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逆行天使 专访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 马晓春:辽宁重症团队的表

逆行天使 专访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 马晓春:辽宁重症团队的表

时间:2023-10-05 01:08:38

相关推荐

逆行天使 专访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 马晓春:辽宁重症团队的表

作为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专家组组长,疫情期间的马晓春坐镇省集中救治沈阳中心,支援大连中心、锦州中心,关注朝阳等定点医院的危重病患,同时为辽宁援鄂医疗队提供远程会诊。

作为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当辽宁援鄂医疗队凯旋之际,他才刚刚出发,奔赴牡丹江、绥芬河和吉林抗疫一线,是唯一参与了整个东北战 " 疫 " 的专家。

他随身的双肩背包里永远有必备的生活用品,他对经手的所有重症患者了如指掌;" 战疫 " 整整 137 天,他说,需要反思的还很多,但这一次,辽宁重症团队的表现可以说让国家 " 放心 "。

而对于 " ‘战疫’期间难忘的事儿 " 的问题,他的回答是 " 都很平常 "。是啊,对于一位深耕重症 18 年的医者,这些其实都只是他的 " 日常 "!

" 台风来临前 要把门板弄好 "

马晓春,民革中国医科大学支部主委、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因为这次疫情,他更被人熟知的身份是辽宁省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团队的总指挥,是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

早在 1 月 20 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会议后,马晓春就意识到了此次疫情的严重性。

于是,他向管理部门建议应使更多具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经验的专家参与管理和决策;参与推动重型标准的修订,建议对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层管理,对于普通型病例进行属地化管理,对于重型乃至危重型病例进行集中化管理;建议组成以重症医学专业为主的管理队伍;牵头设计建立省内 ECMO 机动小组、建立省内重症应急支援梯队,集中全省的重症医学资源共同应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并制定可行的转运流程。

在辽宁患者出现早期,马晓春就建议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建设,由医院统一主导新冠肺炎的联防联控工作,建立由内科医护为主体,呼吸、感染为主导,重症医学科医护为应急梯队的运行模式。

1 月 21 日的中国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全科的年总终结和新年工作实施计划会议,更是被马晓春当成了战前动员会议,全面应对可能到来的疫情挑战。

这一切,被马晓春自己称为 " 台风来临前 要把门板弄好 "!

救治重患说走就走

他的背包里永远有必备的生活用品

" 台风 " 真的来了!

临危受命,马晓春被任命为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重症专家组组长。

他提出了重症患者管理全省一盘棋,在省内各个城市成立分中心,推行专家巡诊和机动队支援的管理模式,并在辽宁省重症医学团队中建立了 " 一个专门医护团队、一组专家指导和省级专家全程跟踪 " 的救治机制,确保治疗的优质均等。

1 月 26 日,辽宁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发。

虽未亲至湖北,但马晓春始终关注着湖北抗疫一线。辽宁省派往湖北抗疫一线的每一个重症团队,在医护力量搭配等方面他都给予了中肯的建议。他还加入了每一个重症团队的工作群,与他们一同解决医疗救治中的困惑和难题,并对进入武汉的第一批、第二批医疗队提出建议及防控指导。

同时,借助医院搭建的远程会诊平台,组织联合省内重症医学专家,对一些棘手的重症患者病例进行探讨,给予更佳的诊疗方案。

他建议的 " 派出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受援地病区开展工作 " 更是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2 月 4 日,辽宁省新型冠状肺炎集中救治沈阳中心、大连中心、锦州中心成立。

马晓春牵头组建了辽宁省重症患者救治前线指挥部,为辽宁省内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 量身订制 " 救治方案,从救治用药、呼吸支持方案到患者的营养,镇静、心理干预,从病情发展方向把握到关键节点的重症支持手段指导等他都一一做了详尽的部署。

针对一例危重型病例,他果断调派 ECMO 机动小组开展辽宁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的 ECMO 治疗,并使该患者转危为安。朝阳有一例危重型患者因为病情严重无法转运至沈阳中心进行集中救治,他先后五次赶赴朝阳进行会诊,并第二次调动 ECMO 机动小组及应急机动梯队对该患者实施了 ECMO 治疗。

马晓春的时间全部用在了重患的会诊、救治上,他经常是刚刚结束全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集中会诊的早会,马上就要赶往大连、锦州集中救治中心或朝阳等定点医院。

身边的人注意到,无论何时,马晓春总是随身背着个双肩包。包里除了口罩等必要的防护装备,还有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只为在患者有需要时能及时赶过去。

" 战疫 " 背后 是一个团队和一个学科的 18 年

" 重症病人的管理一定是团队管理。团队管理要求成员专业、理念等方面一致,互相理解、认同,这样在一个新环境下救治患者时效率才会更高。这次新冠疫情其实是第一次让大家认识到了重症医学这一学科。" 有着近 20 年重症患者救治经验的马晓春对此深有感触。

