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预约挂号 让看病不用排长队

预约挂号 让看病不用排长队

时间:2020-09-04 09:16:12

相关推荐

预约挂号 让看病不用排长队

1984年,中日友好医院各科室实行医生挂牌门诊,病人预约看病。 吕坚/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推行二级以上医院非急诊全面预约,全预约比例达到100%,对于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上世纪50年代起,北京的医院就开始尝试现场预约、单位统一预约,后来又推出电脑预约、电话预约、APP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经过一步步推动,终于实现二级以上医院非急诊全面预约,患者看病不用排长队了。

1958年,积水潭医院医务人员为患者办理挂号手续。冯文冈/摄

现场预约

头天挂号次日看病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需求也随之增加。据本报1953年1月22日2版《介绍北大医院预约挂号的办法》记载,1949年,北大医院门诊病人每天只有三四百人,到了1952年,增加到一千二三百人,门诊部每天都挤满了挂号的人。

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北大医院实行了门诊现场预约挂号的办法,也就是第一天挂号,第二天看病。病人可以托别人去挂号,第二天再按照挂号时指定的时间去看病。预约挂号每天有一定限额,限额满了就不能再挂。病人复诊也可以预约。病人第一次到北大医院看病,医生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将这位病人下次来复诊的时间约好,替病人填写好预约券。病人看完病后,拿着预约券到挂号处,把下次看病的门诊号挂好。急病患者可以随时挂急诊号。从外省、外县远道来京的病人或者病情较重的病人,挂号处会酌情照顾,临时增加一些名额。

现场预约挂号的实行,一定程度解决了门诊拥挤的问题,但挂号手续比较麻烦,依旧会让病人排好几个小时的队。为方便患者,1953年,市立同仁医院推出了“流动挂号法”。挂号者不用先领牌子在院子里排队,只要到候诊室按顺序坐好,早上7点半,挂号员会按顺序发给每个人一张初诊登记单和一张预约条。挂号者在初诊登记单上填好病人的姓名、年龄等,到7点45分,把挂号费、初诊登记单和预约条交给挂号员,挂号员在兼作收据用的预约条上盖个图章还给挂号者,号就算挂上了。病人按预约条上写明的日期,拿着预约条看病即可。复诊病人挂号手续更简单,他们把复诊券和挂号费交给挂号员,就可以等着看病了。这种挂号办法在当时便利了病人,提高了效率。此前,同仁医院挂180个号大约用3小时,平均1分钟挂1个号,实行“流动挂号法”后,挂80个号只用20分钟,平均1分钟挂4个号。(1953年11月29日《北京日报》2版,《同仁医院实行“流动挂号法”》)

单位预约

患者携通知单就诊

上世纪50年代,一些医院尝试通过各自公费医疗单位有组织地开展预约挂号服务。

据本报1954年1月21日2版《实行电话预约挂号给病人带来很大方便》报道,当年,中央卫生部直属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医院及市立同仁医院等11家医疗单位,先后实行了电话预约挂号制度,具体手续是:各个公费医疗单位患病职工看病时,先由本机关保健员或本人用电话预约挂号,然后患者按时到医院看病。比如,与同仁医院订有医疗合同的单位,其患病职工先在本单位填好“电话预约通知单”,统一由专人用电话把各科挂号人数告诉医院挂号员,之后,职工就可以拿着“电话预约通知单”按时到医院去看病了。

中央卫生部直属第四医院第二门诊部也采取了类似办法,医院按照各单位的编制和需要,分配给一定的挂号名额及固定的挂号时间,使各单位得到均等的看病机会。

这种预约办法推出后,大大减少了病人等候的时间。此前,北京电业局职工若要到同仁医院看病,天不亮就得赶到医院,等两三个钟头才能挂上号,加上看病、取药的时间,往往看一次病要花半天甚至一天。使用这种预约办法后,病人看一次病最快只用15分钟,一般一小时左右就够了。市公共卫生局第三门诊部患者的看病时间也由之前的五六个小时缩短到四五十分钟,最快的20分钟就能看完。

,患者在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内有序预约挂号、交费。戴冰/摄

电脑预约

足不出户就能网上挂号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北京迎来了电脑与网络时代,网上预约挂号走进人们的生活。

1993年,同仁医院在全国率先实行电脑预约挂号。病人可以提前一周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预约自己想看的科室和大夫,预约号注明医生姓名、职称、专长、就诊日期等。(1993年5月21日《北京日报》6版,《同仁医院实现计算机挂号》)

当年5月28日,一位看白内障的老人正为当天的号已挂完而叹气,忽然看到电脑预约挂号,马上高兴地挂了周五的预约号。他说:“这下就放心了,医院让星期五9点半到,不着急了。”另一位来自河北固安的患者,认准了眼科主任医师张文华,他对挂号员小谢说:“我想挂张大夫的号,中不?”小谢一边回答“中”,一边在电脑上敲了一两分钟,给他挂了预约1号。(1993年6月4日《北京日报》6版,《电脑预约挂号》)

