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7号房的礼物》现实与讽刺 冷漠与温情并存的悲喜剧

《7号房的礼物》现实与讽刺 冷漠与温情并存的悲喜剧

时间:2019-08-08 21:43:52

相关推荐

《7号房的礼物》现实与讽刺 冷漠与温情并存的悲喜剧

很早就听说《七号房的礼物》,一直以喜剧来理解的,本打算放松心情看一部喜剧,却看了这样一部深感震撼的电影。不得不说近几年韩国电影质量突飞猛进,让人泪崩的电影未必是好电影,但让你笑、让你哭、最后还让你反思的电影一定是好电影。同时也不得不说,这也是社会自我认知提高、懂得反省和调整的一个好典范。反观国内,《无人区》被强制改结局、《亲爱的》《失孤》之后拐卖现象真的少了么?答案可想而知。回归剧情,李九龙是好人,却被抓进监狱;狱友是“坏人”,却不惜多判两年帮李九龙;科长知道真相,却无能为力;局长同样知道真相,却不肯接受女儿已去的事实。整部剧都在不停地对比、反转,明显有失公允的事却没人说出来,联名上书已经签署,却因为局长一句威胁让李九龙供认不讳。

开庭前把证词背的在熟练也抵不过不想女儿受伤的心,那一刻,他只有女儿。而当真正要面临生离死别,人性的本质便一览无余,再坚强、再伟大的人也抵不过这最后一次分离,在“失去”面前,一切的大义都是浮云。这里指的当然不是李九龙的求生本能,在死亡面前呐喊着“救救我,我错了”,实际上是反省自己所谓救女儿而承认罪状的错,承认罪状让自己判了死刑,依旧没办法保护好小女儿,只有当两个人即将彻底分离时,他才能醒悟到这一点,然而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在此之前也有一个越狱小插曲,想想就是不可能的,如果越狱成功了又会怎样?捉回来,罪加一等。这只是人们脑海中最美好的想象罢了,老天和剧情都不会这么安排的。因为电影最终的走向还是要为法庭重审做铺垫的。

而最终在法庭上,长大后的女儿和从前的狱友一起为李九龙辩护,虽然最终打赢了官司,恢复了无罪,但那又怎样呢?人已死,无力回天。深知这点的观众看到这里内心应该是崩溃的,人们希望从前的冤案翻盘,但同时又给人带来绝望与无奈,死后的清白到底何用?不过是给活着的人一点慰藉罢了。总体来说,借一个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故事,不断地重复着悲喜剧,最终将矛头指向法制,让人们深思,不失为一部佳作。

智障的爸爸清晰的记得各种数字和日期,让我不止一次怀疑他智障吗,他只是个充满童贞的孩子而已,像孩子一样的纯真善良,常听人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情人,他对女儿的爱有如两小无猜的情谊。影片制造了监狱里温馨轻松搞怪的诙谐景象,人物带着淡淡的美好的逆光,一次次的让观众从绝望中拉回,渴盼爸爸和女儿能够再在一起,却毫不手软的把主人公推向现实的残酷、社会的黑暗,通过不断的插叙女儿成为律师后的辩护时刻牵住观众悬而未决的心,撕碎是韩国电影一向的惯用手段。想想现实也如此,内蒙古的20岁的小伙子被冤判强奸杀人罪不是也是这么死的吗?结局是必然的。狱友智囊团的倾囊相助,监狱科长的正义站出,也敌不过社会现实,死的是警察局长的女儿,即使那只是个意外。爸爸就这样和女儿永别了,无奈的泪流满面,痛。智障的不是爸爸,是这个社会,被权势被不做调查就颠倒黑白的混乱被人为操控的法律蒙住了心的社会,即使它有高速运转的发达的大脑,没有一颗懂爱的心就智障了。

那种东西就是,富足的灵魂所给予无条件爱的这么一种能力。我不相信人一切行为最根本的动机都是利己的,而一切利他行为的动机都是尼采所说的所谓的对自我权力的增加。给予之“享受”的来源与其说是对“享受”的利己,还不如说是不给予之痛苦的利他。不给予之痛苦不是来源于增加自我权力之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的痛苦,而是对存在本身的恐惧和痛苦。人们需要爱,或者种种纯粹利他之行为,来完成一种价值体系的构建,在彼此相爱中印证彼此的价值,从而达到对存在虚无之证伪。这不是一种个体利益上的欲求,或者说,这不是普通意义上那种低等的利益上的欲求,这是最最根本的,基于存在本身的无休止的呐喊。存在需要这么一种模式,如果用有神论的话来说,就是上帝赋予肉体以灵魂,其核心就是爱以及接纳爱的能力。没有任何一种欲求高过这种欲求,因为没有一种个体之外的存在高于个体本身的存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