作为呼吸科出身的医生,马晓春在工作之初就会经常接触到重症患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又接触到了 ICU 的具体工作:" 回国之后,医疗也在发展,对于 ICU 学科开始有具体的需求,而我自己也喜欢这方面的挑战。"

2002 年,马晓春受命牵头组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科室成立时只有两位医生、八位护士。

现在,中国医大一院的重症医学科已经有 38 名医生、100 余名护士,成为全国一流、具有极高学术影响力的区域重症医学中心。

" 博士、硕士,很多都是自己的学生充实到团队中,队伍壮大、成长,科研、临床、团队意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才有了很好的发挥。" 马晓春表示。

抗疫期间涌现出的丁仁彧、栾正刚、章志丹、朱然、李旭等优秀医生都出自这个团队。

同样成长的还有重症医学这一学科。

马晓春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会长。

" 我省的重症医学会成立在 年,在国内是比较早的。重症患者转运困难,需要第一时间救治,这就需要全省的市县要有自己的 ICU,每个区域都要有自己的桥头堡。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能积极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的基础。还有,我们重症医学的沙龙已经举办了 30 多届,全省的重症医学科的主任、护士长都参会,让医疗和护理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学术上的沟通,不同的医院之间也因此可以互相借鉴和参考,进而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我们还开展重症专家巡讲,下沉到市地县进行具体指导,让骨干力量都能得到学习。我们辽宁的团队经过这么多年的打磨,比较成熟。所以我才会建议‘支援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当地病区’,现在看,这一建议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马晓春表示。

从国内的非典、汶川地震、甲型流感爆发到雅安地震、青岛天然气爆炸事件,这些年,这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马晓春本人作为重症专家,也从未缺席。

如何应对还很严峻的形式?

" 戴口罩 勤洗手 别恐慌 "

就在武汉疫情已经平稳,援鄂医疗队纷纷返程时,牡丹江、绥芬河疫情防控形势突然严峻,马晓春又一次背起行囊,奔赴黑龙江抗疫最前线。作为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4 月 14 日,马晓春抵达牡丹江时,正赶上红旗医院整个医院腾空,用于救治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患者。马晓春和来自其他省份的几位重症专家帮助医院妥善转移普通患者,建立 ICU、设计通道,短短 4 天时间,完成医院改造。在接下来的患者救治中,马晓春与当地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用丰富的重症救治经验和高超的专业技术为当地医院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在支援牡丹江战 " 疫 " 的一个月里,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

在完成牡丹江的抗疫工作后,吉林舒兰又出现新的疫情,马晓春接到国家卫健委的指令后紧急转战吉林,指导当地提升新冠肺炎防治救治能力。其间,马晓春深入当地定点医院,帮助理顺院感流程、查找防控漏洞、分析问题原因、讨论整改办法,每日进舱对病人进行床头查房,及时调整病人的治疗方案。

" 这次疫情,吉林的重症比较少,我带头进舱,是对当地医护人员和病患恐惧心理的一种安抚。" 马晓春表示。

6 月 4 日,马晓春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平安返回沈阳。从 1 月 20 日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投身抗 " 疫 " 战斗直至支援吉林归来,马晓春坚守抗 " 疫 " 一线整整 137 天,也是唯一参与了整个东北战 " 疫 " 的专家。

就在马晓春回沈隔离休养期间,北京再次爆发区域性疫情。

"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陌生的传染性疾病,对这种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过程有太多的未知,并没有以往的病例可以借鉴,因此更需要医生们不断在摸索中前进。" 马晓春表示," 病毒的传染性确实比较强,但我们的应对也越来越有经验,精准防控,把所有病例追踪得非常到位,流调完成得非常好,重症的病患也越来也少;大家在思想上要认真对待,同时不必恐慌;防范意识要有,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都要改变,大家在公共场合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型活动;把自己的防护做好,就基本不会被传染,有了问题也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现在,结束了隔离修养的马晓春,每天指导科室的日常诊疗工作、辅导学生的论文答辩,总结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经验。

作为辽宁省重症医学科的带头人,他还在思考辽宁重症团队的未来发展,积极推动重症医学学科的长远发展。

" 当下,时代给中国的医者出了一份答卷。考验的不仅仅是医疗能力,更是医者的信仰与担当。白衣逆行,不见逆行者的神情,却可以看到伟岸的背影和坚实的脚步。与逆行者同行,口罩下不知战友的面孔,眸子里给予的却是信任与坚定。力量,来自内心的向往,也来自团队奔腾的模样。马晓春,给了这样的背影,这样的信仰;给了这样的团队,这样的力量。" 这是马晓春所在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给他的评语。

辽沈晚报 · ZAKER 沈阳记者 隋冠卓

【来源:辽沈晚报·ZAKER沈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逆行天使 专访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 马晓春:辽宁重症团队的表现让国家“放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