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每逢佳节被逼婚

每逢佳节被逼婚

时间:2020-10-27 23:21:56

相关推荐

每逢佳节被逼婚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靠谱对象,何时能出现。我欲中秋回去,唯恐相亲聚会,老妈不甚烦。”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被青年网友改编成“相亲调”。透过歌词,年轻人被家人频繁安排相亲的烦恼状呼之欲出。

近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华文报纸《墨尔本日报》以罕见的方式在头版刊出整版广告,一位中国妈妈以“不逼婚”为条件,劝儿子回家过年,中国式逼婚烦恼终于走出国门。

“每逢佳节被相亲”,随着春运吹响迁徙的号角,一场“逼婚”与“反逼婚”间的暗战无声无息地展开了。

春节一景

“鹏:打了好多次电话你也不接,或许在这里才能让你看到。爸妈再也不逼你结婚了,今年回家过年吧!爱你的妈妈。”1月14日,一封“给儿书”登上《墨尔本日报》头版。

相比之下,早前武汉26岁的小伙子更悲催,父母直接将他逼“疯”。小伙子父母每天在他耳边滚动播出逼婚宣言,强迫他相亲20多次,儿子渐渐对相亲产生心理阴影,一听到“相亲”就恐惧、烦躁,进而患上情感性精神障碍。

上海未婚青年赵静(化名)从这两条新闻中读出了强烈共鸣,因为她也在这条被逼婚的道路上苦苦挣扎多时。

赵静今年29岁,从小成绩好,一路名校;毕业后,在外企工作,收入每年递增。她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而这一“骄傲”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渐渐消失,尤其到了27岁那年戛然而止。

“毕业后,虽然身边不乏追求者,但总觉得差一口气,所以一直没谈朋友。不知不觉就成了所谓的剩女、败犬。”赵静叹了口气道,从那时起,单身成了她的“污点”,掩盖了所有优点。“在他们那代人看来,不谈恋爱约等于不孝,光谈恋爱不结婚约等于变态,结了婚不生小孩约等于现行反革命。我爸经常教训我的就是,你优秀是优秀,但没人要有什么用?我妈则负责感化我,上演各种苦情戏。”

今年年初,本来与她同一战线的弟弟突然宣布结婚后,赵静更是成为大家庭中唯一一个适婚未嫁的孩子,就连亲戚们也都加入了父母的逼婚阵营。“估计这个春节又有得烦了。说不定每天都要去相亲。”

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中,记者看到了不少关于父母为逼婚“无恶不作”的血泪控诉。在逼婚这件事上,中国父母仿佛都经过统一培训。有的玩苦肉计让子女不忍,有的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有的安排鸿门宴强逼相亲,有的拉帮结派搞亲戚攻势……

1月10日,百合网联合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共同发布了《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婚恋报告》”)。该报告采用互联网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历时2个月,获取的有效样本近10万份。

报告显示,“80后”是遭遇父母逼婚的主要年龄群。父母逼婚的招数也是越来越多。高招的前三位分别是:唐僧一样——不断地言语催促(占43.6%);发动群众——亲朋群体施压(占19.4%);赶鸭上架——强行安排各种相亲约会(占18.3%)。

其实,赵静并不排斥结婚,也想找个人谈恋爱。她告诉记者,两年前她就开始看各类情感类书籍,并微博关注一些有名的情感专家,试图寻找出自己单身的症结所在,并提高处理情感的能力。

“每次家里人安排的相亲,我都会积极参加。但结果,基本没有一个看对眼的。”赵静略显无奈地表示,“但父母不这么认为,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那个谁有什么不好,条件好,长得也不差,你还挑什么挑?”

为了能与父母有效地沟通,赵静最近还特意去报了一个“恋爱训练营”的培训课程。“这个课程包括了不同主题的讲座,其中也有关于如何应对父母的,希望能对我有所帮助吧!”

