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有信仰的人容易获得幸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有信仰的人容易获得幸福!

时间:2019-10-18 10:05:12

相关推荐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有信仰的人容易获得幸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们怀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所以,有信仰的人,和老虎都比我们容易幸福。坦白说,到PI开讲第二个故事之前,我的观影情绪一直在下降,如果说我对整部电影有什么不满的话,就是作为通俗故事的“我与老虎海上历险记”,有些松散和寡淡,备受推崇的3D冲击,效果也完全在预期内。看完全片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昆汀来拍这个故事,会怎么拍海上逃生部分,恐怕会有鞭打老虎、和老虎一起捕鱼等更飞扬的段落。不过,既然除了讨好普通观众的功能,海上历险记更多任务是展现导演的审美追求,那只能感叹李安的梦太内敛、太乖巧、充满了东方式的工整静谧。

我们故事的主人翁Pi 出生成长在印度。这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上宗教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印度地处东西交汇之地,从古代起就被雅利安人征服过,之后还遭遇了亚力山大东征等大小战争,直到后来19世纪的英国殖民。加上这期间的贸易往来,东西两种体系的文明在这里交织碰撞。我们今天很少有人会将印度和“希腊化”这个词联想在一起,然而“希腊化”这个词就是指的被西方征服过的东方,这种文明所呈现出来的“混合主义”;最初就是在宗教上得以体现的,既“泛神崇拜”和“诸神的混合”。于是Pi的成长经历也自然面临了印度这种混合主义的环境,母亲用故事启迪的“传统”(神话、宗教)以及父亲教育给他的“新派”(理性)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这两种矛盾一直蔓延到他们的餐桌上,究竟用什么才能看见真相?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电影中,被用两种不同叙述方式描述的一个故事一样。一个是真相,而另一个是事实。

电影一开始,同时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Pi和他的父亲母亲在晚餐时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非常重要,它是整个电影主题的第一次预演。少年Pi的父亲说:“如果你同时信仰三个宗教,那等于什么都没信。与其如此,不如选择相信理性,相信科学……我宁可你经过深思熟虑否认我,也不要不加分辨地盲目接受。”(凭记忆写出,只是复述其大意,以下同。)而母亲则说:“科学解决外在的问题,而不是内在的。”实际上是在暗示理性和信仰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前者解决现实问题,后者解决心灵问题——要注意,母亲这句话,实际上成为了Pi后来一切行动的心理渊薮。电影里提及了两人的背景:父亲被现代医学救了一条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学,代表着理性;母亲倾向于宗教,代表着信仰。电影里还特意强调,母亲舍弃家庭跟随父亲,信仰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父亲和母亲的说法不同,少年Pi面临着抉择。要理性还是要信仰,这是一个精神领域的经典困境,少年Pi最终做出的选择是:“我决定去受洗。”也就是说,他选择了后者,也就意味着他认同了母亲的话,但信仰需要的是虔诚,Pi并非一个虔诚者,他是个泛神论者。成年Pi的一番论述表明,他需要的是一种超自然的、至高无上的力量作为信仰依靠。至于无论是上帝、安拉还是毗湿奴,并不重要。可以这么说,他的意识里,信仰的是信仰本身,而不是某种特定的神明。

李安就像是建造了一个无比魔幻美丽的大花园,让你在其中游玩,陶醉于各种人和动物的友谊啦,夜光大鲸鱼啊等等,但在你心满意足打算离开电影院的时候。他突然把你带到一扇小门前,告诉你,其实我想让你看的是这个,然后把钥匙塞进你手里,转身走了。如果你开进去,就会看到极其极其可怕,令你终生难忘的东西。其实接下来的这个故事才是真相。少年派和厨子、佛教徒、妈妈一起登上了救生艇,厨子先是杀掉了佛教徒,然后杀掉了妈妈,把她的头割下来扔到海里派在目睹妈妈被杀死之后,他在愤怒中杀了厨子,之后,他独自在大海上漂流了7个多月,直至获救。他是靠什么活下来的?当然是那些死去人的尸体。最开始,他只是吃掉了厨子和佛教徒,在那场暴风雨之后,他昏迷了,觉得自己真的要死了。于是他最后吃掉了妈妈。

耶稣曾经对他的门徒多马说:“你只相信你所看到的,但那没有看到就相信的,有福了。”那你呢,你愿意相信你所不能理解,无法看见的东西吗?答案在你内心深处的森林,也许在那里,正有一朵莲花在悄悄绽放,它将与你心中的猛虎并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