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穿越对马海峡突入日本海 二战美军潜艇的一次大冒险

穿越对马海峡突入日本海 二战美军潜艇的一次大冒险

时间:2023-12-27 04:03:24

相关推荐

穿越对马海峡突入日本海 二战美军潜艇的一次大冒险

扰乱神经的噪音搅动着潜艇里的安宁。这种声音不像下潜警报,也不像被艇员们称为“地狱钟声”(Hell’s Bells)的声音。每当船上的调频声呐仪发出发现水雷的提示音,都会令“溜冰”号潜艇上的每名乘员不寒而栗。“溜冰”号这次要与其他8 艘美军潜艇一起去执行一项危险的任务,这是一场复仇之战。

两年前的1943年10 月,“刺鲅”号潜艇在日本海上巡航时被日军反潜部队击沉,舰上人员全体阵亡。这其中就包括该舰的指挥官——美国海军的传奇人物戴德利·W. “马什”·莫顿。“刺鲅”号的损失让美军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的指挥官查尔斯·A.洛克伍德海军中将崩溃,“这是我们遭到的最严重的打击”,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心都碎了,愿上帝惩罚日本人”。

巴尼行动

1944 年12 月3 日,洛克伍德向美国海军司令欧内斯特·J. 金海军上将提交了一份名为“在日本海上巡航”的备忘录。在备忘录中,洛克伍德提出日本海有足够多的作战目标,改进后的调频声呐令潜艇具备了以最小的代价穿过位于日本海南部的对马海峡的能力——对马海峡虽然只有40 英里宽,但布满了水雷。太平洋上的洋流也对行动有利:有一股名为“黑潮”的洋流正好通过对马海峡,流入日本海,然后继续向东北,通过宗古海峡,与“亲潮”相遇,汇入东向的北太平洋洋流;美军潜艇可以利用这股洋流。当月月底金将军就批准了洛克伍德的计划,但加州大学战争研究部实验室和太平洋舰队指挥部都明白,调频声呐仍需继续改进,以其现有技术无法真正投入实战。在1945 年2 月提交的一份评估报告上,还出现了“现阶段还不能认为调频声呐在操作上是可靠的”的结论。这份报告被沮丧的洛克伍德压下了,转而督促装有调频声呐的潜艇继续进行训练,甚至亲自上阵操作设备。洛克伍德的努力并没能获得回报,当洛克伍德向太平洋舰队司令尼切斯特·W. 尼米兹海军上将报告,申请派出安有调频声呐的潜艇到日本海巡航的时候,尼米兹拒绝了他的申请。

1945 年春天,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洛克伍德一方发展。加州大学战争研究部实验室加快了改进调频声呐技术的步伐,洛克伍德手里则有了更多潜艇。这些潜艇都安装了可以投入实战的调频声呐设备,更多的美军潜艇围绕对马海峡入口,对布满水雷的海域进行了侦察。他们反馈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其中包括日军在对马海峡附近的水下布下的4 条水雷带的具体位置。

3 月底4 月初,洛克伍德挑选了一名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兵——威尔海姆·“巴尼”·西格洛夫,担任行动指挥。行动代号也因此成了“巴尼行动”。西格洛夫是一位安静而又足智多谋的指挥官,在很多重要战斗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曾经指挥“蚝隆头鱼”号与“鲤鱼”号执行过7 次巡航任务,宣称击沉了15 艘敌船,其中有13 艘战绩在战后得到了确认。

根据长时间以来收集到的巡航、潮汐、洋流以及雷场等方面的信息,洛克伍德和沃格尔为行动选定了路线,路线的起点是对马海峡。对马海峡是“黑潮”流入日本海的入口,潜艇可以借助“黑潮”的力量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装有调频声呐的潜艇也可以依据手上掌握的水雷带分布图来避开日军布下的水雷。在完成日本海的狩猎任务后,潜艇可从日本海北部的宗古海峡撤走。宗古海峡是“黑潮”的出口,由于该海峡当时在尚处于中立的苏联的控制下,日本人不可能在那里布雷。

“巴尼行动”开始的时间定在1945 年5 月27 日,有9 艘潜艇参加行动,每艘潜艇都安有调频声呐系统。参加行动的潜艇代号“悍妇”(Hellcat),潜艇按三艘一组被分为TG17.21、TG17.22、TG17.23三个分队:

“海狗”号、“马鲹”号,“锹鱼”号组成TG17.21 作战分队,代号“爵士乐手”,指挥官是西德曼;

“飞鱼”号、“弓鳍鱼” 号、“媞娜莎”号组成TG17.22 作战分队,代号“山猫”,指挥官是里瑟尔;

“金枪鱼”号、“溜冰”号、“北梭鱼”号组成TG17.23 作战分队, 代号“臭猫”,指挥官是皮尔斯。

“悍妇”们要在6 月4 日、5 日、6 日三天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之后,三个作战分队要分别在以下区域巡航:TG17.21在本州西北沿岸巡航;TG17.22 在本州与九州西南部沿海巡航;TG17.23 将沿着韩国东岸,从对马岛到西伯利亚南岸巡航。行动将在6 月24 日结束,三个作战分队会在通过宗古海峡后集结,一起返回基地。

