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知道你知道苏轼号“东坡居士” 可为啥取这个号 可能你就不知了

知道你知道苏轼号“东坡居士” 可为啥取这个号 可能你就不知了

时间:2019-08-05 19:23:25

相关推荐

知道你知道苏轼号“东坡居士” 可为啥取这个号 可能你就不知了

白居易生活在早于苏轼不到三百年的中唐时期,他和苏轼一样,作为正直的文人士大夫,在官场中不会随风沉浮,也有着被贬江州司马的经历,也有着怕被涉入党争而被迫申请外任的历史。

相同的经历使苏轼自己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多次在诗中自比于白居易。白居易生于公元 772 年(唐代宗大历七年)郑州新郑县,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明经出身,《唐书传》上称白居易的家世谓“世敦儒业”。这种阶层的特点是靠着知识、靠着科举制度去获得功名富贵。他们既与劳动人民有相当的距离;同时与世袭的大官僚、大贵族也有着矛盾。这种家庭深厚的诗书气氛,对于培养他成为一个很有才能的诗人,有着很大的作用。

白居易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是颠沛困苦的,他的祖父和父亲虽都居官,但因清廉自守都没有挣得家业,所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不得不以“家贫”而忧叹了。尤其是在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兴兵作乱、互相杀戮的时期,西方吐蕃也趁中原空虚不断入侵,他这几年间一直因避难游于越中。久困行旅之中,到处流浪,常常到了“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的地步。这样身无分文的生活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白居易以后“中吏”、“中隐”观念的形成及生活实践,都受到这个时期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既脱离了劳动,唯一的出路便是取得功名,白居易当然也不例外。他二十岁举秀才,二十八岁中进士,到 815 年被贬为江州司马,一直都很顺利。之后除了几年的在朝任主客郎中,到 58 岁基本上都是外任。58 岁以后,都是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居住在洛阳。

白居易年轻时也有着致君尧舜的愿望,在政治生涯上,也达到了三品的翰林学士,他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正直不阿,对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提出讽刺,最后终于因为宰相武元衡被刺事件因越职言事儿遭贬为江州司马。58 岁时因为当时朋党严重,他不愿被卷入朋党战争所以决定激流勇退,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居洛下。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以《中隐》为题,提出了他自己独具个性的“中隐”思想: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白居易的“中隐”隐法,与以前文人隐逸的代表如陶渊明、王维相比,它更有着世俗性,即更符合普通人的常性,他的这种隐法,是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向往的,而且每一个人都极易达到的方便途径。

苏轼和白居易都是集文人、学者、官僚于一身,这种身份的相同,使苏轼更容易学习白居易的活法。苏轼对当时流行的儒释道三家思想,既没有刻意做出选择,也没有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隐没其辞,表现出某种自由的倾向,所以他能把三教融于一体。

苏轼说“儒释不谋而同”(《南华长老题名记》),庄子对儒学“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在强调以“礼乐刑政教化”、“论道经邦”(《策略》二)的同时,又认为“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盖公堂记》)。又在《海月辩公真赞》中说“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世,世谁为之?爰有大士,处此两间。非浊非清,非律非禅”、 “宰官行世间法,沙门行出世间法,世间即出世间,等无有二。”(《南华长老题名记》)这些看法与白居易的“世间”、“超世间”或“出世间”的不即不离很相近。所以苏轼与白居易在面对实际政务的处理时,如当他面对新旧党争而表现出来的种种看似矛盾的举动时,就不仅是其折中人格的一种外化,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对白居易处于牛李党争所处态度的激化。

在退居洛阳后,白居易基本上就是在诗酒风流中度过的。他不再作讽谕诗,对政治基本上不再关心,他出游、访友、宴饮、听歌赏舞、吟诗弹琴,只要是能让自己开心的事,他都身浸其中。“我心与世两相忘,时事虽闻如不闻。”(《诏下》)采取了一种玩世不恭的姿态,放纵于世俗享乐,沉浸于种种迷狂的宗教活动。

白居易的这种随遇而安、知足逍遥的闲适生活思想深深影响了苏轼。苏轼的号为“东坡居士”,即取自白居易担任忠州刺史时所作的《东坡种花》、《步东坡》、《别东坡花树》等诗。苏轼在贬谪黄州、惠州、儋州后,每一次当然都有痛苦,但是痛苦之后的以大自然为乐、种花、郊游、访友、作诗,学佛、进行道家的炼丹活动等等活动也与白居易一样,他有意地向白居易学习,使自己被贬的痛苦像白居易一样,渐渐地转化为适意。他和白居易都做和陶诗,都有着很多思乡的作品,除了在诗中大量用白居易的原话或化用其意外,在作词时有时也用了白居易的诗句却浑然不觉。

如吴开《优古堂诗话》中“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条云:“东坡作《定风波序》云: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定国南迁归,予问柔奴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用其语缀词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余尝以此语本出自于乐天,东坡偶忘之耶!”

周紫芝《竹坡诗话》:“白乐天长恨歌云:“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人皆喜其工,而不知气韵之近俗也。东坡作送人小词云:“故将别语调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虽用乐天语,而别有一种风味,非点铁成金手,不能为此也。”

可见苏轼对于白居易诗的熟悉已经到了用了而不知道用了的地步,而对于白居易诗中一些较俗的语句,苏轼还“点铁成金”而使原句“别有一种风味”。

当然,不像白居易的晚年都是在歌酒风流中安度的,苏轼的晚年比较曲折。当他无法在政治生涯中激流勇退的时候,他选择了在心灵上的激流勇退。他对人生的体认,已经不是仅仅限于对自身,而是对整个社会、世界和宇宙的理性思索。这是性格、经历和社会带给他的不同于白居易的一面。白居易是俗世中的一个最容易模仿的一个俗人,苏轼在其俗的一面之外,充分地创造了不俗的一面,这与宋代士人多有的理性也不无关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