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精研苦学传薪火 自强报国弦不辍

精研苦学传薪火 自强报国弦不辍

时间:2019-12-31 12:04:32

相关推荐

精研苦学传薪火 自强报国弦不辍

徐士瑚,(1907年一2002年),字云生,号仙州,1907年1月20日生于山西省五台县建安乡大建安村人。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任山西大学校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祖统会名誉主任。曾祖知止,祖父学惠,耕读传家。

青年时期的徐士瑚

父亲徐一鉴,为三晋教育界名宿,曾任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总干事。伯父徐一清,日本留学生,同盟会会员,曾任山西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兼大汉银行行长,山西陆军粮服总局局长,山西省银行总经理等职。徐士瑚行三,弟兄四人。少年时由父母操办与渠英芳结婚,生一子。抗日战争期间在陕西西北大学任教,又娶渠丕洁为妻,先后生三男二女。

民国山大校长徐士瑚

徐士瑚幼时秉承家教,熟读四书,勤敏好学,为家人所重。19入五台河边私立两等小学;19入太原外国文言学校;19转入阎锡山创办的“山西省私立进山中学校”即现“进山中学”;1925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深造。1931年6月毕业后,随朱自清先生并偕学友李健吾先到巴黎后赴伦敦,进入苏格兰四所古老大学之一——爱丁堡大学,进修学习拉丁语及英国文学,1933年获该校硕士学位。

英国爱丁堡大学

1934年入英国剑桥大学精读莎士比亚诸专著,参与莎翁诸学术活动。1935年7月,前往丹麦国际学院及德国学习德语。1936年2月经瑞士返国回到山西。山西当局以其精于外文,聘任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室中校英文秘书。由于志在献身教育,两月后坚辞斯职,而后受聘于山西大学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37年日军侵占太原后,抗战军兴,山西大学奉命解散,乃去陕西西北联合大学任教。

山西大学堂

1939年,徐士瑚为了流落在外无校读书的三晋学子的学业,经多方奔走呼吁并奉山西省政府的命令终于在陕西三原县使停办年半多的山大复校,使百余名山大流落在外的文、法、理、工、医各专业学生顺利复学,并招了新生。复校初,校址无着,徐士瑚不辞劳苦,利用个人的社会关系敬请友人王捷三先生(陕西省教育厅长)帮助,借得三原女中校舍做校部上课,校内还住有文学院、法学院学生,工学院学生则租住在山西街一个货栈内。复校后阎锡山兼校长,徐士瑚为校务主任兼教务长(半年后代校长兼教务长)。当时学校缺乏师资,他费尽心力一方面首先从西北联大请了七八位教师,还求援于其它国立大学,另外设法联系和争取散居各地的山西各大专院校的老师回校工作。当时学校既无旧日档案和办公设备,又无图书仪器。他亲赴西安、汉中、重庆、成都等地搜购中英文教本,并广置文史图书供教学参考之用。一切布置就绪后,学校于1939年12月1日在三原城开课。当时复学的旧生及新招学生大都是流亡学生,衣食皆难,徐士瑚多次造访教育部,求得资金,使学生们全部享受了公费。学生们的伙食、教本、讲义都由学校免费供应。当时正值严冬,徐士瑚经交涉又从二战区“兵站”每人领到冬夏季军服与大衣各一套。至此学校的教学秩序逐步进入正常运作。行政管理、课程安排,一改老山大民国以来的那一套旧规程,尽量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办理。

战动总会成立大会和丁玲发表讲演的山西大学礼堂

1940年6月和1941年7月在校内先后发生了两起国民党势力集团向阎锡山集团争权夺利的、置广大流亡学生于不顾的内斗事件。1941年12月,为了抵制国民党及三青团势力的干扰,徐士瑚奉山西省政府令,带领学生将学校北迁至陕西宜川县秋林镇。1943年4月,国民党中央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下令将所有省立大专院校一律改为国立大专院校,并都委派了c.c系的校长。山大自然不能例外,但限于阎锡山控制区的特殊情况,只好电请山西省主席赵戴文推荐,赵推荐了阎锡山的高干王怀明为校长,因王怀明工作公务忙,由徐士瑚代主校务。抗日战争期间的八年,是山西大学漂泊无定流徙办学的八年,也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八年。一面是战火纷飞中的图书设备散失,骡车步行迁徙,沟壑窑洞教学、山野油灯读书;另一面是弦歌不辍风景,师生团结氛围,“精研苦学”校风,艰苦奋斗精神。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学校几经周折才于1946年3月初回到太原。原校址日伪时期办了一个职业学校,所留办公设备及其它财产均被阎锡山集团一些接收单位劫掠一空。经短期准备后于4月底恢复上课。6月,山西省参议会成立,王怀明担任了省参议会议长,辞去了校长一职,改由徐士瑚任校长主持校政。当月徐士瑚去南京向教育部一方面汇报工作,一方面提出增加经费,改医专为医学院,争取外汇,争取派1—2名教授去美考察、进修,均得到批准。又去上海向联合国救济总署联系到校医院用100张病床及配套设备,还有数台拖拉机及机床。又去北平购买了图书仪器,同时乘北平光复之时,敌伪时的大专院校、各机关下来不少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近一年的时间先后聘请了正、副教授和讲师近30余名,还从毕业生中先后留下助教近25人。为了培养青年师资,又从这些助教中先后送到清华、北大、北医、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约15人。有6年留学经历的徐士瑚校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极为重视。1944年11月,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学生的英语会话水平,学校专门开设了英文高级班讲座,听讲学生30人,徐士瑚亲自讲授英文宣读,教务长严开元讲授英文会话。学校经两年多的努力可以说已初具规模,教学与基础课实验已基本能正常运转。徐在任职期间,还经常邀请学者、专家、教授讲演报告,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当时在学生中成立的各种学术研究和文艺社团20余个。1947年五月创刊了《山大学报》。