5 月中旬,参战的“悍妇”准备完毕。虽然此时潜艇安装的调频声呐还有待改进,但洛克伍德和他的潜艇部队都相信现有的调频声呐技术已经能够令他们完成任务了。1945 年5 月27 日,“爵士乐手”分队从关岛的阿普拉港(Apra Harbor)出发,驶向日本海;“臭猫”分队在第二天出发,“山猫”分队则在5 月29 日出发。

1945 年6 月4 日刚过午夜,“爵士乐手”成为第一个到达对马海峡入口的作战分队。“海狗”号作为旗舰行驶在最前面,当它到达第一道水雷封锁线的时候,艇上的调频声呐出现了故障,只能收到模糊的“斑点”,“地狱钟声”也很模糊。但“海狗”号没有理会这些问题,依旧航行在编队的最前面,最后奇迹般地躲过4道水雷防线。另外两艘潜艇跟在“海狗”后面,依次穿过对马海峡。6 月4 日夜,经过20 个小时紧张的水下航行,3 艘潜艇在水面集结,然后向他们的预定目标本州岛北部沿海地区驶去。

6 月5 日夜间,“臭猫”分队穿越对马海峡。“金枪鱼”号排在第一位,它的行动非常顺利,调频声呐也运行正常。“北梭鱼”号排在后面,行动也很顺利。在轮到“溜冰”号的时候,却出现了麻烦。“溜冰”号经过一小时的潜行,终于安全穿过第一道封闭线,但是在穿越第二道封锁线的时候,进入了水雷密集区。这里的水雷间距只有50 码,不到潜艇长度的一半。为了避开水雷,“溜冰”号只能缓缓前行,这时“溜冰”号上的水手们突然听到潜艇外壳发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金属摩擦声——这个声音通常意味着潜艇刮上了固定水雷的钢缆。如果水雷的钢缆挂上了潜艇的前平衡翼或是甲板上的建筑,水雷就会被潜艇从钢缆上拉下来,将“溜冰”号炸得粉碎。“就是这个声音”,一名水手说,“就是这个”。“溜冰”号上的水听器操作员阿尔伯特·奥卢夫森(Albert Olufsen)将仪器的音量开到最大,让同事们可以听得更清楚。“他们的脸都变白了”,奥卢夫森回忆。水手们一边屏住呼吸,一边听着潜艇继续刮着钢缆前进的声音。惊心动魄的几分钟后,令人恐惧的声音消失了,“溜冰”号成功穿过水雷区。

6 月6 日,该“山猫”分队穿越海峡了。第一艘穿过海峡的潜艇是“飞鱼”号,“飞鱼”号的穿越很顺利。接下来是“弓鳍鱼”号,和“溜冰”号一样,“弓鳍鱼”号也碰上了水雷密集区。为了躲开水雷,“弓鳍鱼”号的指挥官亚历克·泰里(Alec Tyree)站在指挥塔上,一边举着潜望镜,仔细观察水面,一边听着铃声,在密密麻麻的水雷中寻找前进的路线。“弓鳍鱼”号最终穿过海峡,事后泰里回忆,这段行程“对精神和体力都是巨大的消耗”。

最后一艘进行穿越的是“媞娜莎”号。与“弓鳍鱼”号和“溜冰”号相比,“媞娜莎”号碰到的麻烦更大。在穿越海峡的过程中,“媞娜莎”号陷入日军设下的用来诱捕潜艇的水雷阵中。更糟的是,“媞娜莎”号的指挥官理查德·莱瑟姆因为长时间待在指挥塔上,感到有些困乏,于是听从了副手哈维·J. 史密斯中尉的建议,在进入海峡前就去休息了。莱瑟姆睡去后的某一时刻,“媞娜莎”号上的“地狱钟声”突然响起,显示屏上也出现了绿色的梨形回波。“水雷!”留在指挥塔里的史密斯和艇上声呐员跳起来将显示屏包围,在“媞娜莎”号的舰首两侧都出现了绿色的斑点。史密斯知道,这不是鱼群,不是海带,而是水雷群!在好不容易绕过了这群水雷之后,调频声呐显示前面出现了规模更大的水雷群。史密斯别无选择,只好指挥“媞娜莎”号向水雷群前进。“媞娜莎”号在密密麻麻的水雷中前行,潜艇外壳响起了“诡异的声音”,这是固定水雷的钢缆与潜艇外壳摩擦的声音。史密斯依旧别无选择,如果“媞娜莎”号离开这根钢缆,水流也会将“媞娜莎”号冲向别的水雷附近。“媞娜莎”号上的机械师马特·唐·皮尔逊回忆,因为摩擦所产生的静电,“媞娜莎”号艇内已经到了“如果你把一枚硬币丢到桌上,它就会飞到天花板上”的程度。因为恐惧,潜艇内部鸦雀无声。钢缆划过后机舱,那里有潜艇附带的水上飞机和螺旋推进器,这些东西随时可能将水雷挂下来。此时,水手们已经在估计会在什么时候听到水雷发出爆炸声了。突然,“吱吱声停止了”,钢缆带着飞机消失在“媞娜莎”号的身后。当指挥官莱瑟姆出现在指挥塔的舱口盖上方时,危险已然过去。“一切正常吗?”莱瑟姆问史密斯,“只有几枚水雷,艇长,如果您能允许,现在我想去休息一会儿。”史密斯回答说。

在“媞娜莎”号穿过对马海峡后,9 艘潜艇就都已成功来到日本海。潜艇来到各自的指定位置,开始在日本海上狩猎,准备为“刺鲅”号报仇。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之热兵器时代4》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