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党建“红色引擎”驱动科创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建“红色引擎”驱动科创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5-30 11:56:33

相关推荐

党建“红色引擎”驱动科创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技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以科技力量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着力打造模范机关

市科技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贯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

把学习和遵守党章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制定了《江门市科学技术局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工作清单》《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党建工作要点》,积极开展以“党建+科技特派员,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主题的机关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认真落实机关党建“插旗亮牌”目标化考评责任分工,党的组织建设能力逐步提升。

(二)全面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强化理论武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制定《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度专题学习计划》和《每季度学习清单》,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授专题党课、撰写学习心得,形成上行下效的示范效应。二是坚持每天学习,形成习惯。大力推进“学习强国”平台推广使用,充分利用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创新学习方式,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全体党员学习活跃度保持100%,每天人均得分保证在40分以上,单日人均得分多次排名全市前列,两名党员以优异的学习总积分被白沙街道江华综合党委评为“学习达人”。三是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干。通过召开科技政策宣讲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紧扣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5”工作举措,持续推进“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切实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三)积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在抗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根据《关于组织动员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投身一线坚决打赢基层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党组领导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我局成立由31名党员组成的“党员战疫先锋队”,深入基层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一是深入会城街道办南兴社区进行疫情防控工作。二是选派3名优秀党员参加“市直机关战疫一线党员先锋队”,参加值守测温工作。三是成立“科技暖企先锋队”,党员义工前往各科技孵化载体和科技企业宣传科技支撑疫情防控五项措施,协助口罩设备生产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协调解决防疫物资紧缺、原材料不足等难题,全力支持我市企业复工复产。

二、坚持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工作

市科技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以及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抓实工作举措,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机遇,打好科创“三张牌”,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不断优化创新环境。

一是抓紧出台“科创十条”实施细则。加快落实“江门科创十条”,起草了高新技术企业补助、科技创新平台补助、激励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技术交易补助、科技创新券补助等十项政策实施细则(办法),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目前已有《江门市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细则(试行)》等9项政策印发实施。二是改革创新科技奖励制度。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学术团体、企业、基金会及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依规设立科学技术奖,并对设奖机构资格条件和办奖能力进行严格审核,促成高促会设立了“无限创新”江门科学技术奖,总奖金达100万元,授奖数量和奖金总额均为我省目前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之最。三是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全市现有3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4家、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际化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153家;现有41家众创空间,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总面积7.76万平方米,孵化的团队与企业超过500家。四是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持续开展科技贷款贴息,419个项目申报度科技贷款贴息备案项目,比去年增长13%,可拉动企业融资超10亿元。举办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今年共234个项目参加,目前大赛已进入决赛阶段,通过推动金融、风投机构和获奖项目的联动,大力扩宽获奖项目对接社会资本的渠道,切实帮扶双创企业发展。

(二)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是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集群。紧抓高新技术企业对创新驱动的“牛鼻子”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行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积极组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全市900多家企业开始申报,力争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1700家。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目前已有964家企业入库。常年受理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申报,目前在库企业4164家。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补助资金申报工作,对559家企业补助资金13730万元;1177家存量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额13.12亿元;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减免11.51亿元。二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粤府〔〕28号),把国家高新区建设和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引导高端创新要素向江门高新区集聚,提升园区创新发展水平。实施度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推进创新改革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侨梦苑建设。推进台山产业转移工业园(台山工业新城)、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和鹤山产业转移工业园(鹤山工业城)创建省级高新区。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推动合作共建重大创新平台。推动市政府与广东省科学院签订共建协议,正式启动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双方将围绕半导体、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以“研究院+孵化基地”的方式建设研究院,计划投入资金8000万元,建设1万平米的研发及孵化基地,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孵化一批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撑本地支柱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中德(江门)人工智能研究院、再生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大动物模型联合研究中心(江门)建设。推动五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粤港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联合实验室”、“纺织材料粤港联合实验室”建设,支持申报度粤港联合实验室建设和粤港联合科研项目。二是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嘉宝莉公司建设的“广东省环境友好涂料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评估,成为全省10家评为优秀等次的省企业重点实验室之一,获得省100万元资金支持。我市两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第一批支持疫情防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推动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世运电路公司合作成立鹤山市世拓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围绕5G、电动汽车电源等领域开展PCB产品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四)组织实施科技计划。

助力我市企业科研项目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重点专项项目,江门市盈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承担的“智能高效防护服专用热风机关键技术的研发”项目和江门市江海区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承担的“热封缝口密封机”项目分别获得科技部扶持资金100万元、50万元。组织度市级医疗卫生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受理申报项目617项,同比增长23%,立项427项,同比增长25%。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组织开展 年度江门市基础与理论科学研究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受理申报项目262项,立项176项。安排210万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基础与应用基础重点项目研究,目前正开展重点项目申报工作。

