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哪类人容易患上高血压疾病

哪类人容易患上高血压疾病

时间:2024-03-23 23:11:50

相关推荐

哪类人容易患上高血压疾病

高血压,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血压升高有关,如遗传因素、体重因素、营养因素、精神和心理因素等。哪

1哪类人容易患上高血压疾病

高血压,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血压升高有关,如遗传因素、体重因素、营养因素、精神和心理因素等。哪类人容易患上高血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遗传因素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在同一家庭高血压病患者集中出现,不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因有遗传因素存在。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基因遗传:①具有高血压病主基因,随年龄增长必定发生高血压。②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无其他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参与则不发病,但目前如何从形态、生化或功能方面检测出这些遗传素质还是很困难的。

(2)体重因素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前瞻性研究也证明,在一个时期内体重增长快的个体,其血压增长也快。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3)营养因素近年来有关膳食结构与血压调节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而比较多的研究认为,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比值过低,均可使血压升高,而膳食中有充足的钾、钙、优质蛋白质可防止血压升高。

(4)吸烟现已证明吸烟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且易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所以,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应大力宣传戒烟。

哪类人容易患上高血压?相信通过以上的资料介绍,朋友们了解了高血压的易发人群了吧,希望以上的资料可以给患者们带来帮助,我们也希望患者们能尽快的走出疾病困扰,身体健康。

2血压降到多少最安全?

高血压是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治疗。通常要把血压降到收缩压18.6千帕以下,舒张压12千帕以下。但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戴维.希斯克维克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对506名高血压患者长达的研究中发现,舒张压控制在11.7~12千帕之间,患者心脏病猝发的危险性最小;舒张压降到10~10.6千帕,危险性增加;舒张压降到9.3千帕以下,心脏病猝发危险性大大增加,还有可能诱发缺血性中风。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仅可作参考。

把血压控制在最适宜水平,既要求医生合理用药,又要求病人按医嘱坚持服药,切忌擅自增加或减少降压药剂量。

3体位性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有些人在立位或坐位时血压增高,主要表现舒张期血压升高,幅度也较大;而平卧位时血压正常,称之为体位性高血压。国内体位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的4.2%。

人在立位时,由于身体低垂部位的静脉血液滞留过多,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降低,就会反射地引起小动脉收缩甚至痉挛而造成血压升高,有些人这种反射特别明显和强烈,而产生体位性高血压。

在通常情况下本症不需要服药,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下肢血管紧张性,可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瘀滞,对防治本病有效。

4无症状高血压需治疗吗?

一般来说,大约有半数的早期高血压病患者可完全没有症状。他们往往是在体检无意中发现的。一方面,没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多提示血压升高缓慢而持久,患者对逐渐升高的血压不敏感,因此更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另一方面,早期高血压病未及时进行治疗,病程会继续发展和恶化。因此,只要确诊患有高血压病,都应及时认真治疗。

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和降压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适于各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对轻型者,单独非药物治疗措施可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限制钠盐摄入、减轻体重、适当的体育运动等,降压效果都比较肯定。至于降压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5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哪些降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s)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并可以降低高血压伴有心房颤动、糖尿病、左室肥厚、颈动脉内膜硬化等患者发生卒中,推荐ARBs作为高血压患者预防卒中的一线用药。ARBs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长期应用有利于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再发。

长效钙拮抗剂(CCB)不仅有较好的平稳降压作用,还有明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此长效CCB可作为高血压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脑血管病急性期及伴有重度脑血管狭窄的患者,降压治疗应慎重。

点击查看全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