一男一女回娘家定居,其儿子奉光兴,于10月20日不幸去世。奉庆玲的女儿奉连花出嫁后,奉家就只剩下这对老夫妻和残疾的奉庆玲相依为命。

“不能讲,部队有纪律,毛主席也叮嘱过。”当问及老人为什么不以主席警卫的身份向组织提要求时,奉孝同连连摆手。

本以为将永久保守毛主席警卫身份秘密的奉孝同,不曾想到在医院医护人员送女儿回家路上,女儿无意间“泄密”,让奉孝同毫无准备地以毛主席警卫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很多好心人开始向他伸出援手,他终于有了提自己心愿的机会。

记者问他一生中最光荣的是什么?奉孝同用颤抖的声音回答:“给毛主席当警卫。”问他最遗憾的是什么?他说,“把自己与毛主席的合影弄丢了,离开毛主席之后再没有见到过他老人家。”

奉孝同的事迹传开后,新化县委高度重视,县委书记胡忠威亲自委托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看望,奉孝同说出了埋在心中许久的三个愿望:“希望女儿的病能治好;去韶山,到毛主席家里看看;去北京,看看毛主席遗容。”

要不是大女儿奉庆龄住院期间缺钱治病,奉孝同的秘密或许将永远湮没在山头的雾霭云岚中。

没有显赫的战功,没有惊险的经历,但这位老人依然值得人们尊重。54年来,他坚守军人的机密,将当年的光荣深藏在心底,只把自己当成最普通最平凡的山野农夫。只有那些渐渐发黄与褪色的纪念章、荣誉证书和日记本,陪伴着他,安慰着他。

拥有这样优质的“资本”、高调的“资历”、堪称丰富的“资源”,奉孝同却选择低调一生,自甘清贫。他从不想要依靠它们去获取什么,得到什么,再苦再难也自己默默扛。

奉孝同54年来的选择,在今天也许会被许多人认为太“傻”,太“蠢”,是“自讨苦吃”。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见惯了太多“聪明人”的“聪明”,但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恰恰是奉孝同这样另类的“傻”。因为这样的“傻”,深藏着一种朴素而踏实的人生信念与生命力量。

为老人严守了54年的秘密而致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