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主题演讲《投资机构如何看待医疗健康产业市场》

主题演讲《投资机构如何看待医疗健康产业市场》

时间:2024-06-07 22:22:33

相关推荐

主题演讲《投资机构如何看待医疗健康产业市场》

在中国把医疗健康产业拔升定位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行业的当下,如何做好投融资甚为关键。高特佳投资集团首席战略官、执行合伙人曾小军先生表示,其战略是傍大款、做有价值的二股东,而核心逻辑是专注医疗健康领域,寻找未来的行业领袖,协助及伴其成长。 新引擎·新增长—-度产业与资本年会 于6月29日在深圳隆重举办,与会嘉宾共聚一堂就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商业模式创新的背景下,产业与资本的走势以及塑造中国经济新增长全新引擎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下为高特佳投资集团首席战略官、执行合伙人曾小军在活动现场的演讲实录:

曾小军:我做了一个中外医疗产业投融资做对比,把我们自身对于行业的投融资理念和逻辑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中国医疗健康投资现状

,在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状况这块还是发生很多案例。PE/VC融资规模增加了51%,投资整个结构为生物医药52%、医药行业26%、医疗设备13%、医疗服务9%,这个结构跟国外有一些差别,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因为跟中国还有国外的市场机制有一定的关系。

并购方面来看,宣布交易623起,同比增40.87%,交易规模247亿。实际完成284起,交易规模118.48亿美元,同比上涨14.71%;

IPO这块,数量34起,增长将近13.3%,融资规模上涨将近10%左右。退出案例这一块略有下降,平均回报也略有下降。

在整个中国现在我们搜索到的相对比较大的并购基金,最近的这些没有包含在内,实际上看起来好像都不太大,大一点的也就10来亿,跟国外动不动就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金的基金规模比起来天差地别。

结论:并购逐步成为主流,比拼综合能力的时代已经到来!都说并购是整个投资领域的皇冠上的明珠,因为行业发展的阶段,从简单的投融资已经过去,未来除了能给钱,还要能提供综合性的价值,最高点就是要有并购和整合的能力,所以比拼综合能力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全球医疗健康投资现状

全球医疗健康投资达到5460亿美元,同比增长34.48%,同时50-200亿美元规模、200亿美元规模以上的区间的并购增长最快。以大的并购为主,而且增长较快,这是国外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大概状况。

在全球来讲,PE的交易数量增长12%,金额增长8%,跟并购比较好像差了很多,这也是这个市场发展到现在的成熟阶段,PE/VC可能不是主演,可能逐步变为配角,产业并购变为主角。

到医疗健康投资的平均增速达到50%,远高于其他行业的24%;企业并购和PE投资均在5—50亿美金规模区间,增长是比较快的,这个体量的并购大家可能玩的比较转。

交易的重点是依次在医疗及服务最大,以及生物医药方面;国内是医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结构差别比较大。从右边的图来看,全球各个区域都有这个特点,除了中国之外。这里面品类划分略有区别。

国外医疗健康投融资整体案例,第一个是辉瑞并购艾尔健,1600亿美金(目前是否达成交易不明),前10大已经达到3429亿美金;中国的前十大加起来只有70-80亿美金,400多亿人民币,这个体量的巨大差距也显示两个市场的结构不太一样。

有一些PE的案例,前10的案例只有170亿美元,大概是并购的20分之1,而且主要是非专注类医疗投资机构的投资。

退出145件,增长8.21%,主要退出渠道依次为公司并购占50%、机构转让30%、IPO20%,与国内退出渠道类似。

这是主要的医疗基金,规模都很大,看看里面最小的也有69亿美金左右。

从专业医疗投资机构投资重点来看,国内的机构投资方向相对来讲是比较宽泛的,而国外机构相对是比较专业的,它会集中到医疗健康产业产业链里面的某一环节专注、形成差异化,而国内可能还不太一样,因为这个市场的发展属于初期阶段,所以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宽泛的机会,还没有完全竞争到那种要专注、聚焦于其中某一点。另外一些偏好医疗的机构,看投资的项目也比较专注于细分市场。

