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用全产业链思维促进互联网与中医药融合

用全产业链思维促进互联网与中医药融合

时间:2019-10-20 11:29:49

相关推荐

用全产业链思维促进互联网与中医药融合

一是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从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药品供应保障、医保结算、医学教育和科普、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相融合。所以涵盖了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诸多方面。

二是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支撑体系。从及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有关举措。

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对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和保障数据安全作出明确规定。

“互联网+”下中医发展机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业都嗅到了其中的巨大优势,医疗行业方面表现在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领域技术与医疗健康跨界融合、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形成了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新兴科技与服务模式快速渗透到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在内的各个环节,给人们就医带来了重要变化。

其中,诊疗模式升级换代,云计算推动诊疗方式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帮助百姓建立数字健康档案,持续跟踪和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在医务人员方面,借助“云、大、物、移、智”等先进技术,居民在家中就可通过网络完成健康咨询,寻找合适的医生。

利用移动APP、可穿戴设备等物联网设备进行数据的连续监测与共享,并通过数据分析诊断疾病,可将医务人员从忙碌的门诊解放出来。在患者方面,患者可在网上进行挂号、远程候诊、费用支付等,通过把部分线下转移到线上,缓解了挂号难、排队长的问题,优化了就医体验。

同时,分级诊疗制度正在建立,有望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诊疗模式;家庭医生的服务使基层人民的健康得到初步保障,提升了百姓在基层医疗的获得感。我们相信随着人工智能、基因检测、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对医疗行业的服务模式进行全新定义。

互联网与医疗的有效结合,不仅节约了患者求医问药的时间与金钱成本,还能够加强医生自我管理与监督,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医疗健康带来了新变革,中医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在时代的浪潮中全面前行,中医药行业应传承经典、发展创新。

中医药发展要有全产业链思维

中医移动医疗行业发展迅速,各种APP产品如“小鹿医馆”“把把脉”等相继问世,受到用户的青睐。中医院服务的远程医疗平台建立,实现了跨地域、高效率远程会诊。中医数据云平台的建设,中医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与中医健康管理平台的结合, 有利于医生了解中医诊疗的全过程及后续疗效的反馈。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它为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条捷径。比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医”,医院、新闻媒体、中医药企业相继开设新媒体养生节目等,中医药文化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海内外广泛传播。

医疗领域具有典型的大数据特征:一是数据量巨大。二是数据类型复杂。在中医医院,每个患者不但要经过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还会经过各种理化检测进行疾病及其预后的诊断,所以不光有病历资料中包含的信息,还会有生化检查、多种影像或病理切片检查的生物学信息。

收集这些庞大、多类别的数据,通过分析处理将其盘活,可以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价值。所以应建立一个权威、统一的国家平台汇集健康数据,使得人人都有一个健康档案,人人都能得到保障,人人住院都有电子病历,最后实现人人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等文件出台,中医药产业迎来了政策红利的爆发期。

从长远看,政策的密集发布将给中医药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人需要全产业链的格局和思维。

近年来,中成药在医院销售增速开始低于化学药,中成药销售数据下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医院实行总量控制,降低非主流药品、辅助药品用量,而将中成药列为辅助药品,使中成药使用受到了限制,从这点看,政策的落地必然会带动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全产业链上,每一个节点都有发展机遇。比如,利用“互联网+”思维建立中药材基地。保证中药材的道地,进一步提升标准,建立基地,种植上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各项操作均具有完整的记录。建立可追溯制度,这种大格局构建完成后,从趋势看,为保证中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中药种植方面国家相关部门提高相关标准是势在必行的,相关种植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谁先走就抢占了这块市场,很可能就成为相关标准的制定者。

再如,利用“互联网+”思维布局医疗终端。由于医院为主的医疗终端是最大的药品销售市场,开设医疗终端得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如鼓励中医师的多点执业、鼓励社会办医等。立足未来,中医药医疗终端要有互联网思维,充分考虑运用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提前布局。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开拓中医药大健康版图。中医药在大健康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可行性角度,发展中医药大健康食品养生产业和便携式可穿戴智能健康产品,市场前景巨大,运用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理念创新生产养生产品,开发药食同源的食品,在产品营销环节考虑网络渠道拓展,比如社群营销的架构、为养生大数据收集布局等。

落实“互联网+中医药”的举措

1“互联网+”助力个性化服务

如何推进互联网+中医药工作?笔者建议将中医院运营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推动建立在线医院,旨在推进个性化服务。

系统可为每位咨询者制定适合他们自己精细的营养食疗方案,并远程采集用户的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等信息,随时监控,在线问诊可随时链接患者与医生,在手机上提供问诊服务,实现患者与医生的图片、文字、语音等多种沟通,医生便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出方子。

对于中药,中医院可与药品电商合作。互联网可以把很多药店信息连接到一个系统上, 患者购买药物不再局限于医院,智能药房根据患者所在位置, 提供最短路径的智能配送药物服务。

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基于互联网,依托大医院,在大范围内配置医疗资源,让更多人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例如一些年龄偏大的名老中医,慕名而来的患者常挂不上号,可以利用远程医疗提供就诊服务。

可充分利用穿戴设备、远程监测、健康管理等技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独立性。

2 提升中医药医务人员技能

我国传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为“读经典,做临床”。而在新的信息科技背景下, 中医要借助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 促进现代传承模式的发展, 为“读经典做临床”这一传统模式赋予新的内涵:从一个人读经典发展到多人互相分享经典,从一个人做临床到多个人分享临床经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知名老中医的诊疗思想、辨证逻辑和处方经验进行整合,形成在线的辅助学习和辅助诊疗系统,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数据基础,而且使更多普通医师能够进一步融了解名老中医的思维过程,帮助普通医生提升诊疗能力。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是中医临证的重要理论与环节,建立辨证论治辅助系统,形成诊—证—方—药一体化数学模型,将会有效提升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和疗效。现在研究的热点之一的中医四诊仪则是帮助辨证论治系统形成四诊信息的助手。

3 提升中医药科普能力

做好中医药科普工作是大势所趋,因此,首先要完善中医药的宣传路径,打通传播渠道,针对不同民众加强传播,使民众能通过最可靠便捷的渠道获得信息。

对于中医药科普人才的缺失,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要保证中医药院校培养计划的加强,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弘扬推广,必须要认识到中医药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推动中医药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

日前,浙江中医药大学已经成立中医药科普协会学生社团,在进行中医药科普实践的同时,注重各类中医药科普作品的创作,已经初显成效,已经在发表各类各级报纸杂志、公众号上发表科普论文数百篇,申报成功各类各级创业或科研项目数十项,在年轻的中医学子心中埋下中医药科普的种子,为未来中医药科普事业培养后备人才。

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加强中医药科普的规范化管理,由于民众缺乏中医专业知识,有着迫切治病或养生知识的需求,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某些不法分子正是借人们的这一心理而行骗,故意混淆真伪信息,误导群众。面对这种情况,现阶段需要政府加大监督力度,严惩欺骗行为,最合理的手段是运用网络技术和区块链技术,让制造虚假信息付出信任成本,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科普中的虚假宣传问题。

总之,在“互联网+医疗健康”背景下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医药人需要充分理解国家政策文件,运用全局观布局全产业链,运用网络等新科技为发展提供新思路。不久的将来,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必然能打开全新的局面,为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助力。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