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致小学一年级家长:孩子人生第一次数学期末考试 重难点都是计算

致小学一年级家长:孩子人生第一次数学期末考试 重难点都是计算

时间:2019-06-11 06:54:05

相关推荐

致小学一年级家长:孩子人生第一次数学期末考试 重难点都是计算

数学,向来是被重视的一门学科。即使近几年被“大语文时代”“抢了风头”,它还是会在每年的中高考中,颇受关注。往往是被吐槽,“数学太难了!”

很多三年级的家长也会发现,为什么一二年级孩子之间的数学成绩差距不大,到了三年级差距就一下子拉开了呢?更有很多初中生的家长困惑,孩子小学时数学成绩挺好的,怎么到了初中就一落千丈了?

孩子和家长玩计算游戏

其实,数学能否学得好,早在小学一年级(甚至更早的数学启蒙)打基础的阶段,就悄悄有了趋势。

那些数学学得好的孩子,在刚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就有意无意地养成了好的学习方法,善于对知识点的“追根溯源”了。

一年级的孩子,马上就要经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数学期末考了。在这次考试中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对于他们树立“我能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尤为重要的。

孩子做小老师,给妈妈讲题

很多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想方设法给孩子“加餐”——做大量的逻辑思维题、教孩子提炼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却对数学中最基本的“计算”,没有那么重视。

不是说逻辑思维、应用题不重要。而是计算,是一切数学问题的基础。一道题目,即使有思路、知道方法,“会做”,却往往会因为“粗心”,计算出了错。

而所谓的“粗心”,就是没有理解透彻计算本质的表面体现。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一年级到底有哪些计算方面的知识点,会对之后数学的学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男孩对做计算不是很得心应手

一、加减法

一年级第一学期,只需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很多家长都觉得,这太简单了!孩子没上学前就已经会了呀。

3+4=(7)、6+11=(17)、20-6=(14)、18-9=(9)

的确,加法中求“和”、减法中求“差”,这些正向思维的题目,对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都是没有难度的。

拉开差距的题目,考的是加法中的求“加数”、减法中的求“被减数”、“减数”。

孩子们愉快地做数学

我们需要熟记加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例题:7+( )=18,( )=18-7=11

( )-8=7,( )=7+8=15

16-( )=7,( )=16-7=9

男孩眼神坚定

孩子计算题做多了,这些题其实都能条件反射出答案来,脑海中可能根本没有实际的计算过程了。但这些题型背后的数学思想,却是高年级知识点的重要铺垫。

比如,孩子在刚刚接触“方程”时,是不会直接学“移项”的,更是无法理解为什么“移项要变号”。

方程3+x=9的解题思路,就是“加数=和-另一个加数”。x是加法算式中的“加数”,x=9-3。

老师辅导孩子做题

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连加:3+4+5=12

连减:10-2-3=5

加减混合:3+6-2=7

这些常规题型,只需要谨记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即可,不会出什么大错。

而当题目稍微发生一点变化,一些孩子就觉得无从下手了。

孩子的肢体动作明显透露出他的紧张

例题:8+2-( )=5

这种题型难度还不算大。孩子知道8+2=10,再想“10减多少是5?”,就知道答案应该是5了。

例题:( )+3+3=9

有的家长自己在教孩子的时候,会把“+3+3”解释为就是“+6”。再想“几加6是9?”,就得出括号里应该填3了。为了让计算准确,还会让孩子在“+3+3”的下面写好小标记“+6”。

孩子学了这种方法后,很有可能在下面这种题型中出错!

题目迎刃而解,孩子很开心

例题:( )-4+2=9

按照上一题的算法,孩子会自然地在“-4+2”做一个小标记“+6”。因为他们现在是没有“前面是减号,添括号,括号里面的符合要变号”这一概念的。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4+2”等同于“-2”。

于是我们可以解释:先把“( )-4”看作一个整体,想“几加2等于9?”,7+2=9。那么“( )-4”的计算结果就应该是7。在“( )-4”的下面写一个小标记“7”,再想“几减4等于7?”,4+7=11,因此括号里应填11。

填好了以后,别忘了再根据加减混合计算的规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来验算一遍。

11-4=7,7+2=9。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和等号右边的数是一样的,才能肯定地说,自己做对了。

小男孩在认认真真学习

三、计算练习中,重视孩子的解题习惯

“( )里最大填几?”可以说是一年级数学计算的把关题、拉分题了。

例题:12-5<14-( )

这类题目,如果孩子能够直接反应出正确答案,当然很厉害。但如果能踏踏实实把解题的过程写下来,将来做需要多步演算的填空、选择题时,就不会盯着题目看半天,不动笔、没有思路、或是草稿纸上没有过程,胡乱填一个答案上去了。

有的家长很惊讶,这么一道“小”题,竟然还有解题步骤?

当然有!

爸爸耐心地教孩子解题方法

第一步:计算12-5=7,把小标记“7”写在“12-5”的下面。

第二步:想“7比几小?”,由于题目要求括号里填最大数,于是想到7的相邻数,7<8。在“14-( )”的下面写好“8”。

第三步:想“14减几等于8?”14-6=8,所以括号里填6。

第四步:口头验算。在心里再把不等号左右两边实际计算一遍,比较大小,看不等号的开口方向是否符合题意。

孩子们对学习数学都很有信心

也有一些容易思维定势的题目,孩子很容易掉入题目的陷阱里去。比如14-( )<2+2,( )里最大填几?就不能按照刚才说的解题思路来做了。

14里面最多能够减掉14,括号里最大能填14。而不是“2+2=4,3<4,14-11=3,填11。”

计算题我们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不可想当然地都当作常规题去做。

低年级打好数学基础,往后越学越轻松

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学期末考试,老师是不会把卷子出得特别难,“考倒一片”,打击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的。

但我们也不能只看到孩子“好看的”卷面,就忽视孩子数学学习中,有没有掌握知识点的内涵、以及良好的解题习惯。

相信,如果孩子真能“吃透”知识点,有脚踏实地做题的好习惯,即使年级上去了,数学也能够一路学得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