小结一下,国外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以并购为主,规模很大,导致并购基金规模以及交易规模较大;国内市场占早期阶段,PE/VC还占据不小份额,但是逐步会走向并购为主。无论是PE/VC,还是产业并购,国外相对更加聚焦,而国内由于市场不太清晰,相对宽泛一些。

三、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趋势

行业总体来说,三个关键词:刚需、长牛及高门槛。

刚需,在未来10—内市场会保持GDP的1.5—2倍的增速增长;而且健康以及生命的需求,花多少钱都愿意。

长牛,这个行业牛股很多,10倍收益以上的50个股票有14个是医疗健康行业;

高门槛,首先它的细分领域很多,其次每个细分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都不太一样,以及每个细分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不一样,另外,这个行业是有很强的政策导向的;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因此要看懂及投资,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比如在基因检测、细胞治疗领域很前沿,在前沿技术发展层面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在普通医药领域这块是以并购、整合为主。

总体需求,依然会很旺盛,刚才讲到会有10—以上的高速增长,包括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的发病提高,像心脑血管疾病,整体患病率已经达到17.7%,会催生巨大的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甚至一级预防市场。

政策的因素很关键,中国目前是把医疗健康产业从以前的一个普通行业现在已经定位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行业。国家层面,你如何看待这个行业,它就会怎么发展。如果你把它看成简单的行业,只是国民GDP里面小的补充板块而已,它会发展得不愠不火,很难会有很牛的企业出来;如果看作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或者需求提升的行业,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行业,它的政策以及配套措施是不太一样的。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可以看国家针对这个行业出了很多政策,这些政策实际上都在解决一个问题,要让整个行业变得更加市场化,更加有竞争力,要能够走出去。

这是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预计,整个医疗健康产业要达到8万亿,年均增长14.3%。

从行业GDP的比重来看,是5.1%,要达到8.9%。美国的占比是约16%,日本欧洲是约11-13%,就连我们经常拿来说事的印度,原研药不多,以仿制药为主,也有9%,可以看出我们这个行业还处于发展早期阶段,投资还是不足的。

现在已经有很多创新了,在各个领域,包括深圳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还有一些其他的企业,也可以看出中国现在在医疗健康领域,很多细分领域里面,正在不断冒出很多很有竞争力的企业出来,这些企业可能就是未来的大佬,几十亿美金、上百亿美金、上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都是有可能的。

支付能力的提升。这个不用说,只要不打仗,只要城镇化继续提升,只要大家的收入在提升,这种支付能力会大大提升,由谁支付是另外一个问题,核心方向是要支付的效率要高,不要太官僚,太浪费。

医药工业的增速略微放缓,还有产业政策包括医保控费、反商业贿赂、低价招标,这都是解决现在的情况下,医保费用不够,因此所以会采用很多的方法来弄。

在美国的生物等效性实验只有40%—50%的成功率,我们之前将近达到100%,凭什么?你的水平比别人高吗?所以这里面肯定有水分,现在要挤出水分。

还有一致性评价,以前的很多药,现在要重新弄,只要通过这个东西,在政策上、定价上、招标上会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就会减低一些低水平的竞争。

两票制,会导致低价招商模式终结,商业加快整合,行业加快整合,大型渠道的话语权加大,对于药品研发型企业的话语权会略微降低。

我们可以看一下医疗健康产业的并购市场在中国依然比较活跃,一直排名在前3左右。

四、高特佳的投资理念和实践

格局大概是这样子,讲一下我们对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理念和逻辑,首先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如何选企业?选企业就得明白,什么样的企业未来能活下来?从竞争理论来看,只有三类企业能活下来,第一类叫技术导向,所谓的差异化导向,就是我做的东西你做不了,或者你花很多钱、很长的时间可能才可能做到,所以叫技术导向,比如像吉列德、辉瑞,这是在医疗健康产业领域很关键的,是属于很强的技术导向型行业。第二类是成本导向,总成本领先战略,我做的东西又好又便宜,你也做不了,我为什么能做得又好又便宜?我可能在这市场里面就是一个大佬,我买的原料比你便宜,能上下游整合,内外部管理能力比你强,花钱效率也高,这些都是,这块也是综合性的能力。第三类是专一市场战略,我只针对某部分人群、某部分区域、某个产品段来做,针对这一部分区域里面的客户需求全部满足。至于所谓的互联网平台战略,其实也是专一战略的变种,这个专一战略在互联网条件下,标准能放得更大,因为互联网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阻碍,很大程度上可以打破。