(五)推动科技交流合作和人才引育工作。

一是做好人才引育工作。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外籍和港澳台高端人才认定工作,对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目前完成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90宗。落实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启动资助,对1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发放创业启动资助共580万元。成立了省内首家外国人才驿站,强化外国人才引进和服务。二是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出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3项临时便捷措施,实现“不出家门办跨国事”,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235宗。三是深化海外引智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合作交流。制定《江门市“联络五邑”海外服务工作站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完善海外服务工作站管理机制。组织开展-度对外科技合作平台专题项目申报。筹备第十八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参展工作,计划以“线上展示+线下活动”的形式宣传江门科技、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四是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举办广东省科技特派员项目网上培训,组织开展广东省科技特派员项目及“银龄专项”项目申报工作,广泛发动用人单位申报。

(六)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工作。

一是推动台山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拟列入科技部“百城百园”行动名单。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型县(市)科技投资项目“台山市科技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向国家科技部申请1亿元资金支持。通过省科技厅“台山市县级科技特派员建设与重点派驻任务”项目立项,获得170万元的资金支持。二是推动广东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强农业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热科院等10多个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中国农科院华南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国热科院江门院区试验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三是开展农业科技项目攻关。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台山市高盈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开平地之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合作。四是开展服务下乡和科普宣传。对接省农科院,江门现代农业促进中心深入基层,出动农技专家115人次,深入了解农户和企业情况并提供技术支持;向农户和企业发放《战“疫”进行时科技助春耕—春耕生产技术资料汇编》《农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等技术指南近2万本。

(七)深化科学普及工作。

积极筹建江门中微子实验科普馆,研究制定“江门中微子实验科普场馆建设项目”工作方案。开展省级科普基地创建工作,江门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台山市敬修职业技术学校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4 年),成为我市首次成功创建的省级科普基地,实现省级科普基地零的突破。恩平市冯如纪念中学拟获粤东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科学馆(室)建设试点立项,获得补助金额20万元。

三、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一)推动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发动科技企业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资保障。

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科技局及时出台五条科技惠企措施,增设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已立项支持11个项目,落实扶持资金90万元,支持崔岩博士领衔创办的中德(江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出一款三维数字化建模设备,获得广东省普通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专项资助200万元。协调解决企业研发设备、防疫物资紧缺等问题,指导南大机器人公司成功研制口罩生产设备。盈丰智能等6家高企受到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先后三次专门致信感谢。

(二)强化疫情防控科技服务,支持科技型企业复工复产。

市科技局引导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在疫情期间为承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减免租金297万元,运用专用额度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会同商业银行研究制定抗疫金融产品,同时与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中心支行联合印发了《关于运用专用额度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科技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对各商业银行的各类抗疫金融产品进行推广,有效推进“科技战疫贷”科技金融服务,完成18笔共计6056万元贷款的发放。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的形式开展科技政策宣讲培训10场,包括企业研发活动统计报表填报说明、科技部门支撑疫情防控扶持措施、高企培育专题培训、科技金融专题培训、创新创业大赛专题培训、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培训等6大内容,共培训11726人次。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市科技局党组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一是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机关党建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指导和推动新时代科技事业改革发展。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言行的全方位监督,重视八小时之外风险防范,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三是扎实推进“政治能力提升年”活动,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科技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提高从政治视角看待工作、观察问题、处理事情的水平。

(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抓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行动,落实高企财税优惠,加强科技型企业跟踪服务,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引导高端创新资源向江门国家高新区集聚,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型高水平高新区。推进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鹤山工业城、台山工业新城创建省级高新区。

(三)加强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

落实江门市科技创新平台认定管理办法和资助办法,推动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研发机构建设,依托研发条件较好的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四)大力组织实施科技攻关。

落实江门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办法,组织开展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现代种业与精准农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计划项目。

(五)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鼓励建设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出台江门市技术交易补助实施办法,鼓励企业购买使用先进科技成果。做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推进全程在线办理。指导“无限创新”江门科学技术奖实施工作。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科技创新券补助政策省市协同。

(六)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做好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落实兑现各项人才政策。做好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珠江人才计划等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申报工作。深化“联络五邑”海外服务工作站平台建设。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服务,争取实现“零跑动”“不出家门办跨国事”。发挥江门市外国人才驿站作用,为外国人才提供沟通交流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

(七)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进一步完善孵化育成体系,促进孵化产业链条发展。引导指导现有孵化载体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转型。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完善“邑科贷”政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增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开展科技金融扶持资金贷款贴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办好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大力支持高新区作为“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广东创新挑战赛”承办单位和新会区作为“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港澳台赛”承办单位做好赛事有关工作,积极争取国赛等更高规格的赛事在江门举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