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古代史:晋楚鄢陵之战

古代史:晋楚鄢陵之战

时间:2023-09-30 12:03:00

相关推荐

古代史:晋楚鄢陵之战

晋、楚两国争霸,战祸不断,晋国迫于各诸侯国的舆论压力,“诸侯贰于晋”,形势对晋国不利,加之秦国与白狄乘机攻晋。晋景公死后,新继位的厉公亦怕腹背受敌,遂继景公晚年的政策,对楚国采取缓和友好的态度。在宋国执政华元的外交活动下,晋、楚两国的代表于晋厉公二年即楚共王十二年(前579),在宋国西门外订立弭兵盟约,这就是春秋时期第次“弭兵之盟”,也称“华元弭兵”、“西门之盟”。

传统说法是晋国首倡这次弭兵之盟,应当说由于形势的发展,晋、楚两国都有此愿望,华元就是抓住这样的时机促成这次会盟。这次会盟对晋国很有利,与楚国和解,能集中力量对付秦国的攻伐;与楚息兵罢战,得中原各诸侯国的支持和信任,争取到更多的盟国。但是这种会盟和所订的盟约,因缺乏基础和实质诚意,在双方喘息仅三年,又毁约而战。

晋厉公六年即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夏天,晋、楚在邮陵(今河南邮陵北)又进行战争。晋厉公三年即秦桓公ニ十七年(前578),晋厉公因在前一年晋、楚两国订立了弭兵罢战的“西门之盟”,赢得了集中精力对付秦国的时间。于是次年四月,派吕相(即魏相,晋武子魏犄之子。因食采邑于吕,故称吕相,又称吕宜子)赴秦国,宣布晋国与秦国断绝外交,还发表了一番断交原因的言论,这实际上就是一篇伐秦的檄文。

吕相先肯定晋献公与秦穆公时的友好,“戮(努)力同心,申(明)之以盟誓,重之(再)以昏(婚)姻(加以巩固)”。然后历数自晋献公以后秦国的罪状,如晋文公死后秦国不派使参加葬礼,历次的大小晋秦之战争一律归之于秦国不遵守盟誓,背信弃义。凡是晋国有背盟之事,则强词夺理地加以辩解。全部言辞充满晋国历代君主是一贯正确的形象,而秦国则是罪行累累,应加讨伐。由于言辞善辩,又有声有色,遂成后世讨伐檄文的名篇,称为《吕相绝秦》。

吕相绝秦之后,晋厉公借诸侯至周朝见周简王之机会,与齐、宋卫、鲁、郑、曹、邾、膝等国国君相会,要求各诸侯国出兵协同晋国伐秦国.是年五月,晋厉公和周大夫刘康公、成肃公率诸侯讨伐秦国。晋军由栾书任中军将,荀庚为副。士梦为上军将,郤铸为副。韩厥为下军将,荀替为副。赵旃为新军将,郤至为副。邰毅驾御车,栾铖为车右。丁亥日,诸侯联军与秦军交战于秦的麻遂(今陕西泾阳北),大败秦军,秦将成差和不更(秦国官名)女父(人名)被俘。联军乘胜渡过径水,到达侯丽(今陕西礼泉东)后还军。

晋厉公亲自到新占领的秦地新楚(今陕西大荔,朝邑境内)迎接凯旋的晋军。这是自秦康公之后,晋国与秦国交战,秦军第一次如此大败,也是晋军第一次深入秦国腹地。在这次战役中曹宣公死于军中。是年六月,曹宣公底弟(一说庶子)负刍杀太子自立,即曹成公。次年十月,卫定公死,子衍继位,即卫献公。秦桓公死,太子后伯车继位,即秦景公。

晋厉公五年即楚共王十五年(前576)六月,楚共王欲北上伐郑、卫两国。子囊(楚庄之子,公子贞)劝谏说:新近オ和晋国订了盟约,现在就背约,恐怕不能这样!子反认为:敌人动向有利于我们就可以去进攻,管它结不结盟。于是楚共王率军北上伐郑国,到达暴隧(郑邑,今河南原阳西南)后,又转向伐卫国,到达首止(即首戴邑,今河南睢县东南)。同时郑国也不畏楚国,子竿率军袭击楚国,攻占了楚的新石(今河南叶县境内)。

晋国知楚国背盟伐郑、卫两国,栾书想要对楚国报复。韩厥以为:不用,让楚自己加重其罪,人民将会背叛,无人服军役,进去为其作战?故晋国这次未出兵。但在十ー月,晋士爕、鲁叔孙侨如、齐高无昝、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邾国代表与吴国代表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相会,欲利用吴抗楚,这是吴国开始与中原诸侯会盟。

次年(前575)春天,楚共王在武城(今河南南阳市北),因前一年郑国子罕不畏楚而袭取新石,就派公子成赴郑国请和。条件是将汝阴(今河南商丘、宁陵间)让给郑国,郑国背叛晋国,郑国子驷与楚共王在武城结盟。四月,亲宋国的滕文公死,郑国乘滕国有丧事,由子罕率军伐宋国。宋国的将钮、乐惧率军抵御,败郑军于沟陂(今河南商丘与宁陵间)。宋军退兵驻于夫渠(在沟陂附近),宋因战胜郑军而不加戒备,结果被郑军偷袭,败宋军于沟陵(在沟陂附近),将钮、乐惧被郑军所俘。