企业的发展战略只能三选一,行业整合是必然的趋势,二八比率也是必然结果;互联平台只是专一市场的一个变种。

投资机构应该怎么发展?投资机构实际上也是企业之一,如果我们简单分析整个社会经济的结构,实际上就两大块,最简单的第一方面是资本,第二方面是项目企业,如果社会的信息足够充分,足够透明,聪明的资本能找到聪明的企业,但是做不到,所以要有机构,机构包含投资机构、银行、保险、投资机构、资产管理机构,都是中介,以前可以靠信息不对称赚钱,或者靠各种垄断经营赚钱,以后这个日子会越来越难过,那靠什么赚钱呢?你要能提升价值,提升价值会有几个阶段,除了给钱之外,你说我能帮你搞定你的渠道、搞定销售,帮你找人,把管理搞好,这是综合价值的提升。这些PK完以后要形成势力,如果你在这个领域里面有控制或者投资了很多关键企业,到我这个平台里面,你的收益能更高,离开我的平台你的收益降低。再PK下去,剩下几个大佬在这里混战的时候,这时候要比拼资源,你能否掌握行业的核心资源,掌握核心资源之后要有能力看到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有能力促进产业的整合,这样一步步来,你的能力逐步提升,整个社会资源使用的效率也才会逐步提升。所以在信息对称下,传统中介将会逐步消亡转型,只有紧密联系资本和项目,提供更独特的价值投资机构才有前途。作为中介就两个路径,第一个要么靠钱更紧,第二个要么靠产业更紧。巴菲特一方面靠钱紧,自己有投资保险公司,每年给他200-300亿低成本的保费收入。另一方面为了降低不确定性,他只投看得懂的日用消费品行业,掌控了10家世界500强,这个逻辑就很简单了,巴菲特做投资,资金成本又低,又跟着世界500强去做,成功效率更高,基本逻辑就是只要所投资的行业有发展,他一定能高于行业的平均速度发展,所以这是他最基本的逻辑,这也是最靠谱的逻辑。从短期来看他一年也不到20%,有的年头只有13%,但是架不住3、40年这么搞,搞到现在这个阶段,他现在又开始要转到美国的传统制造领域,花了300亿美元左右,并购了美国精工;而像KKR可能靠产业更近,他有能力把一个产业从里到外改头换面,提升价值。

作为投资家首先要为产业服务,不是说做投资机构,每天西装革履的就比别人懂产业,不可能,别人做了几十年,你一个行外人进去知道该做什么?不可能,你要做好服务,要做能提升价值的投资。所谓的价值投资,你要有靠谱的逻辑,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我们的战略就是专注医疗健康,傍大款、做有价值的二股东,我们可能也是中国真正第一个开始说要专注主题领域投资的机构。

为什么专注医疗健康领域?因为这个行业够大、发展够快、壁垒够高。专注在里面,时间一长,你就能够形成自己的优势。首先有专业的判断能力,其次能够掌握一些核心资源,能够随着行业的发展规律提前布局,甚至去推动行业整合进步。

为什么傍大款?大家都喜欢雪中送炭的故事,从我们来说,不要讲太多雪中送炭,在竞争的角度下,在市场的环境下,一定是二八比例,强强联合是最有前途的,所谓的强弱联合,弱弱联合都是一些不靠谱的逻辑,只有你在你的领域打拼出来,我在我的领域打拼出来,强强联合才有前途,所以一定要傍大款。两个大款,一个资本的大款,现在有这么多银行、资本机构,你要看哪个能跑出来,要傍住它。另外一个是傍产业大款,传统医疗健康领域,要找现在最牛的,协助围绕去做并购;而在生物制药领域、基因技术方面要傍很有技术能力的公司,围绕着他去补强其他能力。

