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氰烯菌酯简介(氰烯菌酯治什么病)

氰烯菌酯简介(氰烯菌酯治什么病)

时间:2020-09-23 09:04:25

相关推荐

氰烯菌酯简介(氰烯菌酯治什么病)

氰烯菌酯理化性质

中文通用名:氰烯菌酯

英文名:Phenamacril

分子式:C12H12N2O2

相对分子质量:216.2

CAS:39491-78-6

化学名称: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

原药为白色固体粉末

熔点:123℃~124℃

蒸气压(25℃):4.5×10-5 Pa

溶解度(20℃):难溶于水、石油醚、甲苯, 易溶于氯仿、丙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稳定性:在酸性、碱性介质中稳定, 对光稳定

氰烯菌酯25%悬浮剂悬浮率≥ 90%;倾倒试验:倾倒后残余物≤5.0%,洗涤后残余物≤0.5%;湿筛试验 (通过75 μm试验筛)≥98%;产品在常温条件下质量保证期为2年。

氰烯菌酯毒性

氰烯菌酯原药和25%悬浮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5 000 mg /kg,急性经皮LD50均>5 000 mg/kg;对大白兔皮肤、眼睛均无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结果均为弱致 敏物 (致敏率为0);原药大鼠13周亚慢性喂养毒性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雄性44 mg/kg·d,雌 性47 mg/kg·d;3项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氰烯菌酯原药和25%悬浮剂均属微毒杀菌剂。

氰烯菌酯25%悬浮剂对斑马鱼的96 h LC50 7.7 mg/L;鹌鹑经口染毒(灌胃法) LC50为321 mg/kg;蜜蜂(胃杀毒性) 48 h LC50为536 mg/L;家蚕(2龄)食下毒叶法LC50 436 mg/kg桑叶。该产品对鱼、鸟为中毒,蜜蜂和家蚕为低毒。要严格按登记规定使用,不得污染各类水域等环境,不得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以免造成对有益生物的不利影响;在鸟类保护区禁用本品;使用时注意对蜜蜂的保护。

氰烯菌酯防治对象

氰烯菌酯可应用于防治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等。

氰烯菌酯作用机理

该化合物作用机理独特,与现有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其作用于禾谷镰孢菌肌球蛋白-5,可强烈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和发育。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通过根部被吸收, 在叶片上有向上输导性, 而向叶片下部及叶片间的输导性较差。

氰烯菌酯应用效果

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氰烯菌酯25%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为375~750 g a.i/hm2( 折成25%悬浮剂商品量为100~200 mL/667 m2,加水稀释),于小麦扬花初期至盛期采用喷雾法均匀喷药。根据病情,一般使用1~2次,间隔7 d左右。每生长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21 d。对作物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经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研究小组测定,氰烯菌酯能在防病的同时降低小麦穗粒中的毒素含量。而多菌灵在防病的同时则刺激小麦穗粒产生超量的赤霉毒素。

氰烯菌酯提高产量和抗逆性的机制为:① 超氧自由基大幅度减少;② 过氧化产物MDA减少;③ 抗氧化酶活性提高;④ 延缓衰老,叶绿素增加。

经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研究小组研究,扬花期小麦叶片,中部涂抹500 ?g/mL药剂,12、24、48 h后清洗用药部位,针刺接种后放于RH 80%~90%、25℃人工气候箱里培养,7 d后所有处理叶片都只有轻微的发病症状,防治效果达到90%左右。说明氰烯菌酯在小麦叶片上能被植物吸收,不被雨水冲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