郑国与楚国结盟而叛晋,又伐宋国,晋的同盟者卫献公首先率军讨伐郑国,攻至鸣雁(郑邑,今河南杞县北)。晋国见卫国已主动讨伐郑国范文子主张立即出兵伐郑。栾书也表示同意。于是晋厉公决定出兵伐郑国。由栾书任中军将,土为副。部销为上军将,荷偃为副。韩厥为下军将,郤至为新副将,荀留守,郤卿到卫国和齐国,栾厥至鲁国请求出兵协助。四月戊寅日,晋国伐郑国的大军出发。

郑国得知晋国已出兵,急派使赴楚国求救,郑大夫姚句耳也一同前往楚国。楚共王决定出兵救郑,由司马子反率中军,令尹子重率左军,右尹子辛(公子任夫)率右军。楚军出发途经申地,子反人申邑去弄访告老在家的申叔时,征求这次出兵的意见。申叔时开始说了德、义、礼、信是作战条件的道理,然后才指出,现在楚国对内抛弃人民,对外绝其友好,亵所订的神圣的盟约,而且还说话不算数,不顾一切违反形势而发动战争,以人民的疲劳来求得快意,人民不知道什么是信用,故进退都是罪过。人们为自己的后果担心,还有谁愿去作牺牲!最后对子反说:你好自为之,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五月,晋军渡过黄河,据报楚军将至。中军副将土爕不主张和楚军对阵,认为不与楚战可缓和忧患,争取诸侯,让有力量的去对付。栾书则反对不战而回。六月,两军在鄢陵相遇。士燮仍不欲战,柳至主战。当晋军将帅们还为战与不战辩论的时候,楚军则先发制人。甲午日晨,楚军通近晋军结营地列阵,晋军忧虑。范白(范文子之子)献计说:我们将井填塞,将灶铲平,在营中列阵,将行列距离放宽,空出通道,又有何惧?

其父土执戈赶走他说:国家存亡,是天意,小孩子懂得什么?栾书说:楚军轻窕,固守营全,等它三日必然会退走,然后追击。必然获胜。邻至也分析楚军有六个弱点:令尹与司马不和;楚军疲于战争;助战郑国军行列不整;附从楚军的蛮夷小国军队不会列阵;战斗时机不好;士卒在阵前喧哗,各顾其后,没有斗志。于是决定与楚军战。楚共王登巢车(嘹望车)以望晋军,子重派太宰伯州犁(晋国伯宗之子,前一年“三郤”害死伯宗,伯州犁逃往楚国)站在共王身后回答晋军的活动情况。

晋厉公在巢车上望楚军时,苗责皇(楚国子越椒之子,三十年前楚庄王本以斗氏为主体的若敖氏之乱时,逃往晋国,晋封于苗地)站在厉公身侧回答楚军活动的情况,晋军将士见楚军多,又有知晋军内情的伯州犁为楚共王作参谋,有些惧怕。苗责皇说:楚军的精锐是中军王卒请用晋的精锐先击楚之左右军,然后集中三军攻其王卒,必大败楚军。厉公从其谋。战斗开始,双方前进,因是泥沼较多的地区,晋厉公所乘之车陷于泥沼。

来书欲以自己车载厉公,其子栾铖谓其父:不能侵权、弃职、慢军。不让栾书载厉公,他将厉公车从泥沼中掀出。对战时,晋魏铖一箭射中楚共王的眼。共王急召神射手养由基射魏锜,给了两支箭,而养由基只用一箭就射死魏铸,剩下一支复王命。晋郤至三次碰上楚王车,见到共王,则三次肃拜而退。韩厥追赶郑成公,即将追上而停止,说:“不可以再辱国君。”郤至追赶郑成公,即将追上也停止,说:“伤害国君要受刑罚。”

晋军追击楚军到险地,楚的养由基箭无虚发,力士叔山冉奋力抓起晋军土卒投击晋的兵车,断其车轼,晋军才停止追击。楚公子莜被俘,栾铖夺取令尹子重的帅旗。战斗从凌晨到见星光才休战。楚子反命军吏査伤亡,补充士卒,配备兵车,鸡鸣而食,等待命令。晋军将土得知楚军的情况后很担心。苗责皇让晋军也做好备战,明日再战,并将俘虏到的楚兵放回。楚共王得知,召子反商议对策,但子反因小臣谷阳竖献酒喝醉不能前去见共王。共王于是乘夜黑时,带楚军逃走。

楚军回到瑕(楚邑),共王派使对于反说:过去大夫打败仗,国君不在军中,你要负罪责,这次你没有过错,因为有我在。子反再拜稽首说:君赐臣死,死也甘愿,我的土卒逃走,是我的罪过。令尹子重则派使对子反说:过去打败仗的人,下场你也听说过,为何不打算怎样办?于是子反自杀。共王知子重派使说反之事,急使人去阻止时,为时已晚。

琊陵之战因争夺郑国而起,但郑国未能因晋胜而服晋。是年秋天,晋厉公与齐灵公、鲁成公、卫献公、宋国华元、邾国代表在沙随(宋地,今河南宁陵北)相会,谋划伐郑国。其后不久,晋厉公遂与周卿士尹子率齐、鲁、邾等国联军伐郑国,同时又伐陈国,攻至鸣鹿(陈邑,今河南鹿邑西),伐蔡国,诸侯联军驻在颗上(额水旁,在今河南禹县境内)。戊午日,郑国子罕率军夜袭,宋、齐、卫之军皆溃败。故晋、楚两国争霸战争并未就此而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