1948年1月初,英式建筑的主楼突然失火,楼内财物付之一炬,徐士瑚一急之下,又患了斑疹伤寒,高烧42度昏迷不醒,一病数月方基本痊愈。7月,解放军在晋中战役一举歼灭阎军10万人,太原局势紧张,人心惶惶。于是全校召开大会,成立迁校委员会,徐士瑚不顾自己身体十分虚弱,带领师生员工飞到北平。师生们到北平后靠自己和学校的努力找到几处较大的空楼和空房(有的房子是用十数袋白面交换的)。但吃食较为困难,徐士瑚拜访了傅作义将军,请准从“兵站”发给数十袋面粉。

中南海一隅

1948年11月29日,解放军发起平津战役,与国民党军傅作义部60万人展开决战。在国民政府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12月7日,蒋介石派国民党中央青年部长陈雪屏飞来北平,在中南海召集在北平的十四所国立大专院校校长开会,传达蒋介石要求各校院长们搭乘专机离北平去南京再去台湾。当时专机已经备妥,当诸大校长纷争南飞时,徐士瑚坚拒离去,他义正言辞地说:“我是一校之长,我不能离师生而他去,我要同师生共命运,使师生有所依托。”

油画《和平解放北平》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前夕,除北平艺专校长徐悲鸿、山西大学校长徐士瑚两人外,其余的人均先后乘专机离开。徐悲鸿是人们熟悉的画家,然而知道徐士瑚的人却并不多,即便在教育界真正了解徐士瑚的人也不多。但是,他不应该被我们遗忘。1月底,解放军进入北平。2月初文管会与高教接管部正式举行了山大的交接仪式,指定徐士瑚仍负责。徐鉴于大病后身体健康欠佳,又考虑到个人政治条件已不适于再任校长,故特向高教接管部张部长提出辞职,张表示根据中央政策不能接受。4月24日,太原解放。5月初,徐士瑚同山大全校师生员工乘一专列返回太原。在政府联络员的大力协助下,不久一切工作基本步入正常运行后,徐士瑚于6月12日写好辞呈面交军管会负责人赖若愚和戎子和。军管会批准后,于7月1日办完交接手续,辞去了山西大学校长职务,然后去北京在家休养,同时与在京山大教授徐化之、班书阁、刘光晨等十余人组织学习会,座谈报纸社论,两周一次。9月13日,邓初民被任命为山西大学校长,邓聘徐士瑚为山西大学文学院长,9月底徐写了辞职信。10月,北方交通大学在京成立,徐士瑚被聘为教授,以英、德、俄数种外语的丰富学识,在该校执教长达38年,于1988年退休。他除为学生授课,还把课余时间全部用在英、俄文名著的翻译,以及著述文豪生平和文学论文上,共计200余万字。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别德内依》、《契柯夫》、《莫里哀》四个俄文翻译专集;出版了《西欧戏剧理论》、《莎士比亚悲剧研究》英文翻译专集。

《瀛环志略》封面

1983年与人合译出版了《高尔基文艺书简》以及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通信》。山西省政协文史编辑部汇编有《徐士瑚著译选集》,1994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发行。撰文表彰过三晋学人张籁、李健吾、石评梅,讴歌了辛亥革命志士续西峰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君宇、徐向前等。他对山西早期“慧眼看世界”的《瀛环志略》著者兼政治家、外交家徐继畬先生特予钟爱,除长文论述外,先后倡导呼吁成立了“忻州徐继畬学术研究会”,“五台徐继畬纪念馆”,并在太原、北京举办了《徐继畬生平文物展》,深得海内外人士的赞许。徐士瑚晚年目力不济,只有一只眼睛手术后尚能借助高倍眼镜阅读报纸。即使如此,仍著文多篇,亲撰《九十自述》,写作整理出其70年来近百万字的两卷著译选集,并经薄一波亲签书名,先后正式出版。1982年起,为先祖徐继畬一生的坎坷经历撰稿,并联络徐向前、薄一波、李力安、方闻、赵正楷等国内外的知名人士,山西籍人士捐款捐资料,促成了徐继畬研究会的开始及研究会的成立。1986年夏天,又积极联络山西省、市、县各级政府,协调收回徐氏宗祠的管理事宜。最终使得徐氏宗祠的管理权重新回到徐氏族人的手中。

1983年徐士瑚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到1992年期间,任山西省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名誉主任。1999年后,由于年事渐高,陆续辞去教学及社会各兼职务。2002年秋后,复患肺炎,在北京铁路总医院医治多月无效,于2002年12月28日逝世,享年95岁。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五台县东峪村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宣传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

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邮箱:879921678@

文化主张:文化必须以实践为主,以博览群书,以体验生活,文化乃民族之精魂,文化乃祖国之瑰宝,文化乃世界之大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