1999年,电脑挂号系统又进步了,患者在家就能预约挂号。由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市卫生局联合发起的本市“网上挂号”服务正式开通,人们只要拥有一张“北京市医院预约挂号一卡通”,便可以通过当时的“北京卫生信息网”,足不出户挂上天坛医院、朝阳医院、安贞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等18家医院的号。(1999年9月17日《北京日报》5版,《网上挂号一卡通》)后来,开通这项服务的医院增加到24家。

花30元即可在相关医院买到这种“一卡通”,每张卡可以挂10个号。它不但可以网上挂号,也可以电话预约;可以为自己挂号,也可以为亲戚朋友预约。但是,在运行初期,预约挂号“一卡通”有些不顺畅——医院抱怨病人不认“一卡通”,患者则认为买了“一卡通”却挂不上自己想要挂的号。原来,很多患者认为买“一卡通”是专为挂专家号用的,而实际上,“一卡通”是预约挂号“一卡通”,而不是预约专家号“一卡通”。作为一种方便的挂号方式,它只能改变过去那种看一次病得耗费几个钟头挂号,去早了排大队、去晚了挂不上的状况。(1999年12月3日《北京日报》5版,《一卡通“卡”在哪儿》)

,“114”运营中心设立了预约挂号服务席,有专门的话务员提供预约挂号服务。贾同军/摄

电话预约

统一平台提供医院号源

在手机、固定电话普及的过程中,不少医院尝试以电话预约挂号的形式为患者提供便利,但因为预约号少、电话打不通等多种原因始终没能推广开来。,这种状况有了转机。

那年9月1日起,市卫生局要求全市三级医院开展预约挂号服务。预约挂号采用实名制,各医院可以采取手工、电话、计算机网络等多种途径,但考虑到患者以老年人、外地人居多,所以电话预约是当时首推的初诊预约方式。(8月20日《北京日报》5版,《社区转诊患者预约挂号优先》)

三级医院预约挂号全面推行首日,市卫生局网站公布了49家三级医院的预约电话。两个月后,市卫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电话预约挂号的比例为23.64%,多数患者还是喜欢到窗口预约。原来,有的医院电话根本打不通,有的医院电话虽然能打通,但患者因为没有该医院的诊疗卡,也不能进行下一步的预约。种种不方便造成了电话预约率上不来。(11月4日《北京日报》7版,《通过预约患者看上病占一成多》)

另外,当时各个医院推出的预约电话号码不一,患者想要记住这么多电话非常困难。因此,卫生部门决定建一个统一的预约挂号平台,实现全市预约挂号一个号码、一个网页。

7月28日,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正式开通,患者拨打电话114(外地用户拨打010-114)或登录统一预约挂号网站,就可以预约上线医院的普通号、专科号和专家号号源。预约服务是零收费,电话预约只收取市话费。(7月28日《北京日报》5版,《114预约挂号平台今启用》)

截至7月,北京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可以提供北京市147家二级、三级以上公立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此后,社会办三级综合医院也接入平台,患者可通过平台预约社会办三级综合医院号源。(7月30日《北京日报》5版,《预约挂号统一平台“上新”了》)

“移动”挂号

二级以上医院非急诊全面预约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预约挂号增加了不少新方式,患者挂号就医越来越便捷,为医院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奠定了基础。

2月26日,北京中医医院成为本市首家开通微信挂号预约登记的大医院。“您已经成功预约3月4日的号,取号时间下午3点以前……”2月28日下午,一位患者通过微信成功挂上了号:“以前通过其他渠道预约普通号还得等一个月,这次约到了一周内的号,还是副主任医师的号呢。”(3月6日《北京日报》9版,《首位“微信挂号”患者成功就医》)

8月,友谊医院成为北京第一家使用支付宝挂号的试点医院。之后,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和北医六院也开始用支付宝预约挂号、缴费和查询,节省了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4月25日《北京日报》5版,《4家医院试点支付宝预约挂号缴费》)

9月,协和医院开通手机APP预约挂号,患者下载APP,注册成功后,即可预约未来一周的号。用户既可以为自己挂号,还能再绑定三名亲属或者挚友,帮亲友挂号。(9月17日《北京日报》6版,《协和医院今起可手机预约挂号》)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市推行二级以上医院非急诊全面预约。截至今年2月25日,北京市228家二、三级医院全预约比例已从之前的81%增长到100%。患者预约挂号,按照提示的时间段前去就诊,大大减少了看病排队等候的时间。

来源 北京日报

本版文字:贾晓燕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流程编辑 王梦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