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超怀旧!儿时记忆中的零食小卖店

超怀旧!儿时记忆中的零食小卖店

时间:2019-12-12 02:32:07

相关推荐

超怀旧!儿时记忆中的零食小卖店

吃东西这种行为可以有很多目的:饱腹、解馋、对抗忧伤与孤独,又或者是怀旧。

吃不是为了生存,是为了生活。而零食,或许更接近这种食物的精神性而非物质性。

每个人总会有那么一点念旧的情绪,过去的总是好的,不仅是因为那些已经逝去,还因为过去的那个自己,拥有一些现在的自己已不再有的特质。

比如说,容易满足。

每天五毛到一块的零花钱,有各种不同价位的零食可以供你排列组合,就现在的标准来看,那些东西实在不能算是美食。

简陋的包装与不那么货真价实的材料,堆砌的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味觉上的愉悦......但这些足够给涉世未深、生活简单的小孩带来一天之中的小确幸。

更何况,还有跳跳糖、泡泡糖这些带着点玩乐性质的零食,有时还会附赠的卡片或小玩具,让大家的课余时光就这样在脏了手、辣了嘴、玩玩具中过去。

再比如说,不那么计较。

现在的你可能会在意一瓶酒的产地、咖啡豆的烘焙度、巧克力的可可含量……你越来越挑剔,能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少,早已不再是那个能把一堆五颜六色的糖往嘴里扔的孩子了。

一包零食可以轻易把你拉回到某个时代,那时的你所有的烦恼加起来,可能也只有一片云朵那么轻。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这部电影,它带着浓浓的昭和色彩,描绘着日本经济复苏时期普通人的生活与希望。

△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

怀才不遇的小说家经营着一家「駄菓子屋」,总是不耐烦地应付着那些调皮的小孩,一副厌世的模样。

零食店是他的壳,里面住着的是一颗“芥川龙之介”的心。

在一洋之隔的日本,我们的怀旧之心依然相同。

昭和时代(1926~1989),尤其是 20 世纪 70 年代,正是「駄菓子屋」的黄金时代。

所谓「駄菓子」,也就相当于我们儿时吃的那些廉价零食。

在现在的日本,「駄菓子屋」的数量已越来越少,各种高级零食变得易得,那些由一位位老爷爷老奶奶守护着的小店仍有部分存留在某个转角,等待孩子们的到来。

小孩子或是大孩子,当然也有长不大的孩子,还是会找到那里。隔着海洋,我们的怀旧之心,依然一样。

最早的駄菓子诞生于江户时代,那个时候政府颁布了“奢侈禁止令”,作为高级品的砂糖只能被用于制作高级的和果子,由掌权者们享用。

而平民百姓则吃用麦芽糖、黑糖等做成的廉价点心,即「一文菓子」或「雑菓子」,到了昭和初期,则统称为「駄菓子」。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败后的日本处于物资不足的状态,砂糖也受到了国家的管制,加入了人工甜味剂的駄菓子得到了更大的普及。

这些駄菓子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到达小孩们的手中。

一个是「紙芝居屋さん」,类似我们所说的拉洋片艺人,他们通常都是因战争而失去了工作的人,一边表演拉洋片一边就兜售駄菓子。

△ 拉洋片的艺人也兜售駄菓子

另一个方式就是「駄菓子屋」,也就是售卖駄菓子的小店,当时的店主以女性居多,多是因战争而失去了丈夫的主妇。

△ 駄菓子屋

就这样,战后的駄菓子带着战争留下的烙印迅速发展了起来。

駄菓子屋多是人们利用家里的玄关开辟出来的,没有招牌也没有宣传板,甚至有简单到只放了一个装着糖果的玻璃瓶,仅靠着孩子们“那里有糖果卖”的口口相传。

当局势逐渐稳定下来,駄菓子屋与老爷爷老奶奶们就成了标配,形成了「昭和駄菓子屋」的基本形式,直到现在也依然如此。

老爷爷老奶奶们早已退休,有空闲时间,却没有精力开始去做一些太大的生意,开这样一个小店就刚刚好,可以挣些零花钱。

战后第一次婴儿潮的到来,令 0 ~ 14 岁的小孩数量甚至占到了日本总人口的 35% 以上,駄菓子屋售卖的虽是些 10 日元、20 日元的便宜糖果,但消费者众多。

泡沫时代到来后,駄菓子屋在 1985 ~ 1995 年的 10 年间不断消失,这一时期地价高涨,老屋被拆迁修成高楼,东京的街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尤其是《大规模小卖店店铺法》的颁布,对小卖店的保护因此被废止,大型购物中心、连锁店等不断增加,不光是駄菓子屋,其他的小卖店也难以生存。

即便如此,駄菓子也并没有绝迹,一些品牌现在依然在被生产,并通过便利店、超市等新途径进行销售。

时代在不断变化,但駄菓子的味道没有变。

想来我们也都还是幸运的,曾经流连的小卖店可能早已不在,和你一起分享一袋零食的朋友也不知去了哪里,但只要这些零食还在,我们仍是原来那个小孩。

你记忆中的零食有哪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