为什么要做有价值的二股东?这是一种合作方式的差异化,一个点、两个点进去,全套尽调流程还是要走,累得半死,小微股东说不上话,何苦呢?所以要做有价值的二股东。

我们的核心逻辑就是专注医疗健康领域,寻找未来的行业领袖,协助及伴其成长。

企业的需求有很多,从VC、天使的阶段来讲,核心就是要活下来,财务支持、管理提升、业务支持,需求比较多。新三板或者PREIPO这块,目的是要快速成长,要成为行业老大,财务支持就是股权融资、债务需求,还是管理上的需求主要是规范、流程化、以及文化的塑造;IPO这块就是要跑马圈地,整体的视野要放宽。我在投资机构呆的时间不长,在产业待了,我太清楚产业的难处,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的价值,一个企业家能带活一片产业,能为社会带来真正的价值,作为投资机构要寻找到这种企业家,协助他成长,而不要老想下指导棋或者去控制。

这是我们在医疗健康产业的布局,我们关注的领域是全行业领域关注的,医疗健康行业的主要板块会有几大块,医药包括中药、化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是未来3—5年之内发展比较快的板块,还有医疗服务,主要是医院这块,很少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医患矛盾这么深的,为什么这么深?医生也不满意,老百姓也不满意,但钱花不少,为什么?还是一个非市场化的机制导致的,政府又要管医院,又要管药品,还要管招标,还要管价格,那简单了,作为药厂来讲,我可以考虑患者,但不会考虑最多,只要把领导搞定就行。所以中国的工业医药企业有5000家,小萝卜头很多,美国提供全球的药品供应有多少家,大概只有500家左右。各个子细分行业都有这个问题,这就是机制的问题,国家已经看到了,已经要加强市场的配置作用,已经在强化集中度的提高,还有医药电商等等,这是我们整体关注的领域。

关注的领域里面有一些是特别关注的,可能成长比较快的,未来会很有前途的,在这里面会下重金布局。我们一直有一个想法或者看法,宁愿投一些有前途的细分行业不怎么好的企业,也不要投一些没有前途的细分行业的比较好企业,这是我们的看法。

以博雅的事情为例,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派出了一个财务总监,现在是董秘。董事长、总经理等全是以前的高管,十分优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与高特佳之间找到了高效合作的方式。我们刚投资的时候就出了一个所谓的事故,判断之后我们觉得可能不是企业的事,可能是其他环节的事,不仅没有撤资,更加大投入。博雅是在江西抚州一个企业,我们绝对控股之后,首先要解决管理层的积极性的问题,给股权激励,这很重要;另外血液制品行业对生产质量和控制要求极高,不能出任何问题,因此需要协助企业做改进;这些都做完以后,企业上市之后,就需要激励鞭策大家考虑、布局更长远的事情。董事长说放三个月的假,放假之后重新开始思考博雅的战略思考,团队主动性越来越强,我们只要配合就可以了,产业的事你们做,你们专业,投资的事我们来做。这几年来,我们围绕博雅,协助做了几次并购。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博雅优秀团队的带领下,企业会长远良性发展,高特佳能够在资本层面给予更多帮助。

这是另外一个案例,我们找到一家企业,发现企业有问题,我只能拿来自己搞,但是未来还是要退出去,还是要让管理层来做。

这个企业是我们比较喜欢的类型,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特别强,有领导魅力,理念很一致,沟通很顺畅,你只要尽力协助他就完了。这个企业是很不错的一个企业,《医药经济报》每年评选行业人物,这个老总评选过两次。

当然我们还会做一些其他的投资,包括所谓的医疗健康领域专业的P2P平台,以及与上市公司建立一些专业的商业健康险的保险公司,所有的投资都是围绕着我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企业更好服务来做的布局,不能战略太分散。

这是我们未来的想法,我们可能会更偏向产业,和产业靠得更紧,未来我们要成立很多的产业平台,我当二股东的产业平台,另外会有一些金融平台,同时会有各种基金,包含综合性基金、专业性基金,基金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通过基金去孵化一些项目,装到合作的产业平台里面,这样整体的战略会更清晰,强强联合的逻辑更靠谱,整体的回报、收益会更高。当然也能对企业发展,行业发展尽一份力量。

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总结一下:医疗行业很好,发展很快,但是属于市场早期阶段,在行业技术变革时代,你要想明白,找到自己的路,坚持往前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