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安顺这四个“文化艺术之乡”在全省出名 了解一下!

安顺这四个“文化艺术之乡”在全省出名 了解一下!

时间:2019-12-27 03:15:14

相关推荐

安顺这四个“文化艺术之乡”在全省出名 了解一下!

文化艺术之乡

据贵州省文化厅消息:近日,贵州省文化厅公布《—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贵州46个乡镇喜获“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安顺总共有4地入选,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平坝区天龙镇人民政府(屯堡地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遂的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地戏是屯堡人钟爱的一种充满人性和神性的古朴、原始的民间戏剧,是一个打造在屯堡人精神文化生活主体上的美丽烙印。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天龙的“镇店之宝”,到了天龙古镇一定要到小剧场里亲自看一出戏。那些你听不懂的台词不影响观赏性,你总会在五彩斑斓的戏服中,在神采各异的面具里,在炉火纯青的唱练做打之间,体会到地戏的魅力。

2.普定县马官镇人民政府(贵州西路花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作为汉族形式的花灯,它在普定的形成,是以汉族大量进入贵州并带来民间艺术形式在内的汉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普定,花灯主要出现于明洪武至清顺治前期,并经历了近300年的演变形成过程。至清乾嘉时期,普定花灯班已遍及普定汉族居住的村寨和部分少数民族村寨。

普定花灯的演出形式,主要以地灯中歌舞灯和地灯中之灯夹戏为主,大多出自民间花灯老艺人之口。因为得以保持其纯扑的艺术风格及浓郁的乡土气息。西路花灯主要起源于普定县,主要健在在普定县的马官镇、城关镇、马场镇、龙场乡、白岩镇、鸡场坡乡,其中在马官镇、城关镇、白岩镇为最盛,马官镇是国家命名的花灯艺术之乡。

3.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岭布依族服饰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布依族服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与传承,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圈,布依族服饰质料款式结构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形式的美,同时也表达布依族人民的精神、观念、心理、情感、意志、审美等深含的内容,布依族人正是通过其服饰给人质朴自然之美。

关岭布依族服饰充分体现了布依族依山傍水的农耕文化,集蜡染、挑花、织锦、刺绣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展示了布依族妇女的勤劳聪慧和心灵手巧,反映出布依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关岭布依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黄果树旅游区黄果树镇人民政府(布依族蜡染)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清新自然的冰纹、蜡染是蜡画和染色的合成。布依族蜡染的传统染色,以蓝靛液浸染,呈蓝白相间的效果。由于点、线、面的配合有致,宾主、大小 蓝白的疏密得当,自然生成冰纹的虚实变化,使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看起来更加显得清秀淡雅,更加显得富有韵味。

位于黄果树的石头寨是著名的蜡染之乡,寨里寨外,桥上河,随时可见点蜡、漂蜡的女性。全寨约百分之八十的成年妇女都会这种传统的民间工艺,有一半人家有染缸;可以说,她们的一生都有蜡染制品伴随;刚出世的婴儿所用的小被巾、襁褓服、童装、花帽、口水兜、花背扇都是蜡染制品,青年人恋爱、婚嫁时的手绢、腰带、头巾、披肩、背心、脚笼、便装、礼 蜡染制品;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床单、被面、枕套、帐幔、桌布、包袱布、围腰帕、伞套、蓝头巾、钱包都是蜡染制品:辞世时专用的老衣、长寿被面、长寿鞋、盖灵巾和招魂幡巾也是蜡染制品。石头寨是蜡染文化的世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