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宁举办

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宁举办

时间:2019-04-18 07:53:27

相关推荐

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宁举办

9月8日,以“创新、统筹、融合、共享”为主题的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宁举办,论坛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主持。青海省政府副省长杨逢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二级巡视员、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白四座,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相关领导出席论坛。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旅企业代表,青海省文化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省内合作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信公司,各市(州)、部分县(区)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人及省内文旅企业代表等300人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探索疫情背景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路径。此次论坛既是一次产业发展前沿思维交流的大会,也是一次全国文旅产业工作者交流合作的盛会。论坛上,省政府杨逢春副省长,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二级巡视员、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白四座分别作了讲话。

杨逢春副省长在讲话中指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入贯彻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具体行动;文化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促消费、增就业、惠民生的有效途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务实举措。要从全局的高度、长远的眼光,全面领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意义,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深入推进文化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赋新赋能。

杨逢春副省长强调,青海文化资源多元绚丽,河源文化、河湟文化、昆仑文化交相辉映;青海旅游资源富集独特,青海湖、塔尔寺、天空之境等闻名海内外。青海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态势强劲、潜力巨大、优势明显,是走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的希望所在、重点所在。近年来,青海聚焦“省内大众游、省外高端游”定位,持续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净地”品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文化旅游业已成长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为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构建“四种经济形态”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旅游行业的冲击最大、影响最深。年初,我们就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千方百计推动文旅行业复苏升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举办了一系列文旅活动,拉动消费提振信心,尽最大努力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文旅行业发展回暖升温的势头强劲。1至8月,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0亿元,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成和4成,为全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杨逢春副省长要求,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应当推进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切实用文化的思路指导旅游,用旅游的方式发展文化,跳出文化看文化,跳出旅游看旅游。在后疫情时期,要进一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从文旅资源融合开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文旅产品融合培育等方面入手,加快形成青海文旅发展新举措、新机制、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成国家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丝绸之路新兴黄金旅游目的地。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二级巡视员、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白四座在讲话中指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就“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做出明确部署,提出“到,建设30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产业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不断丰富”的工作目标。通过推动示范区在产业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推进产业融合、企业融合、平台融合、业态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双向升级,发展一批产业链条健全、资源优势互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青海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天然优势,在推动产业融合、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希望借此论坛,深入交流研讨,发表真知灼见,为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为论坛作了致辞。张宁厅长在致辞中指出,青海坐拥世界上独有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三江之源”,是世界四大超净区,有全国首个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自然遗产可可西里,有远古文明的昆仑神话、黄河发端的河湟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交汇点。青海集地理极地、生态高地、安全要地、文化名地、旅游净地于一体。近年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文化旅游部的各项工作,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改革创新,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文化旅游消费开始走向大众化、常态化、多样化。截止目前,全省文化旅游企业达到6380家;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5080.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1.33亿元,分别增长20%以上。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全省文旅系统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出了一系列纾困举措。调整文旅专项资金支出结构,最快速度集中下达文化旅游专项资金2.5亿元。向省内金融机构推送全省文旅行业意向贷款企业和项目193个,融资需求85亿元,促成合作项目100余个,助企融资近2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1亿元,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擦亮“大美青海·旅游净地”名片,先后开展了“黄河·河湟文化”惠民消费季、中国景区创新发展论坛、诚邀全国人民游青海等活动,全面激活省内文旅市场。先后推出170多条省内精品旅游线路,发布一系列文旅企业优惠措施,促进文旅消费。强化与机场、铁路和交通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加密省外主要旅游客源地、省内各旅游目的地间的航班、列车和客运的频次,提升旅游交通能力配置。将文旅演艺和文旅集市有效结合、融入夜间经济,为广大群众及省内外游客提供多元消费选择。坚持分区分级原则,推出预约服务、限制景区流量、倡导错峰出行。今年1-8月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成和4成以上。全省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复工率全部达到100%。

文化旅游是一业兴百业的产业,是一线带千面的工作,是一景富万家的事业,后疫情时期,将进一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不断彰显“三个最大”省情魅力,在大开放中拓展新视野,在大市场中发掘新天地,在大格局中谋划新思路,在大讨论中博采众长,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青海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举措、新机制、新业态、新模式,把青海打造成人们向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文旅品牌能“增值”。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贾旭东作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主旨演讲;中青旅联科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硕士生导师葛磊作了《中国旅游新常态与文旅融合新趋势》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作了《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文旅新业态、新模式与新场景探索》主旨演讲;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建华作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探索》主旨演讲。四位专家、学者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中国旅游业新常态、文旅融合的本质和趋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就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途径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分享交流了文旅融合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和建设成果,为大家提供了以文化为魂搭建文旅产业融合场景、以创新为核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升级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

在论坛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立足当前青海文旅资源,从青海地理极地、生态高地、安全要地、文化名地、旅游净地5个方面,围绕生态、人文、和谐、美食、自驾线路等内容,以视频、图片及图文并茂的形式,就我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产品线路进行了推介。同时,发布了翻越祁连山旅游线、大美青海河湟文化旅游线、热贡艺术研学旅游线等9条自驾车线路产品,打造大美青海文化旅游目的地、网红打卡地!进一步宣传了“大美青海、旅游净地”品牌!

论坛中,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旅游集团旅行服务有限公司分别代表全国文旅行业,结合工作实际,就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发言。

(责任编辑 :傅云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