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名校高中模拟作文题 附名师审题立意解析及优秀作文示范:《敬畏知识 超越自我》

名校高中模拟作文题 附名师审题立意解析及优秀作文示范:《敬畏知识 超越自我》

时间:2024-06-25 13:06:45

相关推荐

名校高中模拟作文题 附名师审题立意解析及优秀作文示范:《敬畏知识 超越自我》

我有个坏毛病,就是做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为什么不行呢?那都是因为目标定的太大才导致的。

有一个三只钟的故事总在脑中徘徊,为我启迪。

一只刚刚新组装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的中间。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唉声叹气地对小钟说:“来吧,你也应该工作了。不过我有点担心,在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就吃不消了。”

“我的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地说。“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则心平气和的对小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的任务就是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哇噻,天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呀!”小钟半信半疑。“如果是这样,我愿意做。”

这样,小钟非常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总共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哎,这是多么简单呀!三千二百万次的数字是多么庞大,可是真得去做,只需每秒摆一下便可以完成了。

就在这时,我的脑子里又浮现出一个有关于这类道理的故事——分段奔向目标。

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1984年参加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战胜了很多名将,出人意料的获得冠军。记者们全都围拢过来,想知道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

山田本一说了一句简短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大家都不理解。

1996年山田本一在一部自传中披露了个中奥妙。

在每次参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路线仔仔细细地看一遍。把醒目的标志画在纸上。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就这样一直画到终点。比赛开始之后,他就以短跑的心态奋力奔向第一个目标,跑完后,又以同样的心态跑完第二个目标。是呀,分段奔向目标。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一个大目标,也许会让人透不过气来,可是,只要分解开来,每天坚持去做这么一点点,谁能说做不到呢?每一个小小的坚持,就可以构筑一个庞大的成功。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材料提供了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核心是美国投资界有一个“100小时定律”,并阐述了该定义的内涵是,要想甩掉门外汉的帽子,你用不了100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都用不了。同时还以绘画、摄影为例加来证明。第二段,具体以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介绍自己的成功起点为例,证明小起点造就成功。第三段对上面两段内容总结评价,得出结论,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并呼吁读者要有行动。整个材料强调功在平时,注重积累,不要忽视小,小能带来大成功。由此可以立意,坚持才能胜利;小事情中孕育大成功或平凡之中孕育伟大;功在平时;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厚积薄发。其他立意,只要在材料范围之内,符合材料要求都可以。如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要有力,要有层次性,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论证方法不能单一。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期有一项对中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高中生活关键词”有:理解、敬畏、转变、平衡、独立、超越。

以上材料中哪两个关键词最能概括你的高中生活?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

敬畏知识,超越自我

随着时代的飞速蹁迁,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貌似与时代“脱轨”了。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思想在转变:“知识不求会,只要做得对”、“学这东西以后用不上,会做题就行”......这些观念屡见不鲜,更多的人求快求成,甚至剑走偏锋,靠着所谓的技巧和超前方法解题。随着分数的不断提高,仿佛每天都在“超越”自我,可我想说“这真是超越自我的表现吗?”不然。我认为,只有真正的“敬畏,方能真正的“超越”。

要超越,必须尊重规律。有人认为高考是一次重要考试,在有限时间里,面对人山人海,“超越”变得困难,面对高压,多人开始做“有意义”的事。“高效率”利用在校时间和上课时间去做补课班的卷纸;不跟随老师节奏,按照自己计划前行;不探究知识根本,只要做题就好......这些想法可以理解,但想做的只是不断“超越”,让分数越来越高。可他们却忘了知识需要夯实基础,需要循序渐进,攀着务实的阶梯才能走向成功的规律。若浮于表面,根据不牢,即使大厦再高,也会因基础不扎实而轰然倒塌,不究根本怎能走得太远?

要超越,必须有所敬畏。要敬畏必须理性。有人喜欢选择性听课,感觉自己哪科学的优秀就“抓紧时间”去提高弱科,这可能遵循“木桶原理”,看似聪明之举,却导致“长板”受到削弱,“短板”并未提升,必将陷入“长板变短,短板没长”的尴尬境地。要提高分数是好事,错用了“木桶理论”盲目任性学习,对其它学科不够“敬畏”,违背规律办事,岂不是本末倒置?要超越须有所敬畏,要敬畏须冷静。请问:哪位人士是这样成功的?

心怀敬畏,方能综合考量。语文提升你的素养和分析理解等能力,使你的气质由内至外蜕变;数学会提升你的逻辑推理能力,让你的言辞变得更加谨慎;“综合”是提高综合思想和思维转换能力,让你学会解决困境中遇到的问题,从容不迫,迎难而上......这些难道不足以说服你,让你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个学科吗?没有敬畏,怎能提升超越自我?

怀揣敬畏,方能超越自我。认真思考,不偏门,认真上好每堂课,踏实走下去才能超越自我,成绩稳步提升,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高考是升学考试,更是人生大考。在我看来,你平时的行为状态是小考,是不可或缺的考试。学会端正才能学会敬畏,才能超越自我,才能走向成熟。因为,人生处处是考场,生活时时有考试。

试题分析:试题材料由学生们较为关注的高中生活关键词“有理解、敬畏、转变、平衡、独立、超越”六个关键词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了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所选的六个关键词通俗易懂,而又含意丰富,对高中生有启发作用,能起到鼓励高中生的作用。命题要求“选择其中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你的高中生活”,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六个关键词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理解、敬畏、转变、平衡、独立、超越”等的角度,激活六个关键词的内在生命力,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关键词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

(1)选择两个关健司来呈现概括自己的高中生活。组合理解、转变;理解、独立;超越、转变;敬畏、独立;平衡、超越。

(2)概括你的高中生活。文章是写自己的高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自己认为高中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呈现自己高中生活的状态或者说呈现自己高中生活中所体现的品质,出题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呈现目己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或生活状态。写作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高中生活是什么?二是高中生活教会了自已什么?从高中生活是什么角度:比如选择理解、转变;转变自己的处世态度,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或者理解,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发生转变。选择“超越、转变”,超越自我,成就梦想;转变观念,实现自我超越。从高中生活教会了自己什么角度,选择“理解、转变”,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理解,转变人际关系。选择“超越、独立”,生活中要独立,不断超越自己,迎来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敬畏、理解”,生活中要懂得敬畏、理解,敬畏、理解造就不一样的人生。等等。

点晴:构建任务驱动型作义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

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