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励志从这里出发

励志从这里出发

时间:2022-12-02 23:35:24

相关推荐

励志从这里出发

人只要有信念,有追求,什么环境都能适应,什么困难都能战胜。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洋溢着青年人的朝气,在苦累面前从容应对,在考验面前充满信心,在施工会战中不甘落后,他们就是长春电务段信号中修车间的18名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平均年龄29岁,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毕业于不同的学校,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如今,不同的他们相聚在一起,向着相同的目标励志前行,历练成为一支事不避难、积极进取、敢打能拼的过硬队伍。

信号中修车间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在段管内频繁“流动”的车间,担负道岔大修、集中修、站场改造等繁重的施工任务。帮助解决现场工区不能独立完成,又不在大修期间内的设备整治任务,在提高设备质量工艺上,起到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中修人员没有固定的上班地点,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哪里活多、哪里任务重就进点哪里,常年吃住在外,长期回不去家,无论面临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什么样的工作强度,他们在坚持中适应、锻炼和进步,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次退缩,没有一人落伍。为了让新毕业的大学生在岗位上迈好第一步,车间将他们集中到一起,组建了两个“大学生”工区,以富有积极向上内涵的班组称号,不断激励他们磨练意志,锤炼品行,历练才干。

今年,京哈线集中修刚结束,他们又奔赴长白乌线参加区间设备整治,会战结束后还没来得及休整,他们再次不辞辛劳投入到扶余站大修的施工中。住地离扶余站施工处不远,是一座废弃洗浴楼,现组合的床板、斑驳的墙壁、不透光的房间;三张床的间隔中拉一根绳子用来晾衣服,十多个人共用一根水管洗脸、做饭,这样的生活环境跟学校宿舍相比差的很远,但这里的大学生们坦然面对。刚毕业的大学生郑伟轩说:“想过会面临这种情况,只要有张床就行,我觉得这对成长和进步都有好处。”

这一天,毕业的赵伟和毕业的曹璐明担负值日做饭任务,他俩负责中修队将近20人的一日三餐,曹璐明说:“我们是两人一组,一个会做饭的带着一个不会做的,慢慢就都学会了。”年龄大一点儿的赵伟是今天的主厨。从早餐开始,两人配合,买菜、切菜、做菜、洗碗,准备这么多人的伙食要忙上一大天。正如赵伟说:“值班做饭不比去现场作业轻松。”

28岁的年龄在这里已经算是“老人儿”了,毕业的刘祺和杨春生是两个“大学生”工区的工长,能干活、责任心强是领导和职工对他们共同的评价。他俩都是成了家有孩子的人,对工作的拼劲还像从前一样,无论什么脏活累活,总是干在前、教方法、传技能,工区里的大学生对他俩都很服气。

夏季施工遇到雨天是常有的事,为了不耽误工期,保证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大学生在现场防护一站就是一天,即使穿着雨衣,也阻挡不了全身上下被雨水浇透。面对这样的工作,工长带领着这群年龄相近的“孩子”们,白天认真努力干活,晚上凑一起唠家常、看手机、查资料,共同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氛围。毕业的武文斌说:“在这里工作虽然累一些,大家在一起疯疯闹闹很开心,也不觉得寂寞了。”

别看他们休息时跟这些年轻人一起玩玩闹闹,但是在施工作业的时候,他们脸上经常挂着一种老工长的严肃认真,始终把作业标准摆在前面,甚至比其他信号车间的标准还要高一点。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他们也不放松对施工标准的要求,并且带头示范,做到“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为了如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他们在休息时间带领大家在房间里提前做好配线,这样在有限的宝贵的天窗时间里,挤出一些时间,再一次对关键部位检查和调整,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用。

齐明天在中修工作已经7年了,他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立下“好好干”的志向,用心学习和掌握工艺标准,坚持每天对工作进行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询问车间里的老师傅,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他在每次施工中都认真思考和主动担当,连续两年获得集团公司技术标兵,多次获得这个段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两年前走上了车间专职岗位,逐步成为了主任和书记的好帮手。用齐明天的话讲:“这里虽然比现场车间艰苦,但是这里施工多,每次工程结束,看到电务设备顺利开通,就有一种成就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