剩女悲催

与“被逼婚”成为春节一景相关联的,还有“剩男剩女”现象。应该说,“催生”、“逼婚”缘于大龄男女的“单身”现实。

针对人们对晚婚、剩男和剩女年限的看法,《婚恋报告》还做了专门的调查。结果显示,30岁是普遍认同的“心理晚婚线”,比法律规定(男25岁、女23岁)的晚婚年龄晚5-7年。

其中,多数女性认为35岁-40岁没有结婚的男性是纯剩男,而多数男性则认为30-35岁没有结婚就是剩男。多数女性认为30-35岁才会被称为剩女,但八成男性认为女性一过30岁就是剩女,其中六成男性集中认为28-30岁是剩女的终极门槛。

“女性往往更早面临逼婚的压力,不是说剩男没有问题,而是男的不着急。女性着急主要是生理限制造成的。简单来说,就是来自生育的压力。”“恋爱训练营”的创办者、心理咨询师、被称为“麻辣情医”的吴迪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

吴迪坦言,中国的问题是,因为社会剧变,三四十年完成了西方国家花几百年才完成的社会转型,子女的观念已经更新了,父母却活在100年前,二者的冲突不可避免甚至异常惨烈。

所以,在论坛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上学不准早恋,毕业就逼我结婚,难道我会法术啊!”

“剩男剩女现象是到了‘80后’这代才出现的,难道是因为我们父母那辈比‘80后’更会谈恋爱,更会经营感情?当然不是,唯一的解释是以前的人比‘80后’更愿意凑合。”吴迪告诉记者,选择对象的标准,“80后”经常会用一个词:“有感觉”,但很多父母恰恰不能理解的就是“没感觉”。

“‘有感觉’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它是指:精神上的沟通,价值观一样,三观一致;性的匹配,感觉归根到底是性吸引力;文化心理上要互相支持,简称聊得来。”吴迪进一步分析道,“现代人要求高有错吗?我认为完全没错,个人能力增强了,靠自己已经过得不错了,为何要勉强自己委曲求全去找一个不喜欢的人。”

但吴迪同时也指出,女性的地位在提高,但是又被传统观念束缚。“我这里的学员有很多是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她们难就难在坚持‘男人要比我优秀’。何为优秀,挣得比我多。所以说,物质永远是婚姻中重要的东西。”

吴迪坦言,眼高手低是剩女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我的学员基本都是主观上想找的,只是不知道how to,情商比较低。所以,我才开办这个培训,希望提高大家谈恋爱的本领。”

,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曾以《孤单亚洲人》为题,刊登了有关“亚洲女性为何不想结婚”的封面文章。文章指出,在亚洲一些富裕地区,比如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和香港,平均结婚年龄在过去显著上升,女子为29至30岁之间。此外,妇女现在经济上更独立,她们有能力独身生活,摆脱传统婚姻的枷锁。受教育程度也影响结婚率,教育程度越高的妇女,不结婚的比例越高。

在吴迪看来,所谓剩女应该是时代的进步,“因为以前不敢剩,没人敢剩。”

习惯就好

吴迪说,十年二十年后,“剩女”一词会消失,它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词汇。“不是说没有剩女了,只是‘剩’这个概念没有了,‘人人都应该结婚’的观念淡化了。”

但目前来看,遭逼婚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面对父母的逼婚,单身人士各显神通。《婚恋报告》显示,反逼婚首选“躲”——想尽办法躲着父母(男55.9%,女65.9%);其次是降低择偶要求,赶紧找个对象(女28.5%,男36.8%);第三招,女性会用“吵”——跟父母吵架,让他们放弃(占16.8%),而男性则会找异性朋友假装女友来安抚父母(16.2%)。

“网上的反逼婚攻略也很多,例如租个男或女朋友回家过年。先不说道义上有没有问题,但至少这会带来后续的问题。父母不会就此打住,绝对是自找麻烦。”吴迪表示。

“会逼婚的父母,有很多是比较固执的,不愿意去学一点点新的东西。”吴迪的讲座里也有关于“如何管理父母”的主题,让学员免费带父母来听,但很多父母拒绝参加。

面对逼婚,吴迪建议,不要抵抗父母,而是要专注于如何增强自身找对象的能力。“父母基本靠‘哄’。首先,态度要好,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你在找对象这个事情上是积极的。真正独身主义的人很少,你和你父母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如果自己能找到,父母也就不会过分担心了。”

“那么,父母安排了相亲就应该去?”

对于这个问题,吴迪说:“我不会说应不应该去。而会问,你需不需要。如果不靠相亲,你能靠自己达成一次约会吗?如果这都不行,还拒绝相亲,那你准备怎么找对象?有人给你介绍已经很好了,年纪越大,连相亲的机会都会没有了。”

在吴迪看来,没有逼婚,只有催婚。“你爹妈也没有一个现成的人,让你明天就能入洞房。催的话,一年也就一次强烈的攻势,习惯就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